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千相识,也是由济元介绍的。据记忆所及,初次相识是在张家的厅堂,当时只有三十多岁的张大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一口络腮大胡子和高谈阔论宏亮的声音,以及他那中等身材,肥头大耳的形象。我去时他正在和一个秃顶中年人谈诗论画,事后知道那人是张氏的好友和邻居谢玉岑。一次是张大千和乃兄善子在湖社开展览会,我和济元一道去参观,张氏自作招待。展览会除张氏兄弟的作品外,还展览了他们收藏的古书画。作品多为明清人的作品,以石涛、八大的精品为多,最突出的是唐太宗写的《御屏风书》,并有刻本附表于一卷中,特别吸引观众。据说这件珍品的收购,有一段故事:在张大千收购以前,上海的收藏家都说是假的。后来送给张大千看,他一见就觉得是精品,把全卷打开一看,后面历代名人题跋都是真的。他也假装说是赝品。肩客因卖方需款急于脱手,请他帮忙买下,他推说情不可却,就以贱价买下了。当时,张氏的画每幅已卖到六十元以上,他也常以自己的画和画商易画。以后张氏自然也以大价收购名画,如《韩熙载夜宴图》、《潇湘图》之类。就在这个时候,我从钟山隐处知道,张氏当时也做假画卖。海上收藏家,名画家如黄宾虹都上过当,曾将其所藏石涛精品掉换大千所临摹的石涛山水画。最有趣的是,上海一个名叫程林森的地皮大王,收藏石涛、八大颇多,新建华居,客厅极为宽敞华丽,但是没有那样长大的画幅可挂。正在向朋友叹息,如能买到石涛、八大两堂的画屏配上,就再好没有了。这消息被画商听到,就告诉张大千。于是他就照其客厅尺寸,赶制四幅八大荷花,叫画商去兜售,一拍即合,卖价很高。苏州名画家吴湖帆从画商手中买得梁楷寿星一幅,视如珍宝,誉为天下第一梁风子,大宴宾客于上海陶乐春酒家,首推张大千鉴定,大千点定为自己所作,曾于该画左下角后面记有大千二字,验之果然,四座惊服,主人茫然不知所措,事情传开轰动一时。而张氏亦以此名噪沪上。既然张氏在画坛已有名望,为什么还要做假画卖呢?不必为贤者讳,原因很多,长话短说:一则当时上海画坛,帮派森严,排他性很强,外地画家要想在上海露头角,很不容易。据说张大千做假画,一则就是为了亮真本事,用以攻破帮派壁垒。因张氏的出名,是和他造假画分不开的;一则由于张氏生性豪爽,爱挥霍,为了打开财源,做假画也是一个生财之道。张氏在做假画,弄假获益的同时,也从而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技法基础。据我所知,张氏所假的石涛画,有一部分题款的字是晏济元写的。因为济元学石涛的书法乱真,颇为张大千所看重。张、晏之间早年的亲近,于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