

台湾归来话台湾(二)
情未了兮日月潭
日月潭多么温馨的名字,极富有诗情画意般的美丽且又朗朗上口。
日月潭——
犹如一颗璀璨的名珠嵌入这崇山崚岭之中。
可与杭州西湖相媲美,也可以说是最好的姊妹篇,享誉海内外。
初到日月潭略感觉有些生疏,细一想由生疏进而到热烈,她不正端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之内吗!同祖同宗,属于中华民族的。
关于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有多个版本,但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日月潭东边的山峰上,纵眼望去,高高的山巅之处呈现出一个日字,日乃太阳也!是照耀大地光芒的使者。在日月潭相对衬的西边山峰上隆起的部分犹如一个月字,日月相辉,所以日月潭的名字就问世了,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广寒宫要扩建需要桧木,派吴刚来这里砍伐桧木,在劳累之余又恐吴刚寂寞,所以嫦娥带领一些宫女也来到此地,她们说月宫上比较寒冷,来到人间也感受一下日光的温暖,这里又有潭水,取名就叫日月潭吧!这又是一个版本的美丽传说,但我想无论哪个版本,我想这都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
走进日月潭,有一种神秘感油然而生,总有一种极其特殊的情感糅入笔端:细雨微朦,凭栏处,抬放眼,烟雨茫茫,若人何处?潭水奔涌,拍碧岸,滚滚东去。怎奈何?青山矗耸,环屏成障,一潭碧水,碧波荡漾,好一派烟雨蓝图。如海市蜃楼,亦真亦幻,气象万千,辉宏大度。
“须晴日,看红装束裹。”(注:此句是引用毛主席诗句)群山环抱中的碧绿潭水,宛如少女身着白练裳衣般的静谧,纯洁干练仿佛还透漏着一种傲气,在阳光的照耀下又略显得一丝骄羞。大有一种:飘渺碧波归玉棹,桃花恰似佳人俏。一曲管弦音妙曼,醇香美酒春心表。双眼微闭,一群身着盛装的淑女在翩翩起舞,好一派人间仙境,美不胜收,美哉!壯哉!不亦乐乎!
文在玄光码头我看见一位不惑之年的后生,正在写生,细一攀谈,原来他是老兵的后代祖籍安徽,既然是大陆同胞,总有一种亲近感。只见画册上有这么几行诗句跃然纸上:“倦倚潭亭沐晚霞,枝梢高处看归鸦。仰天夜色看新月,云卷云舒望远家。是旧事,对天涯,小街老屋贴窗花。红尘宴饮三杯酒,怎比乡亲一碗茶。”可见这位老兵的后代有着怎样的思乡之情啊?此时此刻我也来了雅兴,拿起笔念叙如下:“莫相思,谁解相思苦?肠如结,寸心千缕,夜长不寐,久徘徊,一脉相承同谁诉?天涯远,离愁几许,轻风拂过,彩虹纷纷天边堕,杳杳浮云,雁字阻隔。"笔刚搁之,只见这后生沉思片刻,又写下:“青山依旧在,碧水向东流,一望无际,长江千里过数舟,两岸叠峰不断,此景有依国度,烟波夕阳下,惆怅几时休?”望罢诗文,感慨万千,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后生可畏,只好双手拱揖,别别而去……
站在岸边,环视群山,心里在默默的祈祷……
别了,日月潭。
此时我又想起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来,“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條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为传?”我也效仿一句做为结束语:一步一远兮足难移,情未了兮日月潭。
公元2018.9.10日于南越橘
修改于2019.5.6日于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