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片地所谓小片地,就是地块很小。不能犁,不能耙,且交通十分不便,个人私自寻找,开垦出来的小地块。一般由个人所有。
困难的时候,不知从啥时候起,人们兴开了开小片地。那时候,还没改革开放。农村人还没处打工。有的勤快一点的人,一吃过饭,就扛一把镢头或者三齿耙子上山了。
找一块地方,搬去石头,砍去荆棘,割去杂草,就开始刨起来。
想干就干,累了就歇。想吸烟吸烟,想早走早走,想晚走晚走,谁也不管谁。临走时用三齿耙子把刚刨过的地一搂就行了。一直刨到这块地不能再扩大为止。眼看着刚整好的一块平整整的土地,心里就好像打了一个大胜仗似的高兴。
大则几分,小则几毫,没有定制。
我们村在山边,所以小片地一般在山上。
我过去在学校当民师,逢到星期天,家里没事,地里没活。我就扛把镢头上山了。
因为,我一不打牌,二不喝酒,没有特殊爱好。所以一有空,就上山。东找一块,西找一块,最多时达到十七块。不过,都很小。经管起来很不方便。
到一九九三年,全村土地调整,因为有的小片地在别队地片,所以基本都被没收了 。现在还有三片,全在我了人地片。一片较大,有五六分。两片较小,都只有二三分。
其中那片大的,原来只有几毫地,四周都是料姜石,枣刺,荆条,小洋槐树丛。也由于地老硬,土少石多,红煤土,刨不下去。集体时种的红薯,只有算盘子一样大。集体调整地时,大家嫌小,没有再分。原来搞大集体时,就是我种着。我见这块地有发展远景,所以一直没有松手。一有空闲,我就去刨。
记得那时年轻有力,也不知累,光镢头把就用断了三根。因为有的石头在土地埋着,人看不见,你把镢头抡圆了, 使劲创下去,却碰到石头上。把镢头齿儿也弄坏了。
这 样次数多了, 我总结出了一点小经验,就是头一下,轻轻的先试探一下。如果没石头,第二下再猛刨下去。如果有石头,就要轻轻地刨,约莫石头的大小,然后慢慢弄出来。
记得有一年,正好是十一放假。天下着毛毛雨,我拿一个小收音机正在刨地。我把收音机用塑料袋盖住,一边刨一边听国庆大阅兵的盛况。
一会儿,我听到邓小平检阅部队的声音:
”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啦!”
”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听着这种声音,我觉得自已好像也正在受到邓小平的检阅一样,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我干得更欢了!
十多年前,我那块地种的是红薯。有一年上过粪,结的红薯跟饭碗一样大。后来,我有时种花生,有时种油菜,有时种芝麻,总之都是油料作物。这几年,种成了花椒树,等花椒树长大了,我就不再种庄稼了。虽然出力不小,也收获不小。在我队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我相应也得了一些好处。现在年纪大了,出不了大力了,种几棵树,看住地不荒算了。
2013年8月3日于殷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