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今生无悔,原名陈玉元,湖南双峰人,来自江西浒坑钨矿,现居住在江西宜春市,喜欢点文学的我,想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下人生的甜酸苦辣,获首届「左龙右虎」杯国际诗歌大赛影响力诗人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第二届最美爱情诗大奖赛最佳爱情诗奖,中华诗坛执行主编、世界诗会.美国总社副主编、『中国诗歌周刊』副主编,「在世界诗坛吟诗的人」、「中国实力诗人档案」、「中国爱情诗人档案」、人民日报主管的「人民文艺」、世界华人网「法国」风凰新闻「艺海立体声」、今日头条「NEW中外文艺」、中英文艺家在线、国际联合报「香港分社」、21世纪名人网、海华都市报「美国」、华人头条、海内外都市头条等国内外媒体发表作品,系『中国爱情诗社』在线诗人。
真 实(外四首)
今生无悔(江西)
岁月在森林回荡
唤醒
沉睡的植物
生命的历程
绽放枝头
阳光静静地
穿梭进来.
尘封的往事
晾干成晶莹的露珠
闪烁着光芒
光阴走过的每一段
结局就已经注定
不可能回放
有些人驾着
历史的光环
--路前行
回头时
已无法着陆
【今音点评】
这首诗第一个特征是在断句处理上比较老到,这表现在第一段第一行和第二行。像这样看似普通的摆布,这其中所涉及到的是一个作者风格上的自然,而这个自然是和作者的心境有关,这其中包含着对事物的认知方法和质量程度。比如从诗歌的切入方式,就“岁月”两字的含义来看,它和诗歌题目《真实》比较,如从内涵来审视, 是和直面人生的观念有联系,这是一个契机。于是在第二段和第三段,都可以带着这样的感觉,只作为一种方法去阅读与欣赏,就会有所领悟。
坚 强
今生无悔(江西)
一片鲜活的天空
来不及告别
生命的枝叶
席卷起
无法控制的狂风
起起落落
灾难
悄无声息地
张开无情的大口
吐着烈焰
-次次炙烤着人们
悴不及防的神经
--颗颗坚强的心
从不同的方向握紧
汇聚成阳光
迷雾在太阳下
惭惭地散去
逃遁的声音
不断的响起
回归自然
【今音点评】
这首诗歌有一个巧点就在于第一段第一行的“天空”,诗歌能以此为生命,表现出的是拟人化手法,但是要从中领悟,还需要具备一些认知的方法,比如认识“天空”和胸怀之间的一些联系,如,豁达、自然、包容和舍得等这方面的要素。如第二段就是直面人生的具体展开,它以“灾难”落笔,这就表现出了不逃避和不畏惧等人物心理。比如第三段就是求豁达,这主要是从第一行“坚强的心”获得感知的。
空 灵 飘 飘
今生无悔(江西)
不管用什么方式
存在
宇宙和自然之间
都是一片片
飘落的树叶
溶入泥土
化为尘埃
曾经的旺盛
过去的辉煌
天际之间
都是流星划过夜空
昙花一现
总以为撑起了
世纪的天空
那是云彩
绽放的光芒
潜入梦中
【今音点评】
这首诗也是以三段形式来凸显灵感存在和发展的另外一种形式。诗歌以表明它的存在和势头的着重点,主要是落实在了一个“空”字上,这也是超脱一般读者和作者的境界追求,像这样的主动追求,能够以切入的强势表达,这是采用了“不管”这样的句式,就其本身而言,就是诗歌人物的个性,比如顽强与不服输的心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手 的 故 事
今生无悔(江西)
手掌的纹路中
闻到了机器的油香
那些扎根在
手心里的印记
沉淀着
运转机器中
设备检修的精彩
残留在手上
一道道
新旧交替的伤痕
再现扳手
紧固的每一个
螺丝的力量
大锤花样敲打着
挥汗如雨的
劳动号子
岁月苍老了
手上的皱纹
掌纹里的烙印
延伸每一道
伤痕的故事
【今音点评】
这首诗和以上几首诗对比,所不同的是以具体的质感明显的意象来发挥诗点的凝练与集中,比如第一段第一行的“手掌的纹路”等。像这样的情况出现,可以作为探索作者在改变创作思路和风格来予以确认,由此发现作者在未来创作的空间与位置,会有一个新的起色。
但像这样的起色,也需要有能够和作者几乎相同的学识和经验,才能够从中所以然。这样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欣赏诗歌一定要主动贴近作者的思路。
历 史 的 天 空
今生无悔(江西)
长河荡起
风起云涌的战场
蹄声雷动
声音由远而近
渐渐清晰
混合成鲜活的生命
时隐时现
时光鞭打着灵魂
沉淀真相
荡漾清澈的声音
见底透亮
淡出的故事
情节在传奇的
风光里旺盛
人类的轮回中
历史的分水岭
绽放着人性
善美的魅力
历史燃烧的壮美
揭示着
车轮下的罪恶
耻辱柱上
烙下永恒的证据
太阳高悬在
历史的天空
审判着
罪恶的阴谋
卑鄙的勾当
鹰一样明辩的利嘴
撕开一道道
血一样的口子
还原真相
历史是一面旗帜
回音壁的镜头
每一个人物
在车轮下前行
名垂千史
都是阳光下
真理的绽放
【今音点评】
这是一首五段三十九行的诗,从我的理解上,超过三十行的都可以作为长诗来理解。这首诗的题材比较大,切入的方式也有些难度,难在所要描述的题材是“历史”。而从理解允许有多角度和多方位来予以关注的说法,在这里主要就诗歌的气势进行点评。比如第四段第一行“鹰”,像这样的意象摄入,如果按照“历史”这样的长河把它铺开认知的话。
其实,作者做到了对这样的题材能够统筹的技巧,这样的技巧,假如能够意识到和看得到,它的优势其实在于一个高度。这时候的“历史”的遥距,才能够基本符合诗歌第一段第一行“长河荡起”的要求。如果用反推的理念来看这首诗歌的框架设计与成立,还可以继续发现这只“鹰”的独到和雄伟。
比如独到是指对诗歌整体的驾驭上,像用“鹰”来关注“历史”“长河”的角度确立,还是很少有人能以简单、明了、能控和变化等手法和效果来予以实际操作。接下去可以看出作者在掌控这首诗的走向上,从创作的心理状态出发,其实是作者已经对这首诗的驾驭,具有了明锐的眼光和独到的审视。
在这里所指的独到的审视,具体就是指在诗歌各段落之前的气韵贯通效果,比如,流畅,又如,选词和组词能力,比较典型的是表现在第二段的第一行至第五行。其特色是以平实出新意,这个新意就在于作者对词性的正确理解与表达。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中国知青作家杯”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