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红楼梦》是大家非常喜欢看的书籍,如今写红诗的孙春红先生也脱颖而出,他钻研《红楼梦》废寝忘食,写的诗如泣如诉,可谓文学的标杆之作,必然要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广泛的“红学热”!就是要把《红楼梦》推向全世界!通过诗解红楼,感受其博大精深,领略其审美愉悦,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品格。本系列红诗,诗人积四十年之所学,诗化红楼,画龙点睛,升华意境。我们精心制作,弘扬古典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冰心文化传媒站长 冰心


一
黛玉葬花
泪眼飞花祭孟春,
落红成冢鸟惊心。
半桥沁水流芳恨,
天外长虹片片云。

二
宝钗扑蝶
淑女婀娜滴翠亭,
蝶出扇色戏东风。
若能借力天春意,
麝串棠花可比红。


三
湘云醉卧
仰天横卧梦如痴,
花叶埋人佯不知。
我醉谁来襟恨解,
秦淮聚散落霞迟。

四
李纨课子
竹篱茅舍调清平,
课子蒹葭旷世名。
凤袄霞披襟拭泪,
青丝篦尽耀门庭。

五
探春翻掌
秋斋怎奈尔猖狂,
清泪湿裙恨断肠。
大志万千何任我,
手飞翻掌响声长。

六
元春省亲
归省难言泪雨纷,
爹娘下跪满阶臣。
荣华正似刀尖走,
君侧冰薄易断魂。

七
妙玉捧茶
梅雪轻收蕊沁花,
成窑钟子品茗茶。
谁知槛外风光好,
村妇尼庵赏落霞。

八
可卿春困
红楼万艳第一人,
春日春情似困春。
极色流风云最易,
峰沟但浅没王君。

九
凤姐施贫
凤姐施贫偶廿金,
村嫠雪炭度冬春。
阴功至善一滴水,
千里甘泉报子孙。

十
巧姐余庆
幸有娘亲积善功,
寒窑知暖度残冬。
人生必要常扶困,
加减乘除上有穹!

十一
迎春诵经
朱颜苦泪命因缘,
恶雨残风错万般。
再住深闺荒几日,
香魂半缕祭谁难。

十二
惜春出家
看破三春竟被霜,
桃红柳绿奈何将。
青灯唯有红裙伴,
古寺虚花杏蕊长。

以梦为马 啼血为诗
《红楼听雨》代前言
孙 涛
可以看到向日葵的灿烂与温暖,
看不到梵高的黯然与忧伤;
可以看得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看不到海子飞蛾扑火的痛苦的思索与彷徨。
黄昏的村庄,被割倒的麦子,
再不能迎风歌唱,再不能随风摇摆。
悲戚戚的是与大地相连的生命,
沉甸甸的是麦穗和果实的幸福。
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迟迟的日影,温暖的寂静。
灯火辉煌,人群孤独,
逐渐老去的年华与容颜。
这是梦到蝴蝶的庄周,
还是狂歌五柳的接舆?
梦想是掉落到古井里暗青色的珍珠吧,
梦想是挂在树梢将落未落粼粼的夕阳吧,
梦想是初春解冻哗哗的冰凌,
梦想是白驹过隙匆匆将老而内心仍是此间少年。
除了远方我们一无所有,
让我们以梦为马吧少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现在就出发吧少年,
在梦想面前我们都是懵懂的孩子啊少年。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
沧海一粟,惊鸿一瞥。
于无声处听惊雷,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孙涛
2014年春于瑞士苏黎世联邦
理工学院药学系博士后公寓

