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推广中国传统诗词,促进中华文化复兴,本刊特别推介:北美著名诗人,诗词评论家纽约唐风先生的谈艺文章。他对国粹和经典的探索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推动华夏古典文化创新发展,建立了基础。
中华民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的神传文化丰富多彩。唐風先生对华夏文化的探索,为海内外爱好中华传统文化同仁打开一扇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趣的事,欢迎师友同仁热情参与,探讨切磋!
冰心文化传媒站长: 冰心


《 连根拔 与 抱归来 》
唐風(纽约)
岭南状元伦文叙,是我崇拜的偶像。听说广州市府为其建立纪念馆,大前年春天回穗时专程前去參观拜谒。出地铁西门口站,对面的中山六路福地街口,矗立一座仿古牌楼,上刻『已未状元』四个大字十分显眼,下托橫楣为『伦文敘紀念广场』,这就是明代弘治狀元伦文叙故居。迈过牌楼,一座四馬拖车式府第展現眼前,正門匾额上『狀元府』三字雄浑厚朴,两側楹联上书:「文章四海无双士,翰苑中原第一家」沉雄蒼劲,配衬庄严建筑,更觉气派非凡。

广东历化状元中,名声最大传播最广,也最接地气的要算伦文敘了。据史料記載,伦文敘出身贫寒,父母务农,自懂事起就要摆摊卖菜帮补家计,人称「卖菜仔」。因无力供书,只好卖完菜后到私塾门外偷听课。由于绝顶聪明一点就通,塾师慧眼识才,免費招其入读。七八岁时巳能作诗文,尤擅联对,有神童鬼才之称。1499年明孝宗己未科上京赴考,连中双元(会试第一、殿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撰。

伦文敘的身世、励志、传奇故事,数百年來在广府珠三角传诵不衰,激勵着一代代广东人的向学进取精神。上世纪的连环画及评弹戏曲粵剧已广泛发掘此素材,港产片搬上銀幕后更是引起了轰动。我早年到广州工作,和长者们谈起伦状元的故事,那是「口水多过茶」,一盅三点聊不完。其中与柳先开殿试「咏月」掄元一段,最为津津乐道,也让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故事发生在明朝弘治十二年己未科大比,天下才子,风云聚会。該科非比往常,那真是藏龍卧虎,名聞遐迩者有:苏州唐伯虎、绍兴王陽明、湖北柳先开、广州伦文敘等等,人人学霸,个个菁英。可惜唐伯虎据说考前涉弊,被拒之于考场之外。大儒王陽明淡泊功名漫不经心,也只随意摘个一甲进士而去。脫穎而出的就只有柳先开与伦文敘了。柳先开何許人也,湖广人氏簪缨门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入住京城湖广会馆贵宾房,排场尤如钻石王老五。听说隔鄰的广东会馆也来了一批举子,心血來潮之时遂在住所大门外贴出一副对联:
「广东花未发,湖北柳先开」。
伦文敘心想,老兄可別高兴得太早哦,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

及至大比之时,柳先开打开试卷,心領意会如有神助,文不加点风卷殘云,第一个离座上台交卷。正当得意洋洋步近考官案前时,左側一个小个子大腦袋钻到他前头,把考卷整齐地摆放在案几上。真的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柳先开知道遇到对手了。考官判卷时认为柳、伦二巻各有千秋难分伯仲,经合议后同列榜首,呈上御前。弘治天子求才若渴,虽三阅而难定夺主次,遂決定于月中殿试再裁。当晚适逢中秋之夜,朗月当空银光泻地,弘治左手擎金杯右手指明月,命二人作咏月诗以助兴。

金銮大殿,皇帝居上;文武注目,巨擘在前。即席吟诗,既考才学也考胆识。毕竟学富五車,青錢万选,倒也难不住这二位才子。柳先开略一思考,诗思喷涌,随提羊毫蘸饱墨,在銀笺上笔走龙蛇写下了:
读尽九州天下赋,吟成四海五湖诗。
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
伦文敘岂甘人后,只见他凝望明月,凌空下笔,超然自放,蜀素绢上出现如下诗句:
潜心奋志上天台,瞥見嫦娥把桂栽。
偶遇广寒宮未闭,故將明月抱归来。

