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中的“儒仁堂”段家
我们村不知从何时起,俗称鲁论堂。据说曾经有鲁姓人在此居住,还保留鲁家井地址。也不知从何时起,鲁姓在鲁论堂消失了?总之,世世代代口传就没有鲁姓人家。那么,鲁论堂是不是鲁姓在这里办过学堂,论学,论辩,论坛?至今无可考证。据此,我征求过仁人志士意见,探讨过有关村史村风传说,走访过当代族贤,一致认为"鲁论堂"应改为"儒仁堂"。儒仁堂段家属余干县辖域,座落在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三市交界之处,全村人口七百余人。与余江九个段家相通。余干县段姓人口逾二万。村前二0六国道南北贯通,山外大山水库(库容连接余干、东乡区域)碧波万顷。段家村,大山环抱,水利新修,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新中国成立后,儒仁堂段家考取了二名清华大学生,培养了一位副省级干部段松,段恃光曾任省财政厅科学研究所所长、政策研究处处长、省政府咨询委员。段伯茂曾任国内贸易部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恃毛曾任南昌市汽运公司总经理,从这里起航的科班出身段际凯已担任上海市审计局副局长,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段宁担任长沙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市委财办主任。段雪茂曾任中华段氏委员会首任会长,荣获中华段氏突出贡献奖。段军凯担任江西省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段武茂担任江西农大副教授,段叔茂任职县工信委副主任等等,这里的山水孕育了一批精英族贤,这里的家风、家规、家教培养了一批忠党爱国、正德诚善、开拓进取、光宗耀祖的现代化人才。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人们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人们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
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
儒仁堂,是儒家仁义道德的聚合,是孔孟之道的酉阳启秀,是儒家思想孕育的甲第流荣!儒仁堂儒家仁、礼、中庸,都有促进和谐的意味,它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当人们真正认识到儒家文化时,就会为中华民族儒文化之璀璨巨著所叹服而把儒家的思想精髓传承下去,儒仁堂段家就是始终如一传承、发扬光大!
在儒仁堂段家,在巍巍大山脚下,在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小小山村,段氏宗亲们正在酝酿、筹划、建设段家牌坊和段氏宗祠。请看,儒仁堂段家的出山口、纳福地已矗立雄伟壮观的大理石牌坊。牌坊主体投资44.6万元由中华段氏委员会首届会长段雪茂独资捐建。牌匾对联由中华段氏委员会向全国段氏作家、楹联家、诗人征集,选定后由段氏书法家书写。
儒仁堂牌坊楹联最后选用:
——揽九天之瑞星段宅酉阳启秀,
——汇三市之灵气儒仁甲第流荣。
儒仁堂段家(正横批)
作者:段吉宏(中国楹联协会会员)
巍巍乎儒教惊帝王诗书经传垂万世
煌煌哉仁学醒将相忠信孝弟著千秋
鸿儒勋仁(内横批)
作者:段民安(中华段姓委员会统谱委主任、作家)
千百年段姓人才济济
百千户宗亲瓜瓞绵绵
(正外柱楹联)
作者:段允生(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济源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济源段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雄伟大山雪沃松茂
辉煌段家世宁代荣
(内外柱楹联)
作者:段雪茂(中华段氏委员会会长、段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整座牌坊宽11.8米,象征段家一定要发达兴旺,牌坊高9米,寓意段家永久吉祥,长久辉煌。即将兴建的文化中心(段家祠堂)依据百年青砖古墙,背靠青山绿树,面朝甲第流荣百年古宅,规划一座祠堂飞檐翘角,气宇轩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美轮美奂,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令人神往。段氏祠堂,就像一位母亲,虽历尽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在那里,有先前的酉阳启秀,有我们的老规矩;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
展未来,祠堂里浓郁的香火味,常年经久不散。一年四季,春祠夏禴,秋尝冬烝,四时八节,祭祀不断。祖先就在冥冥之中,保佑着家世的兴旺,子孙的繁衍。祠堂祭祖,已然成为血脉汇聚、增进感情、精神认同的家族功课和不忘根系、感恩思孝、端行修德的人生功课。
儒仁堂段家祠堂需要族人奉献爱心,留下芳名,共襄盛举,同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