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槐
在丹中县城,杨光就是最顶尖的摄影师了。
二十年少前,杨光就在中心街最繁华的地带,开了这家照相馆。生意虽然不愠不火,但举家过日子,还是绰绰有余。这些年,父亲住院、孩子上学,钱都靠着照相馆。虽然没有攒下多少,但该花的钱一样也没有落下。钱多钱少,够花就好,杨光总是笑呵呵地重复着他这句口头禅。
杨光的照相馆一直都是妻子赵倩照管着,杨光充其量就是隔三差五地过去,坐上一忽儿,然后拍拍屁股走人。杨光大部分日子都是背上摄像机,满世界地乱跑。赵倩说他,他笑,赵倩骂他,他还笑,赵倩气极了动手,他逃得比免子还快。
有一次,杨光去外地采风,他父亲的肺气肿犯了,赵倩一下子弄得六神无主,接连不断地给杨光打电话,可杨光的手机总是无法接通,赵倩知道杨光指望不上了,只好关了照相馆,家里医院里出进进地忙活。幸好,父亲住了几天就没事出院了。可赵倩和父亲回到家里,屁股还没有把沙发捂热,杨光也回来了,兴冲冲地,打着口哨进了家门。杨光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进门就向赵倩炫耀自己在毛乌素沙漠里拍下的照片。赵倩再也忍不住了,一把夺过杨光的摄像机,狠狠地掷到水泥地板上。摄像机碎了,这一次,杨光没有笑,只呆呆地站了一会儿,便一个人进了卧室。
杨光绝食了,眼珠子一直盯着屋顶,看地赵倩心里冷嗖嗖的。一天,两天……杨光的摄影作品在大赛上获了一等奖,获,奖金三万元。电话是赵倩接的,她觉得这应该是最值得杨光高兴的事了,于是,他迫不及待地给杨光说了,可杨光和没听见一样。赵倩怕了,投降了,她从娘家借了些钱,给他买了一个更好的摄像机,哭着、求着把他从床上拉了起来。
从那以后,杨光就更加无拘无束了。
09年,丹中县成立了影协,凭着那些大奖,杨光无可非议地当上了协会主席。杨光当了官,就更忙了,除了每天出去寻景,拍照,还要忙活协会里那一滩子事,整天开会,策划活动,组织采风,……渐渐地,杨光连去照相馆看一看的时间也挤不出来了。
这一天,杨光放下手头上的那些让人头疼表格,背上相机,从办公室里逃出来,又一次爬上了凤翅山。太阳就要落山了,杨光就喜欢晨晖,雾和暮色,因为这些里面隐藏的,正是想要的。几十年了,凤翅山上,别人走出来的路,他踩过,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他也踩出了路。
“你是杨光老师吗?”有人问。
“哦,”杨光正在摆弄相机,听见有人问,慌忙抬起头。杨光打量着站在眼前的人,觉得似乎那里见过,却一时又说不上来,便一脸疑惑地问。“你是?”
“你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你,我看过你的影展,很美。”那人说话带着羞涩。
“有事吗?”杨光有些着急,直截了当地问。
“噢,我写了首诗,想配到你的照片上,不知……”那人说着,便没了声音。
“你想出名?获奖?挣钱?”杨光有些不耐烦了。
“不,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诗,我不要一分钱,也可以不署我的名字。”那人慌忙解释。
“你叫什么?”杨光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我叫草根。”那人回答。
“你就是草根呀,我说怎么这么面熟,我读过你好多诗,我是你的粉色呀……”杨光握住草根的手,象突然见到久别重逢朋友。“诗呢?我看看,看看。”
草根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过来说:“我知道你每天都爬山拍照,所以我在这儿等你,诗你看看,行了就编辑到你的相册上。……那好,老师忙,就不打扰老师了。”
杨光还有许多话想和他说,可草根却匆匆地道了下别,就独自下山去了。
杨光坐在一块石头上,打开纸,轻声读了起来。
那一只寻找远方的鹰/仍然追着光——飞/
飞过七郎山,飞过圪崂塬,一直飞到夕阳里/
这那是诗,这是多么美的一幅图呀,杨光想着想着,觉得自己就是那只鹰,向着……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杨光配上草根诗的那幅《飞》,终于在中国影协举办的摄影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奖金十万块,这是农民工二年的工钱哪!杨光接到通知,第一件事便是想把这个消息告诉草根,让他和自己一块去北京领奖。他觉得这个奖杯,至少有一半是草根的。
可草根在那儿呢?杨光打问了许多人,才打问到草根的村子。杨光顾不上吃午饭,便叫了辆出租车去了。杨光到了草根村里才知道,草根是个光棍,前几年就得了癌症死了,还是族里远门的兄弟,就将他草草埋了的。
杨光寻到草根的坟,把那张获奖照片放到坟头上,流着泪说:“草根呀,你托付的事,哥做到了,咱们获奖了,你的钱给谁呢?要不,我整理整理,给你出本诗集吧。你死了,就不能让你的诗也死了吧……。”
杨光要去北京领奖,杨光的父亲还躺在医院里,杨光犹豫不决,可一家子人都催着让杨光去,尤其是父亲,更是亳不犹豫地把杨光往北京赶。他说:“光啊!你去吧,我没事,躺几天就回去了,你如果把奖误了,怎么对得起死去的草根啊!咱杨家几辈辈人,可都欠不起这么大的人情啊……”
杨光去了,在领奖台上,杨光读获奖感言,说了草根的事,他哭了,许多人都哭了。
领完奖,杨光没有敢参加其它活动,就匆匆地爬上了回家的火车。在火车上,赵倩打来了电话,给他说父亲没了。
杨光下了车,一口气跑回家,抱着躺在木板上的父亲,疯了似地哭喊,却再也听不到回声了。好久,赵倩才走进来,拉一把稍稍平静了些的杨光说:“帮忙的人来了,要一张父亲的照片,装个相筐,迎纸和出殡都要用。”
“父亲的照片?”杨光张大嘴巴,傻子似地看着赵倩。
“你给别人照了一辈子相,获了那么多大奖,不会都没有给老人照一张相吧。”一个帮忙人走进来,看着杨光,冷冷地说。
“哇!”杨光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2020年元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