弘治天子左右端祥,龙颜大悅。先读柳诗,至「连根拔」处稍作停顿略有所思。接著吟诵伦诗,读至「抱归來」处连诵三遍,左手捋须大赞好 好 好!众臣一致认为伦诗比柳诗优雅含蓄,气魄更大,于是欽点伦文敘为本朝己未状元,柳先开为榜眼。柳先开这回终于口服心服,二人不打不相识遂成莫逆之交,这是后话。
那么这二首诗各有什么特色,伦诗比柳诗好在哪里?都说文如其人,其实诗更能体现个性、学养、和品格。

柳先开是官家子弟紅N代,风流倜傥高富帥,含著金钥匙落地時巳赢在起跑线上。他虽家学渊源饱读诗书,但少年气盛恃才傲物。那种意气风发志在必得的心态,也反映在这首即兴咏月诗中。
起承二句「读尽九州天下赋,吟成四海五湖诗。」夸张炫耀自己的博学多才,本公子既读万卷书也走万里路。出句高大上,虽豪放奔迸,而嫌直露质实。在皇帝老子巨擘大咖面前,如此面不改色心不跳,其精神倒也可嘉。第三句回到主題,「月中丹桂连根拔」引蟾宮折桂之典,也不失好時机,然用了霸王力拔山兮之势,何其简单粗暴。结句其实已成多余,你把丹桂连根拔去,別人还何从折枝啊?其心态如土豪暴发户何异。诗旨要奇特,语不惊人死不休,但这种惊人之语,还是让人难生好感。古人谈诗有句:「吟诗忌作野才子,行己莫为小丈夫。」细味柳诗,是否有这种感觉。

伦文敘的咏月诗又如何呢?请看「潜心𡘊志上天台」起句不凡別出心裁。“卖菜仔”出身贫寒,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次句直奔主題「瞥见嫦娥把桂栽」,凌云志遂,天台漫步,见到了什么?是嫦娥正在栽培月中丹桂。而攀折月桂,意喻獨占鰲頭。第三句笔锋一转引人入胜:既然广寒宮门未闭,莫非是为我而开 等我到来?结句神來之笔出人意表,圆月明媚笑脸相迎,小生十年寒窗修成正果。此時此刻天遂人願,我何不将她抱回凡间共享荣华!「抱」是此诗之眼字,用在这里何其超妙,一个「抱」字境界全出,诗人掄元之心也从中流露。此诗构思奇巧,委婉含蓄,气魄宏大而蕴藉圆融,实乃咏月诗中上乘之作,后之咏月拟人多循此法。孔子曰:「情欲胜,词欲巧。」伦文敘此诗擅用比兴,取譬引类,具形象思維的美感。如果把明月丹桂作为意象物,而把你契入其中,你愿意被「连根拔」,还是被「抱归来」?沈德潛论诗有:「诗忌刚笔,刚则不韵」,由此看來伦诗与柳诗,无论「情胜」还是「词巧」,已經一目了然。

九十年代港产片《伦文敘老点柳先开》,张卫健和郭富城倾情演活了这两个角色。但是翻查明史科考资料,伦文敘确是弘治己未状元,而榜眼卻不是柳先开,而是浙江鄞县一位叫丰熙的才子。据查本科主考官为茶陵诗派领袖大儒李东阳,评卷初判为丰熙第一,伦文敘第二。但丰「腳残行跛,有碍形象」;而伦「头巨貌伟,洁白凝重」,孝宗喜之,遂予易位。看來帥哥靓仔到哪都吃香,古今中外无不如此。至於与柳先开斗诗抢对事,可能另有场合,因为故事更具趣味性且喜闻乐见,后人就将其移花接木到朝堂掄元上去了。

参观完馆内文物,深为伦状元生平事迹所感动。他出身寒微,但少年奋发,志存高远;他平生以书自娛,手不释卷;他天性至孝,与物无竞;他育儿有方,教子成材。三个儿子都进士及第,其中次子还是榜眼。这在中国科举史上实属罕见,故有「一门四进士,父子魁三元」之称,明皇帝赐匾『天下第一家』实至名归。而在伦文敘诗存中,使我最受震憾,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早年那首《送穷诗》。它与韩愈的《送穷文》,杨雄的《逐贫赋》可并称为诗 文 赋三绝。借花献佛,就用他这首诗与群上诸君分享并为本文作结:



〔诗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