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91岁的孙奶奶被4名子女以安全为由送进养老院,5年来四处求援无果。
孙奶奶还拿出两个小瓶子,里面都是她平时攒下来的安眠药。她说,她甚至苦闷得想要寻短见…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老人如此痛苦呢?原来都是为了出养老院谁做主的问题。
01
老人:
住了养老院就再没回过家
孙奶奶有3个儿子和1个女儿。多年前老伴去世后,她便独自居住。
2015年,老人在家不慎摔倒受伤,随后被子女送到医院救治,出院后她就被子女送进了养老院。几个月后,孙奶奶的身体完全康复,她向子女们提出回家居住,没想到却遭到了子女们的坚决反对。
5年来,孙奶奶越来越苦闷,她感觉子女是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剥夺了她的自由。
孙奶奶认为,呆在养老院自己形同犯人,自己是他们的母亲,自己想要回家。
为了证明自己的确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她还给现场演示了独自洗漱、吃饭和整理衣物。老人看上去身体确实十分硬朗。
据悉,孙奶奶早年参加过革命,如今享受离休干部待遇,还被颁发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在家里住的时候,她也是社区的积极分子。可如今,孙奶奶却仿佛与世隔绝。
随着寂寞感加深,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争吵则不断发生。孙奶奶在养老院的伙伴们觉得她变得垂头丧气,整日打电话哭诉想要回家,甚至有自杀的念头。那么,孙奶奶的子女们就对老人的诉求都那么无动于衷吗?
02
老人子女:养老院更能保证母亲安全
其实,老人的子女们每周都会来看她。
水果一袋袋送过来,帮着代配药;知道母亲有洁癖,会把衣服带回家自己洗;知道母亲肠胃不好,会带来毛豆保健肠胃……
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底线,就是决不能让老人回家住!一是觉得母亲的性格比较强势,难以相处;二来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养老院有24小时值班医生,有护工,是最适合最安全的地方。
大儿子说:“我妈妈现在这个状况不是很合适回家,如果她独自住在家里,他们子女是绝对不放心的。”
二儿子表示:“别听我妈的,她已经是90岁的人了,脑子不清醒。如果回去可以,几个子女一人一个月,这是我和他们说的,有谁同意?大家都负不起这个责任的。”
孙奶奶的子女们还坚持道,养老院有24小时值班医生,万一发生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还会呼叫120救护车,陪同一起去医院,这样更能保证母亲的安全。
现实问题是,孙奶奶的子女跟养老院签过协议,没有他们的同意,养老院无法让孙奶奶出去。
孙奶奶认为,生命诚可贵,但如此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失去了自由其实更为痛苦。何况,在她看来,摔跤的老人太多了,在这里自己也照样摔跤。而说到自己的家时,她则声泪俱下,因为家对她来说,是全部情感的寄托地。
03
既不愿告养老院,又不愿告子女
社区居委会:支持子女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站在老人子女这一边,称已接到过孙奶奶打来的上百个电话,但孙奶奶家住四楼,行动不便,他们理应遵从子女,让老人居住在养老院。
法院:起诉困难
徐汇区法院的工作人员则告诉孙奶奶,除非她遭到子女打骂或虐待,才能来告子女。
司法局:调解不成
徐汇区司法局给孙奶奶家组织了几次家庭调解,可老人的儿女们都不去,调解也进行不下去。
律师:可告侵权
民法对民事主体没有年龄限制,孙奶奶在法律上完全可以自由走出养老院。养老院与老人子女签署不允许老人外出的协议,涉嫌侵犯了老人的权利。因此,孙奶奶此前想状告子女的诉讼方向错了,应该状告养老院,要求其放行。
养老院:左右为难
养老院负责人表示,他们两边都要安抚却又倍感压力。一方面在得知老人藏安眠药想自杀后,多次想没收安眠药,都遭到了老人激烈的反对,只能暗中关照。另一方面,曾试图与老人子女沟通,希望他们能按照母亲的意愿接她回家。但是,子女们表示,除非养老院把老人赶出去,否则坚决不同意接老人回去。基于对老人安全的保障,养老院也无法放老人离开。
此事一经报道,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孙奶奶的战友、朋友们纷纷前去看望她,令她感到宽慰。孙奶奶家所在小区居委会、枫林街道老年委员会、徐汇区老年委员会及区民政部门都相继前来看望老人,对她进行问候。
但是,孙奶奶的子女们还是坚持认为,母亲年事已高,不方便回家居住。
对于是否采取诉讼途径来解决一事,孙奶奶认为,这可能会让她的处境更为困难:一方面,养老院的负责人及护理人员平时都很关心她,经常劝导她,她不想把养老院牵扯进来;另一方面,她也不想再加深与子女们的误解和矛盾。
04
网友热议分“三派”
孝顺和现实如何两全?
