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邂逅母亲的老同事
陈光
最近肩周炎又犯了,去中医院找名医王晋大夫针灸,扎了两天针灸,果然有些效果,疫情期间正犹豫要不要继续,这天邻床来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婆婆,她先生陪着她,也来找王大夫针灸拔罐。两位老人文质彬彬,话不多,扎完针把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和我们点头告别,离去。让人顿生好感。
第二天我去针灸时,两位老人还没有来。王大夫告诉我 ,那两位老人原来都是医疗口的,老先生退休前是市卫生局的,夫人彭大夫退休前是市医院的眼科主任,曾是我母亲的老同事。
当彭大夫知道我是他们医院田大夫的女儿时,激动的伸出手要和我握握手,可我们的床相距较远,我们身上又都扎着针,于是,我改叫“彭姨” ,这时彭姨慢慢的给我讲起许多关于母亲的往事。她说上班时她和母亲的诊室门对门,没有患者的时候她们经常在一起。她讲起母亲平时办事雷厉风行,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母亲军人出身,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出生入死。后来父亲因右派劳改,她一人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下放到农村,没有拿的起放得下的性格很难在艰苦的岁月里把我们都抚养长大。彭姨又动情的讲起,一天下雨,彭姨的孩子没带雨具,下学了跑到医院找彭姨,可彭姨也没带伞,这时到了下班时间,我母亲给她们娘俩送来一把伞,说自己还有一把。可这时彭姨从窗户看见,母亲披着白大衣在雨中向家里跑去……彭姨说着说着,竟老泪纵横,我一边安慰老人家,一边也不由自主的想起母亲带着我们艰难度日的一幕幕……
为了听听母亲的故事,我想这针还是再扎几天。
写给天堂的母亲
世上母爱第一情,漫漫人生指路灯。
临危展臂擎天柱,卧榻清寒伴五更。
燃烛入夜冬方尽,把剪缝衣到天明。
寸草知恩何以报,天涯望断目难暝。
作者简介:
陈光,女,笔名:晨晨,退休医生,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葫岛市作家协会会员。曾是下乡知青,从小喜欢文学。出版散文集《海韵心雨》,作品散见于《辽宁报》《文存月刊》《晚晴报》《葫芦岛日报》《连山文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