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王杰 第四十六集
沂蒙施工

1963年11 月,坦克二师工兵营奉命开赴沂蒙山区腹地的费县团山一带进行国防施工,团山距离蒙山第二高峰——玉柱峰只有几公里,这里峰峦叠嶂,非常秀丽。沂蒙山区属于革命老区,这里群众基础一直很好,这片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曾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军民之情犹如鱼水般深厚亲密。这次人民子弟兵的到来,又让老区人民无比高兴,他们箪食壶浆地迎接着工兵部队,当时费县李子平副县长也带着电影队队和慰问品,与部队进行联欢。部队到达费县后,工兵营营部驻扎在上冶公社五圣管理区牛栏村,三个连分别驻扎在附近的英山、要峪、韩家庄三个村,当部队安营扎寨时,附近群众送米抬面,自发帮助部队解决生活住宿困难,老区人民的热情招待与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王杰和他的战友们。王杰所在一连住在要峪村,王杰所在班就住在崔运祥家中,当时崔运祥刚刚结婚,他与妻子曹正桂商量后,主动搬出了三间新房,让给了王杰和他的战友们住宿,战士们在屋里搭了通铺,大家就挤在一起睡觉。王杰与战友们也常常为小山村的群众扫院、担水、劈柴,一刻也闲不住,军民关系非常融洽。
1964年元旦过后,沂蒙山区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工兵营战士们在冰封雪盖的崇山峻岭,依然坚持国防施工。2月23日,王杰在团山施工时写下了著名诗句: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当时施工中,最危险的岗位就是放炮,为了保证刻工进度,工兵营一连成立了五人爆破班,杨昌和任班长,王杰任副班长,组中还有刘成科、吴庆忠、辛养法。爆破班担负着装炮、放炮、排哑炮的任务,装100炮无哑炮,就被评为“爆破能手”。
按照工作分工,韩义祥分配到运料班担任副班长,爆破与运料相互促进,爆破班的任务是全连施工进度的关键,爆破工作要根据实际效果来确定下道工序的计划安排。由于爆破必须在坑道内进行,炸药爆炸所产生的烟雾、粉尘、瓦斯气体、硝铵炸药残留味道等在坑道内久久不散,整个坑道浊气掩鼻,五味杂陈,光线黑暗,为了检查爆破效果,在爆破结束后,王杰不顾个人安危,总是第一时间冲入坑道,开展排除岩壁险石工作,为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提供安全条件!在整个工程施工中排除险石是其中危险系数最大的一个环节!当爆破结束后,留在洞顶或洞壁周边的几十斤甚至几百斤的险石,随时都会从天而降,王杰拿着四米长的钢筋与运料班副班长韩义祥一起走入穴洞深处,两人互相鼓励,他们对着五米高的洞顶及洞壁捅捅敲敲,只要听到岩石发出异响,就用力撬落险石,以消除下道工序运料过程中的一切隐患!长久在洞中劳作,当走出坑道时,王杰犹如泥人一般,他们就像是从战火硝烟中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浑身充满着大地的刚毅与高山的坚强,这就是工兵王杰,这就是英雄王杰,这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
在沂蒙山区的施工过程中,王杰所在的爆破班是全连施工队伍的排头兵,爆破工作不仅考验工兵的技术与能力,更是考验战士们的胆略与智慧!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王杰!爬高空,钻炮眼,安炸药,施爆破,排哑炮,这些危险的工作王杰从来都是当仁不让!王杰在日记中这就是写道:“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革命胜利勇于牺牲。是共产党员哪能不视死如归,做革命军人岂管个人安危。”
为了工作需要,爆破班五人全部吃住在山上。当时爆破班制造的炸药包非常简漏,他们将药装入牛皮纸中,外面用线缠好,最后要用高温熬化的沥青作为炸药包的防水涂层。4月5日,刘成科在搅拌沥青时,不小心烫伤了王杰的右手。根据以往经验,如果被沥青烫伤后,要立即用柴油作清洁剂洗掉附着在皮肉上的沥青,但是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为柴油与砺青混合时会产生毒性,对皮肉组织损伤极大!结果他们不太专业的沥青清洗导致王杰右手发炎。连卫生员只对王杰右手简单消毒敷药后就缠上绷带,但打着绷带的王杰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他用左手继续为战友填装爆破炸药,为大家端洗脸水,王杰每天还用左手练字继续写日记,他忍着巨痛,脸上却一直洋溢着笑容!王杰因工受伤的事情传到工兵营首长那里,营政委周循代表工兵营前来看望,王杰见到营首长,心里有些不安,立即向首长汇报了伤情:“报告政委,我右手被烫伤,但左手不碍事,还可以给战友们填装炸药,端端洗脸水,我还能继续工作!”周循政委仔细地看了看王杰缠着绷带的胳膊,又详细向卫生员询问了王杰的伤情,然后对刘德林连长和孙乐义指导员说:“你们不能再让王杰同志继续工作了!我们要对每名战士的生命健康负责!我命令你们立即送王杰去医院治疗!” 