孙奶奶的事情迅速发酵
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观点基本可分为三派
支持老人:认为子女做得不对
子女太过分了,四个人轮流去老母亲家陪伴照顾啊,再请一个保姆,拿了老人的工资卡和身份证就没道理了,要钱不要人啊?如此对待自己的母亲,等于告诉下一代:年纪老了就要送敬老院,天伦之乐想都不要想!
再好的养老院不如自己家,如果有一天我老了,我希望在家度过。
不太能理解,在老人还有自理能力和自我意识的情况下,老人凭什么掌握不了自己出养老院的权利,就因为子女们所谓的担心?这种浅薄的担心和牢笼也没有什么区别!
隔段时间接回家住住呗,老人就是想先生了,想社会了。住养老院可以,但偶尔也要回家看看吧!
对房子有感情,有念想在里面。人老了,不就希望老有所归吗?子女固然有诸多考虑,但那并不是老人的心之所向。
子女因无法照顾不让其回家可以理解,但是让孙奶奶安心住养老院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充分满足她的情感需求,让她慢慢接受住养老院,比如将她老伴的相片等带给她……
支持子女:认为老人需转变观念
说子女不孝的,有想过这些子女也已将近70了吗?他们也需要子女来照顾了……
我是理解这些子女的,我家也是这样的问题。我妈也90多岁了,也在养老院,真的是没办法,在家请保姆天天与保姆吵,每天变成调解委员,我们也到了老龄了,力不从心!
太强势,和保姆也相处不了怎么办?保姆虐待老人的事情也不少见。
老年人要服老,不要脾气倔强,耄耋老人能自理是福气,养老院里大家处在一起不寂寞。
90多岁的老人家,如果回家以后,子女还要费心费时费钱请人照顾,那和送养老院有什么区别呢?养老院确实是安全得多啊!
很多时候还是老人家的观念问题,西方有一些老头老太,到了很大岁数,知道自己做不动饭洗不动衣服整不动床了,就干脆把自家房子卖了,花钱住在游轮上,吃喝玩乐都在游轮上,不是自己家但可以全世界旅游,还有服务员照顾,可开心了。所以说到底还是观念问题!
双方都没错:这事讲不清
几千年的对孝的理解和家的传统思想影响,想要改变老人的观念没那么容易,更多的需要老人和子女沟通协商。一味的强求,只能让彼此关系闹僵,感情受到影响。
看得心酸……奶奶的要求是对的,子女的顾虑也是对的。但养老院的环境再好也不是自己家,而且养老院经常有老人去世,住着真的会抑郁。
看着有些凄凉,子女那方的确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老人跟孩子一样的,要的是陪伴,老人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圈子很简单,让她们重新融入养老新生活,结识新朋友是很难的,除非亲朋邻居全部一起去。
养老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作为老人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旧观念。现在的养老形式很多,我个人比较赞同社区养老,现在政府也比较重视这个问题,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看了这篇报道,不得不提到这几年特别火的一个词——居家养老。其实,养老院照料与居家照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适老化”,“居家养老”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以及智慧社区相关服务能不能跟上的问题,这不是子女能够轻易解决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投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
养老问题
每个人都会碰到
对于此事
大家怎么看?
你们觉得哪种养老方式更好?
(阿牛哥整理)
配图/书法:李桂强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著作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