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命的另一种存在
—— 横山区文化馆 谢飞
很高兴能参加李纪元老师和谢清的作品分享会。在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能将文学进行到底的人无疑让人肃然起敬,衷心的向李纪元老师和谢清致敬。陈忠实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而我认为文学也是巨人的事业。从事文学事业的人对生活充满激情,对人生保持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他们的思想是睿智的,他们的灵魂是崇高的,他们敢于拿起纤弱的笔书写时代,书写时代发展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敢于揭露假恶丑,也善于弘扬真善美,始终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发出时代的好声音,这样的人不是巨人也至少是斗士。
李纪元老师和谢清都工作在政协,李主任著作从《雪落陕北》《诗意陕北》再到《吉祥陕北》,谢清的著作从《月如钩》《素心集》而至《雾语清音》,故乡的人、故乡的事都在他们的笔下熠熠生辉,两位老师参与编辑、策划的书籍不计其数,正是源于他们吃苦耐劳、勤奋耕耘的品格,方才有了硕果累累的成就。他们不仅是政协工作者的骄傲,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李纪元老师多年前就己认识,坚持创作几十年,诗歌作品多写陕北,神奇、神秘的陕北在他的笔下立刻诗情画意起来,无数首诗组合成为一幅绚丽多彩的陕北画卷。李老师将写诗当成自己的一种信仰,遣词造句严谨而讲究,既有美学情趣,又不失哲理味道。相信一个内心纯净、善良的人,他眼中的世界定然美好、明亮,他笔下的陕北是富有诗意的精神世界。他写一只老鹰:撕掉爪子上的指甲/拔掉一根根干枯的羽毛/剥离一层层粗硬的肉皮/再一次出现在蓝天里的老鹰/铺开崭新的翅膀。老鹰不仅有对生的希冀,更有对命运发起挑战的勇气和精神,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凤凰浴火重生的场面。这样的好诗,读来让人为之震撼。李老师在多年的写作中,也试图与传统写作彻底决裂,他也有不甘于现状的反抗精神,而厚重、神奇的陕北便成为他精神的富田沃土。他爱陕北,陕北同样用爱回报了他,祝愿李老师能收获更多的吉祥和诗意,也真心祝愿他写作再攀高峰。
谢清和我是同年龄的人,属于八零后,是我区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她多年前,在乡镇、基层工作,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乡镇既励练了她,也成就了她。她的小说里,人物形象极富个性,语言表达舒缓流畅,叙事切中要害,我们分明清晰的能感受到她的小说里的人物在她的笔下站立起来,能走动,会说话。谢清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或体验,她没有独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我想她笔下的人物很难立起来。对于她的诗歌,我的整体感觉是既有女性的阴柔之美,更有男性的阳刚之气。她的诗中所写的很多事物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一草一木,一沟一梁都赋予了诗的意象,语言凝练优美,情感真挚,巧妙应用各种修辞手法,诗的意境清新、自然、耐人寻味。谢清诗歌少有矫揉造作或装腔作势,为文与她的为人一样朴实、真诚。读她的诗,能明显感受的到她人生的厚重,文字化为心灵的语言,凝聚在沉甸甸的诗歌里,我们看到她坚强、坚定的一面。她能“借一根火柴的力量/划亮前行的方向”,她能把生活的学问提炼成诗,能把诗一样的生活化为心灵深处的柔情,一个新时代下陕北知识女性的形象,透过纸背在现实里高大、鲜活起来。也真心希望她能拔开迷雾,聆听到内心世界里的清音。
谈一些浅显的看法,再次祝愿李纪元老师和谢清在文学的道路上,能行走的更好更远。在此也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2021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