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骤雨(外四首)
吴卫东 〔内蒙古〕
人们还在夕阳的余晖中纳凉,
乌云已经在头顶悄然聚成疯狂,
趁人不备突然就是大雨滂沱,
恰似苍穹被碰破了遮挡一样。
刚才还是一派平和悠然的景象,
转瞬就是千军万马驰骋的战场,
如此的突如其来不给人丝毫的准备,
完全就是当年的日寇在突袭珍珠港。
大雨敲打在屋檐与窗台之上,
终于有一些溅进了人们的住房,
也有那手疾眼快的早早把对外的一切提前关闭,
总算没有被侵入自己的城防。
最恼人的是房顶不知何处出现了渗漏,
有的房间由此实在遭殃,
是年久失修还是原来就质量不良,
如今的考验半点不让人再作任何假装。
不知何处涌来的暴雨把夜空抹成一片黯然,
却丝毫挡不住室内的人们把照明依次点燃,
放弃了窗前月下的聚众闲谈,
回房间正好端上一杯才晾好的茶盏。
不等这凉茶完全品尽,
外面的雨声已经变得悄然,
放下茶盏出门看看天气,
北边已经出现了一片明显的晴天。

对 于 草 原 的 回 望
(一)下乡
草原千里大好风光,
招来了知识青年要下乡,
早早备齐了美食与佳酿,
到上级请求又在路上拦截努力拼命抢。
头一年风雪阻滞了消息晚了一步,
却已经完成了纯羊肉饺子几大缸,
总算是听到又一批娃娃的好消息,
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往出让。
五月春暖花开时,
喜讯遥自远方至,
牧人的马队浩浩荡荡,
齐聚到公路两旁焦急地等待车队的显示。
地平线上冒出来小小的影象,
很快就变成了一串汽车的模样,
那是一辆辆解放牌军用卡车,
知识青年和他们的行李满载在车上。
马儿放开了缰绳奔腾,
狗儿在旁边助力吆喝,
中间夹着飞驰中的这一队卡车,
越过一个又一个漫漫草坡。
车上的知识青年放声歌唱,
车下的马队骑手抬手挥扬,
终于停在了规定的地点,
热闹的场面至今难忘。

(二)下队
吃掉了公社食堂的羊肉饺子几缸,
知青们开始往各队分派前往,
交通工具换成了牛车马车,
三队的十五匹马儿鞍辔带缰。
第一次骑上马儿战战兢兢,
牧人在两边护持叫大伙放心,
谁知才出了公社马队就撒开了四蹄,
知青们勇敢接受了草原的第一次洗礼。
越过了那座高高的山顶,
一望无际的草原伸开了她宽宏的胸襟,
马队以冲锋的姿态冲向西方那处唯一的院落,
到家了!这就是我们将要落户的盘营。
两座雪白的蒙古包扎在院中,
全套的家具设施摆布真丰,
半尺高矮的可爱木床,
展现的是牧人们对于知青的关怀心胸。
火一般的热情激动着一颗颗年青的心,
暖融融的关爱交织起牧人与知青间的真情,
知青们强烈要求直接插包,
坚决要直接融入草原父母的家庭。
从这个草原上似乎最最普通的月夜,
知青们就成为了草原百姓中的一名,
从此经历了草原的风霜雨雪,
锤炼出一批由草原孕育的子女真亲。

(三)回访
盛夏的和风传来新的喜讯,
当年的知青要结队回访草原的乡亲,
携儿带女自是又一番热烈,
掩饰不住的是那一颗颗激烈跳动的心。
这是草原上又一个盛大的节日,
那达慕的会场早已布置一新,
当年的姑娘小伙已经进入中年,
却仍然还是那么豪放、那么冲动、那么深情。
各队把蒙古包扎到了会场,
勒勒车和骏马旁边增加了不少的摩托与车辆,
不变的是草原上那永远的蓝天与白云,
还有那长调的歌声在我们耳畔悠扬。
孩子们争相品尝着草原的美食,
也面对血肠有过一丝彷徨,
年届耄耋的朱凡老师,
还为草原带来了她的丹青大气辉煌。
一人一件绚丽的蒙古袍穿到了身上,
银质的酒具和角质的蒙古刀也配到了身旁,
草原迎接自己的儿女,
一定要打扮成回家的模样。
阿妈带了出嫁的女儿特来看望,
当年的亲密伙伴开着车来要接哥哥姐姐到家走一趟,
知青们的相机只恨带来的胶卷太少,
牧人们争相展示家中嵌有知青当年影像的相框。
美酒灌醉了咱们当年的马倌,
已经忘怀的乡语顿时变得分外流畅,
知青们与当年的亲人欢乐交流,
孩子们疯得没人再能顾得上。
这是下乡三十年后的一次回访,
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赶来捧场,
大家都讲了好多心中的话语,
集中的意思就是“我爱家乡”。

(四)思念与回望
转眼又是二十年的岁月流淌,
当年的知青们一个个退休把清福来享,
于是对于草原的思念更加频繁和热烈,
仍有不少人几次三番回到故乡。
家人们也有不少来到城里,
专程把当年的亲人造访,
又是多少次欢乐的相聚,
有多少知青在为此奔忙。
如今大家还最爱草原的一切,
很多的生活习惯也还是当年的模样,
奶茶还在我们的餐桌上飘香,
手把肉仍然让我们垂涎流淌。
辽阔的草原万里无疆,
我们的思念源远流长,
曾经在草原上锤炼了青春,
我们就永远是草原的儿郎。

吴卫东,网名龙行天下,内蒙古草原插队8年,双下肢残疾,现任中国知青网担任超级版主,居北京。于2015年开始学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