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归宿
文/韦旖晴
公路上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密密麻麻的像一窝窝蚂蚁,让人毛孔悚然。身心疲惫的我伏在公交站,想要休息。但四周是挨挨挤挤的人群,我被挤压成压缩饼干。汽车飞驶而过,灰尘扑入毛孔,刺激的味道呛入鼻翼,暗灰的尾气吞噬了这座城市。汽车的喇叭音震颤了透明的空气,驱走了我的灵魂。我想红水河才是我灵魂的归宿。
我的家住在小山区里。这个小山区就是红水河的发源地,红水河在森林的守护下,川流不息。
河水绕过一座座小山,缓缓向前流动,像蛇一样蜿蜒。绿是河水的特征,让她显得可爱而活泼。河水绿得像一块完整的翡翠,木筏轻轻地从河面漂过,打碎了翡翠的一角,惊动了贪睡的鱼儿。鱼儿从水底深处跳跃到水面,溅起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宛如晶莹剔透的琥珀。鱼儿与木桨共同协奏了一首乐曲,水面是那线条分明的乐谱。
河的两岸是高高低低的小瓦屋,黑色的瓦片和黄色的土墙搀着手为我们遮风挡雨。小屋周围种满了竹子,只留下一条小道。夜里在小道上漫步,月光透过竹叶,只留下纵横交错的影子。竹子是最骄傲的隐士,白天喜欢沉默,夜里却对着微风诉说自己的故事。风一来,他就开始摇摆着身子,“刷啦啦”地呼喊着风,试图阻止风前进的脚步。绕过一个个小湾,便来到了码头。站在码头上,风扑面而来,带走了我们所有的忧愁。微风亲吻着河面,散发出一丝丝的鱼腥味和水的甘甜味。这种鱼腥味要怎除掉呢?红艳艳的火焰张开红色的大嘴,吞噬着钢架上的鱼儿,鱼的腥味随着炽热的烟气飘散,紧接着浓浓的肉香也出来闹腾。夜里,月亮看透了村庄的心事,随手把她推进红水河的怀抱,随后为他们照出浪漫的光芒。微风轻抚河面,红水河和小村庄在月夜里慢慢起舞,形成了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红水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一代又一代人。我把我们称作红水河的孩子,这一点都没错,我们是吃着她的“奶”长大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红水河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是天然的养鱼场。稚嫩的晨光上下打量着河面,彷佛遇到陌生人,红水河正如一位长者把晨光紧紧地抱在怀里。再过不了多久,太阳就变得毒辣,针刺般的灼热渗入人的脊背。渔民在太阳发怒前,加快收网的速度。鱼儿被网勒疼了肚子,猛地挣扎起来 。渔民额头上的汗珠慢慢滴落到装鱼的水桶里,这是爽口的饮料,鱼儿欢乐的畅饮着。鱼儿在桶里欢跳,把渔民逗乐了。渔民脸上的笑容,像朵向日葵,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绽放。
傍晚,红水河努力挽留太阳。即使有太多的不舍,太阳还是选择离去。太阳落山了,只留下它走过得痕迹,一道道晚霞悬挂在山顶,随着余温慢慢消散。辛勤的渔民不能理会河流的悲伤,他们划着木浆,站在竹筏上撒着网。先用手抖一抖渔网,随后用力地把它们抛到水中,泛起一圈圈水纹。彷佛舞女摆动着裙摆,在乐曲中跳着优美的舞蹈。木浆轻轻划动,发出“哗哗”的响声,在为舞女伴奏。远处的木筏慢慢地向码头靠近,那阵容像极了出征归来的勇将。
红水河在冬日就是一个睡美人。在烈风中保持优雅的姿态,静静地躺在小村落里。夏日,太阳从天上撒下热汤油。贪玩的孩子也被吓怕了,逃回屋里吹着凉快的风。似乎风扇故意跟孩子们闹别扭,把凉爽的风吞回肚子里。屋子闷得像个烧炭的窑洞,孩子们脸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他们站在小窗户前探出头,偷偷窥视路过的小伙伴,趁着父母不注意,像一条泥鳅一样偷偷溜出去。他们跑到河边,站在浮桥上,“噗通”一声跳入水中,彷佛一块沉重的石头。忽然猛地抬起双手,一前一后轮流拍打着水面,他们像欢快的鱼儿,享受着水的独宠。这是孩子们游乐场所。他们玩累了,饿了,就跑到岸边的玉米地里偷摘胖嘟嘟的玉米。几块石头架成小灶,添上几根瘦弱的干木材,火就生好了。饿坏的孩子把被绿色大衣包裹的玉米放在火上烤,玉米的绿大衣也变成了黄褐色。玉米的鲜香飘散在空气中,惹得贪吃的孩子直流口水。
夏季是河流情绪变化最快的季节,河水涨落得最为明显。河水落下,搁出的浅滩是藏宝的地方。这时候家里的大人会领着孩子到河岸捡螺蛳和贝壳,一颗颗螺蛳像圆润的鹅卵石躺在水里。在水桶里泡上一个星期左右,螺蛳把食入的泥沙全部吐出来。贝壳最善于伪装,穿上一件跟泥土颜色一样的衣服,躲在深处,自以为人们不会发现它们。眼尖的孩子根本不会放过它们,小手如一把把铁铲插到泥里把它们挖出来。泡好的螺丝,洗干净放到铁锅里炒,加上辣椒和酸笋,细腻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时候孩子们就会围在餐桌旁舔着手,等待出锅的螺肉。
插秧的季节,红水河给我们提供灌溉水源。抽水机隆隆响起,清澈的河水在田里流动,耷拉着脑袋的秧苗也抬起了头,快乐地吮吸着可口的汁水。红水河的含水量高,山里地势起伏大。这里是个风水宝地,喜欢安逸的水电站就在这个小山区扎根。水电站的建立带动了这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卑微的河流也在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这是大自然给予的使命,红水河在风雨中扬起生命的旗帜。
如今我在城里看不到奔流的河水,看到的只是喷撒尾气的汽车。心隐隐作痛,泪也悄然地溜出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