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做客到我家
作者:李天学
诵读:馨园小主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县农村刚刚解决温饱。农民每天棒子饼子小米粥,好年成每人全年分个八,九十斤小麦,合白面七十多斤,大多给老人,小孩食用和逢年过节待客。大米更是稀罕物,一般农户一年难吃几顿。我大哥在交通局上班,每月供应六斤大米,他多吃粗粮,攒下大米,留全家过节,招待客人之用。因为大米,我经历了一件窘事,刻骨难忘,至今忆起,别有一番滋味。
一九七O年,我在南仁垺公社任不脱产的农技员,那时我社是全县重点产棉区,全社每年必保棉田四千亩。由春播到管理,县里每年都要多次在我社召开现场会,交流经验,培训技术骨干。
县农业局长刘瑞奇多次到我社指导工作,他对作物生长习性了解透彻,讲起管理方法头头是道。由于业务上的关系,和他接触较多,为他职务高,人不骄;学问广,人不傲,平易近人的作风所折服。我有问题向他求教,他循循善诱讲透彻,从未表现不耐烦。经常打交道,我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对他既有对上级领导的尊敬,又有对师长的爱戴,还有朋友之间的坦诚。
一九七四年四月,刘局长在我社主持全县棉花播种现场会,散会之后,我说:“刘局,今天中午到我家吃吧!"刘局说:“好吧,不要太麻烦!"就这样,我骑车在前引路,刘局长在后蹬车随行,三里地路程,十几分钟即到我家。
一见来了客人,我母亲忙抱着侄儿出门迎接,刘局长放稳自行车,向老娘拱手“大娘好,多有叨扰!"我母亲说:“哪里话,您是贵客,专程请您恐怕您不来!"私下里,母亲对我说:“你把客请来,提前也不和我商量,午饭做什么吃呢?"我说:“您掂兑着办吧!"
因了刘局长的到来,家中做了两个菜,一个肉片炒白菜,一个葱花炒鸡蛋。
往常家里来客,都是大哥二哥主陪,我在下手里外照应。今天大哥上班,二哥出外未归,我就当起了陪客。
我找出锡酒壶,灌上宝坻酒厂的净馏酒,放在装有热水的搪瓷缸里烫一阵,二人就用白泡子酒盅你推我让地喝了起来。我们边饮边聊,聊技术,聊人生,聊各自经历的奇闻逸事,真应了那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语投机,喝得痛快,一瓶净馏,已下多半。还是刘局长提出:“咱不要再喝了,下午还要上班!”我赶紧上外屋张罗上饭。
老母亲一锅做出两样饭,锅边贴着的是大米饭,锅底焖的小米饭。我母亲先给刘局长盛了一碗大米饭,我的碗盛了多半碗小米饭,顶上盖了一层大米饭。也怪我嘴急,将大米饭吃光,被刘局长发现了下边的小米饭,就问:“怎么还做两样饭呢?”老娘说;“他不爱吃大米饭,您甭客气!”刘局说;“我也爱吃小米干饭!”一碗白米饭吃完,又吃了半碗小米饭。
刘局长走后,老娘把我好一通数落,说我不会陪客,让领导在咱家吃小米,传出去有损颜面。
这正是:
我邀局长到家来,
举户欢迎门洞开。
吾妇厨房忙饭菜,
老娘院内瞅孙孩。
净馏美酒盈州产,
纯绿园蔬地里栽。
宾主推杯频互让,
萱堂待客好情怀。
注:古时宝坻曾称盈州
主播简介:馨园小主。天津人,教育工作者。研究生学历。教育部经典诵读导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江山传媒副族长兼总辅导。爱好主持、诵读、唱歌。多家平台签约主播。
作者简介:李天学,天津人,1949年出生,退休工人,文学爱好者,多年来笔耕不辍,作品在多家平台多次刊发。愿以文字温暖世界,以性情赞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