然后,周循又走到王杰面前,非常关切地说:“ 王杰同志,一连将你的受伤情况反应到营部后,我们对你的伤情非常重视!你不能再坚持工作了!我已命令刘连长立即送你去医院治疗!等什么时候治好了,就什么时候再返回部队,这是命令,立即执行!”无奈之下,王杰被迫住进了位于山东兖州的解放军九一医院。在医院里,医生仔细检查了王杰的右手,发现感染非常严重,医生警告说:“你的伤情非常严重,若再拖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当天王杰用左手在日记中写道:“听了军医的话心很沉重,人最难过的是失去为党工作的机会。虽然是暂时,但也很难过。难过也不是办法,必须振任作起来,有一份热发一份光,能做点工作就做点工作,尽自己的力量做好工作。” 为了尽快康复,王杰非常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生要求及时打针、吃药、换绷带。
1964年5月7日,赵英玲突然收到了一封发自山东兖州的来信,她打开一看,只见信中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她不禁吓出一身冷汗,这是王杰的来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小赵你好:身体健康否?生活愉快吗?不知你现在是在田间劳动,还是在家里绣花。小赵,有件不幸的事情我要告诉你,4月5日,我和战友小刘熬砺青,小刘负责搅拌,我负责添柴烧火,在熬制搅拌过程中,小刘不小心将滚烫的砺青迸溅到我手上,我右手烫伤了,这给我的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了很大影响。营首长非常关心我,让连队送我到医院治疗,现在我的手已经康复了,明天就要出院,请不要回信,我就要离开兖州医院重返沂蒙山区施工了,请不要为我难过,也别为我心痛牵挂!”
看完信后,赵英玲心急如焚,她为王杰写了一首歌词,聊寄牵念之情,原文如下:
“打开信惊奇心跳,歪歪扭扭,咧咧吧吧的字行,为什么和往常不一样。信看过后才知,你工作中不小心右手被沥青严重的烫伤,用左手写信。英雄的坚强使我心痛,而泪水流出为你高兴。烫伤之痛时刻牵挂,我想去沂蒙把你探望…”
王杰在兖州住院二十余天,不等伤口痊愈,就要求出院了。出院后的王杰没有休息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之中,他依然爬险路,钻山洞,打炮眼,抢物资,哪里有急难险重的任务,王杰就在哪里挺身而出!参军入伍三年来,王杰在人民军队这所大熔炉里,已经从一个怀揣梦想质朴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远大理想乐观向上的革命战士!不久,王杰被提拔为工兵营一连二排五班副班长。
王杰自小受伯父王廉堂的教育熏陶,读书学习,文化底蕴丰厚。除了在施工中冲锋陷阵之外,王杰在连队文艺生活中也出类拔萃。王杰出生的华堌村,本来就是民间花鼓艺术村,王杰最擅长说山东快书,有一次,在沂蒙山区施工之余,连里召开了一次篝火晚会,王杰就负责为战友们说山东快书。全连围着篝火坐成几圈,只见王杰叮叮当当地打起竹板走到战友中央,他一字一板地说到:“竹板一打震天响,篝火圈内找连长,个子不高身体壮,烽火狼烟冲天扬!” 然后,王杰继续叮叮当当地打着竹板,做着鬼脸,装作找人的样子把刘连长拉到篝火中央,继续一本正经说:“咱们连长有特点,眼睛在下眉在前,两只耳朵挂两边,鼻子夹在眼中间!” 说到这里,现场战友们逐渐沸腾起来,王杰又走到孙乐义指导员面前,叮叮当当打着竹板继续说:“都说连长会带兵,咱指导员赞不停,爱兵如子人人夸,奖状满屋映墙红!”然后又对着全体战士们大声说:“说说工兵咱一连,开炮凿洞争向前,不怕沂蒙施工苦,战士个个笑开颜!谁说咱沂蒙施工苦,战士们个个笑开颜!”说着说着,刘德林连长、孙乐义指导员和全体战友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三木秉凤杯”第十四届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2000元。
一等奖1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 30元。
鼓励奖60名,奖金15元。投稿处:
一号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邮箱:[email protected]
二号主编:枫林
微信:2858779090邮箱:[email protected]
三号主编:花飞雪
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j616792237
四号主编:张妹牛
微信:N13409700556邮箱:[email protected]
五号主编:菩提树
微信wxid_bpez10z0r4wv22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平台公平,公正,信守承诺!
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稿参赛!大奖等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