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对象(小小说)
作者: 刘瑞成
诵读: 馨园小主
那年果达刚满十七岁,来到城里上大学,家里是下了大本钱的。爸爸卖掉了一麻袋做种子的玉米,他揣上十五块钱,就匆匆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由于买衣服、订教材、购置必须的生活用品等等,下半年,他的助学金加之带来的十多元钱就花的差不多了,眼看着就要放寒假了,开始天天掐着指头算日子:早晨四分钱一碗稀粥,五分钱一个窝头,一分钱咸菜;中午一毛钱的粉丝白菜,两毛钱的馒头;晚上只能一个馒头就不敢喝稀粥了。总之,一天绝对不能超过五毛钱,否则,寒假就没钱买车票回家了。好在食堂的胖大妈特别喜欢他,那个漂亮的李大嫂也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大概女人们先天心软,见他顿顿如此节俭,打饭的时候都有意照顾他,李大嫂每次看到果达,就会眉开眼笑地悄悄告诉胖大妈:“哎哎,那个、那个小眼子来了!”然后,大勺子给舀菜,于是,果达就受宠若惊地眯起了小眼睛报以感激的微笑。
可惜好景不长,胖大妈不见了,她是副校长的家属,随着副校长调走了。果达再也不好意思去找李大嫂照顾了,伙食质量慢慢就下来了,终于有一次馋坏了,忍不住买了一份肉菜,结果一下子花亏了,恨不得找个墙角猛抽自己几个嘴巴。
星期天两顿饭,是个偷懒的日子,虽然饿,可以躲在被窝里不动,忍着看书,等开饭时间,还省了一顿饭钱。
“同学们,我表舅是统战部的领导,买了一批便宜的菲律宾木料,今天请我们帮个忙,今后我们分配工作,他还能帮我们呢!”
“太好了,是个大官,中午终于可以蹭顿饱饭了!”
学长后边的话没敢想,前边的话听清了。果达知道,农村人请帮工,那饭菜绝对是杠杠地!于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连忙督促几个同学快步出发了。
“都来了,好,上车吧!”
接他们的是一位微胖的中年男人,大概就是那位“统战部的”吧!他向大伙微微点了一下头,目光炯炯地打量着每个人的身子骨。他带来了一辆挺大的卡车,让果达他们站到了卡车车厢的上边,自己则弯腰钻进了驾驶室。大卡车迎着凛冽的寒风,一路轰鸣着开进了火车站。
木料属于热带植物,死沉死沉的,据说叫什么酸枝、花梨木、橡木等,他们四五个同学搭着这笨又重的木料,从火车的车皮上卸下来然后搭上大卡车,再跟着卡车卸到城里他家院子的简易库房里,之后码好垛,来回两趟活,干了一大上午,一直忙到了下午一点半,还没有完工。
“把那边的木料再倒到这上边就可以了!”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本来就空着肚子,“统战部的”又给增派了新活,同学们的棉衣都溻得透透的了,一个个累的屁滚尿流,腰也直不起来了,但想到马上就会有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再冷再累也就顾不得了,立马又抖擞了精神。
“出这么多的汗,同学们受累啦,快进屋歇会吧!”
“统战部的”夫人长得也不瘦,保养这么好,肯定也是个吃商品粮的人,见果达他们傻乎乎地站在院子里,一个个冻得打冷战,便招呼他们进了里屋。
“来,喝口热水,时间也不早了,谁饿了就垫吧垫吧。”
“啥!?”果达的脑袋“嗡”的一下,差点背过气去,茶几上确实摆了半盘子干糕点。但好像是干什么用吃剩下的。
“我们不饿,您忙吧,我们该回学校了!” 领头学长赶紧说。学校是四点半开饭,徒步赶回去时间还真差不多。
“啊,那好,有时间都来玩呀!”
饿马骨亦耸,独驱出东门。原来人家压根就没打算管饭的!
这几个傻小子,溜溜地给“统战部的”做了一天的“统战对象”……
主播简介:馨园小主,汉族,天津人,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教育工作者,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导师,天津诗词学会会员,“全国诵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酷爱诵读和歌唱,主持人,多家平台签约主播。
作者简介:刘瑞成,柳一 ,宝坻人。天津滨海新区工作,研究生学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天津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韧柳迎风》、《回首故乡是远方》;长篇小说《潮白水长》(上下)、《潮白小八路》、《编外的忠诚》、《归来的战俘》、《少年无处不风流》等,专集《脚下》、《主旋律》、《文萃》等相关文稿获著作权证书。微信电话:18622038868邮箱:152222792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