天语星辰
《红楼晚砧》后记
孙春红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美女画家与狼》,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四川成都美女画家李薇漪收养了一个狼崽,数月后,把它放归了狼群,放归了草原。在放归的时候,李薇漪感冒发烧,数日没有起床,此狼崽非常费力的把李薇漪的窗户拱开,它把它埋藏起来的一只野兔子大腿叼进窗户里面,反反复复的“示意”李薇漪,让她吃!放归后,李薇漪还是不放心狼崽的生活状况,决定去草原再次“探访”,发现狼崽后,狼崽急促的跑来,反复围绕李薇漪撒欢,蹦跳,打滚,跑过来又跑过去,……十分激动、万分亲热的样子!狼崽终于在反复的“回头”中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李薇漪!
不少人看过这个视频后感动不已,狼通人性!
其实,不只是狼通人性,虎、狗、豹、牛、马、猴……无不通晓人性;自然界当中的动物,也包括植物,一草一木、一瓦一石、一粒沙子、一片树叶,一缕阳光、一阵微风、一滴海水……,无不是世界生灵!只是我们还没有择取恰当的与其“交流”的方式而已。我们姑且把与他们交流的方式称之为“天语”。夜晚,我们仰视天宇,群星璀璨,群星光华,……那一闪一闪的群星,岂不就是在与我们“对语”?假如,我们到了另外一个星球上了,再次观看天宇,所见亦然!关键是人能否悟出来一种“境界”:天人合一!万类霜天皆是我,我即深秋一枫叶!日月星辰我胸襟,星汉灿烂天语人!
我记忆一首古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记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李广认为是老虎,射中了,箭头深钻石头里面竟难以拔出来了;第二天一看是石头,再射它的时候,却再也射不进去了啊!同样是石头,认为是老虎就射进去了,知道是石头就射不进去了。人与老虎和人与石头的“交流”方式不同其结果显然不同了!认为是老虎的时候为什么人与石头就有了“交流”了?那是因为人与老虎是存在“交流”的。由此看来,人与石头不是不可“交流”,只是还没有找到、或者是训练出来一定能有的“交流”方式。
当今社会,人与人,人与人群,人群与人群……的交流可以说是无所不有了,姑且不论;人与自然界,动物界、植物界,地球和星空,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也都是可以“交流”而且是存在“交流”的,其“交流”方式还在探索、发展、深入,此,也姑且不论;那么,当今社会和古代社会、古代人、人群,是否可以“交流”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我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古代社会里使用的玉琮、玉璜等,深入研究这些礼器,我们就发现了古代人们是如何敬天、敬地的,一幅幅古人敬天、敬地的画面就展现出来,活灵活现的浮现在我们面前了。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甲骨文、铭文以至于诗词歌赋等,这些“文化”都记忆着先人们的对世界的认识,都包含着他们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悲哀喜怒都洋溢在其中了。我们吟诵《楚辞》,屈原行吟泽畔,披发仰天,凸显了他忠君爱国的美德雅行;司马迁不顾残身耻辱,“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们读《史记》、《报任安书》,深感其忧愤是何等的深广,我们似乎就是在与司马迁“对语”了;陶渊明不作县令而“种豆南山下”,做自己想做、不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每每读其诗文,总觉得就是在与高士“对语”,他这种率性而为的文人气质令多少文人叹为观止呢;杜甫,“晚年忧黎民,叹息肠内热”,自己住在“茅屋”内,期冀天下寒士住入“广厦”之中,这位“世界级别”的诗文大家“沉郁顿挫”的诗文足显出来他在长安励志十年终于从政后得到了看管武器仓库的八品的政府官员的一颗炽热的爱国忧民之心啊;曹操,佩剑勒马站在碣石山上远望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也远望大海,“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试想,假如让曹操和毛泽东坐在大海岸边“交流”一番,论谈资治、交流文武,阅尽人间沧桑与百态……,这些伟人一定要有说不尽的“论题”!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读其文识其人,观其人懂其文,变换了一个“交流”的角度。钱谦益,明末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当时文坛领袖,在清军攻击时钱谦益献城而降。之前,名妓柳如是嫁给钱谦益为妾,柳如是力劝钱以自杀正名,钱亦应允了,柳并且愿意随其同死!于是二人决定投湖而死,柳如是走在前面,钱谦益在后面跟随,入湖水中,……忽然,柳如是渐渐的听见身后的水声消失了,回头看去,发现钱谦益又回头走了,已经上岸了!柳如是责问钱为什么不投水而死去啊?钱谦益回答:“今天湖水有一点凉,不适合自杀啊,等一等湖水不凉了呢,……改一天再说吧!”我们也无暇去评判、指责钱的变节行为,但是,我们今天读其诗文,虽文辞华美,他虽然才学兼资,藻思洋溢,但其诗文总是有一种虚化、无力之嫌。同时代人夏完淳,从十二岁就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其诗文慷慨淋漓激昂,成为当时非常著名的最年少的文学大家,其诗集《南冠草》传遍大江南北,风靡一时!他三年后被捕,清政府力劝其投降,少不了高官厚禄,夏完淳慷慨就义于南京!
当时就义的时候,面不改色,侃侃而谈,声朗朗挥洒自如;面对一个翩翩美少年,刽子手竟手软下来,几乎不敢正视,屠刀难以举起!我们透析二人的诗文,就似乎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
再说集中代表着我国文学、文化最高成就的《红楼梦》,二百多年来,“红学”成为热学、显学,尤其现在,“红学”一天天的热起来!《红楼梦》的每一回、每一段文字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似乎都有研究不完的深邃意义。我们研读《红楼梦》,似乎就是与曹雪芹“对语”交流,那么,曹雪芹通过《红楼梦》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研读《红楼梦》文本就是最重要的了!通过研读《红楼梦》的每一回、每一段文字,我们要发现曹雪芹的内心在想什么?他在那个年代、那个时候急于要告诉他自己、旁人、后人什么?曹雪芹写贾宝玉的“痴”,贾宝玉看见树叶就与树叶说话,看见水中的鱼就跟水中的鱼说话,看见一个石头也要拿起来与其对语呢 ……,高明的曹雪芹先生的意识就已经非常“超前”了 —— 人,是可以与日月星辰对语的!那么,我们当然也可以与曹雪芹对语了,如何对语?那就是深入的反复的研读原文,我们要看一看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到底有何“滋味”?其“痴情抱恨”到底是为什么?在《红楼晚砧》中,笔者又一次写出来了关于《红楼梦》的136首诗作,作为本书的主体,探究曹雪芹的内心世界,探究《红楼梦》展现给我们的世情百态,看一看曹雪芹是在如何“大旨谈情”的。鲁迅对《红楼梦》有过非常确切的评述,“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那么,我们看见《红楼梦》是何感觉呢?这么的一部大书,又是最高成就,对于我们的种种启迪在哪里?与曹雪芹对语,与《红楼梦》对语,与《红楼梦》中的诸人物对语 …… 就有了《红楼晚砧》的136首诗作!与诸位朋友进行交流,贻笑于大方之家了。在《红楼听雨》中已经写出来了关于《红楼梦》的136首诗作了。这就是笔者对于《红楼梦》的初步的最基本的一点点看法!笔者将一如既往,还要再写《年轮五》、《年轮六》…… 深入的与曹雪芹先生“交流”下去,试探着将这座文化瑰宝里面的“宝”一点一点的“挖”出来 —— 以飨读者。
斯为记。

诗人简介
孙春红,山东省聊城莘县人,工作单位,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读书《红楼梦》40余年,创作“题红诗”千余首,出版诗集十本 2020年被官方评为“聊城市优秀诗人”。 《冰心文化传媒》主任兼评委。本人告白,《红楼梦》诗集,由《冰心文化传媒》站长专人负责编辑发表。所有诗作,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13336229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