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崇文 继续尚义
史俊
余干,是泱泱人口大县。每天发生各种各样的人文故事,这也是涌现文学爱好者乃至作家的基数。
余干,是豫章十八古县之一,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少足迹和诗文,自然而然就有着崇文的基因。这也是后来文学的富矿。
处于鄱阳湖之滨的余干,乃典型的梦里水乡。一方人仰仗着一方水土,或于稻花香里叙事,或借渔舟唱晚抒情。水土大体上并未辜负勤劳智慧的干越儿女,当然也长年累月考验着顽强拼搏的余干人民。尚义的传统,也在岁月流转中夯实。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建设“湖光山色最美县”的伟大征程中,余干区位优势和经济力量也越发突显。为了抒写和反映蓬勃的时代境况和民生现状,应呼唤与之匹配的文化与文学,培育承载文学的刊物和写作者。
《干越文学》自2019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承一种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守古典雅致和承接地气的文学传播形式。刊物背后有一群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并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他们是写作者、文学爱好者,甚至就是单纯支持刊物成长的普通人。他们和他们编辑的刊物,也许一时难于让人理解,但更多的是无数人的鼓励和支持。或许,这正是《干越文学》得以存在的价值。犹如夜空的星火,虽然只是星星点点,散落各隅,好像不被在意,倘若一旦缺席它们,又感觉夜晚多么枯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作为重点发表现实题材作品的《干越文学》,我们需要这样的星火,闲时不经意抬眸,可以温暖目光。走路、遐想那怕发呆时,周身有这样一袭微光,也不觉得太寂寞。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除了身入,更要心入、情入。无论是县作协,还是星火驿站,以及其他文学平台,都是基层文艺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他们将在这个园地,发表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提神振气、凝神聚力,增强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某种程度上,《干越文学》很好地沟通了彼此,仿佛周期性地以白纸黑字,柔柔地提醒余干文艺爱好者们,在人生旅途中,千万别忘了如影随形的灵魂。坚守并热爱文艺,这本身就是纯粹优雅的生活。
此时此刻,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多么令人鼓舞。我深感面对新的“一百年”,在干越大地上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切以及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将化成新时代磅礴澎湃的创作灵感,为《干越文学》增添绚丽多彩的篇章。我坚信,在这第二个“一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县作家一定能够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书写干越文学灿烂的新华章。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饶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余干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阅读“星火余干驿”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Mve8_ClzOwpkPOk-A4zPA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