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人老几辈儿 走的都是小木门 。门下有门槛, 两旁有木或石门墩儿, 门上边有一根横木担着 ,再上面就是土坯垒的土墙 。当然也有木大车门, 这是极个别家 。 门槛是活的, 可以去掉 ,用来过牛车。
后来又有了有小砖圈门儿, 下面没有门槛,叫扫地门。 可能是后来有了自行车架子车 ,嫌出入碍事改造成的。 有的还在大门上面加了一块雨打 ,可能是为了站在门口不被雨淋 , 也可以在下雨时对门有保护作用。
再后来 人们又使用铁门 ,刚开始铁门较小, 过道也较小, 也有小方门, 上面没有雨打的 。门的上面有一根水泥过梁担着, 起保护门的作用。
有了私人汽车以后, 各家的大门弄得越来越大 。也越来越高, 也越来越高档。 上面镶着瓷匾, 连门口的坐石也变成了瓷砖, 不管有没有汽车, 进不进汽车 ,大门弄得都很大, 这也可能是社会发展的潮流, 人都富了起来的原因吧!
2013年1月30日于尹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