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清明话根本】
原 创:把酒臨風

【清明】
春分十五斗转丁,
万物皆洁齐清明。
中华民族好儿女,
饮水思源不忘根。

母子情
【一壶老酒】
一壶老酒醉心头,
娘俩时常润润喉。
每次游子出家门,
娘总牵着儿的手。
异乡游子动乡愁,
清明思亲不忘祖。
待到春归再团聚,
与娘畅饮那壶酒。

作者与母亲
【祝父母】
清明思念泪欲哭,
疫情四溢困小屋。
游子天涯祝双亲,
寿与天齐赛盘古。

作者老父与孙子(隔代亲)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青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和暮春之交。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节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每年4月5日定为清明节。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把清明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心灯】
点燃一盏心灯,
照亮几许清明。
从此生生不灭,
世世代代传承。

清明节的故事:相传晋国太子重耳遇难,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挖块肉给他充饥保命。后为国君(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封官行赏时忘了介子推。后想起找他,介子推带着母亲躲进山里。最后重耳下令烧山,留一方出口,让介子推逃出请入朝为官,谁知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重耳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坐在一颗老柳树下死了,树洞血书上写:
割肉侍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重耳大哭,从此把这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春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颗老枯柳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寒食节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柳】
清明柳,清明柳,
为谁青青君知否?
一片丹心为清明,
年年春来喝醉酒。

【介子推•清明】
割肉侍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重耳烧死介子推,
留下清明无故人。

【清明柳】
曾经是棵败柳,
逢春含笑招手。
为啥清明到来,
总在呜咽垂首。

【清明偶成】
年年日落西山,
天天升起东方。
湖上那叶扁舟,
至今清淅明亮。

【清明祭】
寒食过后清明,
举囯思念故人。
花儿摆放坟前,
蜡烛泪流殆尽。

【顺其自然】
老天使劲哭泣,
柳枝孕子结粒。
待到春尽籽落,
不知生在哪里?

【牧童】
红日云海向西滚,
燕子剪柳牧童引。
不见当年公明仪,
惟有老牛爱笛音。
注:公明仪——古代对牛弹琴的乐师

【清明偶成】
清明时节雨纷纷,
燕子觅食往家奔。
牧童笑问为什么?
爷爷说是养育恩。

【扫墓】
雨润桃红柳色新,
风吹落英任飘零。
年年清明暮前跪,
岁岁不见葬花人。

【桃花泪】
桃枝夭夭惹人爱,
落花飘飘黄土埋。
黛玉葬花千古恨,
宝玉无良欠情债。

【清明偶成】
每逢清明雨纷纷,
把酒臨風醉当今。
杯中盛满相思泪,
梦里又到柴湖村。

【清明感怀】
人生苦短三万天,
争名夺利为哪般?
钱财本是身外物,
不如做个油神仙。

作者简介
作者:把酒臨風。笔名:北丐、楊柳清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劈柴湖村人,家居洞庭湖畔。农民工,苦力谋生,爱好打油诗。浪迹闽泉,辗转于工地工棚间,每当夜幕降临,独饮几杯,打油几首,以慰心身。

关注,是一种支持。
分享,是一种美德。
让我们一起,荡漾墨海。
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让我们一起,举杯同祭,缅怀先贤。
让我们一起,传承孝经,为人清明。

作者:把酒臨風
配图:北 丐
配曲:新语新
编辑:把酒臨風
院长:福多多【马安军】
总监:赵知音
平台:都市头条打油诗【榨油坊】编辑部
【节日福多多】打油诗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