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文/莫柔
我独自宁立于阳台,轻轻推开窗,遥望郊外春色。粉色杏花已悄悄绽放,像极了含羞的妙龄少女,垂柳抽出嫩绿的新芽,随风轻舞,婀娜多姿,南边那片碧绿的麦苗已没过田埂,微风轻轻拂过,好像涌动的海浪。凝视着充满优雅诗意的春景,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哦!记起来了,往年这个时节孩子们放学后或周末时,他(她)们常站在田埂上放风筝,欢声笑语响彻于广阔的田野。我看着想着,情不自禁想起古代诗人高鼎的诗作《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炊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领悟此诗,感受着郊外那份少有的沉寂。不由得深感落寞,春天里的安静,因为疫情突然侵袭了这座小城而造成的。

十多天之前疫情突袭。为了防止疫情蔓延,人们必须居家,每天去做核酸检测逐一排查。医务检测人员不分白昼的工作,都疲惫不堪。有的防护面罩后面的松紧带短一些,他们只能瞅机会抬起双手转几下,以此来缓解勒痛感。有的年轻检测员微弓着腰,说话无力。那是他们在忍耐着饥饿,不知从什么时候未用餐。有的走路抬不起脚,我明白,站的时间久脚底疼痛或者麻木了。他们工作的艰辛何止这些,还有那一双双因劳累而无神的眼睛......他们身心坚强、默默地忍受着疲惫,不顾自己的安危,毫无怨言地抗疫于一线。他们的辛苦和困倦,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间。多想给他们送点食物去,多想对他们说一声“你们休息一下吧!”可是,我却不能。因为,哪怕和他们多说一句话,都会影响他们忙碌的工作。我只有把对他们的怜惜深埋心底,积极配合,静静排队、等待。每次站在长长的队伍中,发现穿着红马夹的志愿者们都同样尽职尽责。帮助检测员维持秩序,登记资料,有的嗓子都沙哑了。平时喜欢聚在一起聊天的人们,在队伍中自觉间隔一米。这也体现出了一心抗疫的觉悟,减少了工作组的压力,是令人高兴的。让人更为感激的是有一天,检测员告诉大家,临沂、菏泽和济南的医务员已经到达本县,支援抗疫工作。
“那太好了!”
“真得谢谢来支援的兄弟姐妹啦!大家一条心,就会早早把疫情消灭掉!”
……

人们赞叹不已。每次不管白天或夜晚做完核酸检测后,社区里人们原路回家,无一人在路上逗留、聊天。为了早日击败疫情,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并肩作战。当然,不可能都采用同一种方式,只要每个人各尽所能。虽然我们不逆行一线,但安心居家,也是抗疫战中极大的贡献。在这个网络时代,经常在网上看到有关外省、县对于小城支援物资和医务人员的消息。人们拥有这样崇高的大爱举措,将凝聚成磅礴的奋斗力量,会尽快驱散疫情的阴霾,迎来胜利的曙光。

一阵微风携着沁人肺腑的花香,吹进窗子,轻拂我脸颊,像儿时妈妈的吻,暖暖、甜甜的。午后的阳光照射在我身上,很惬意。遥望着远处郊外寂静的田野。忽然,一只蓝色小鸟从窗前掠过,我失落的心境萌生些许欣喜。慢慢推上玻璃窗,转身走进书房,坐于书桌前打开笔记本,有那么一抹心绪,淡然若水。人们再坚持一下,待到大家共同战胜疫情时,在欣欣向荣的春天里,闲暇之余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像歌曲《等疫情过后》中歌词“等疫情过后,我想出去走走,看花看景,看亲人和朋友……听雨听雪听海,听人潮汹涌……”亦或去做想做的事。
还有那片麦田间重现《村居》中杨柳依依,顽童放飞风筝的欢乐情景。
2022.3.25

作者简介:莫柔,本名冯建华,山东阳信人。文学爱好者,曾发表多篇短篇小说、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