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传媒投稿须知


(视频、照片作者提供,严禁转发使用。)
繁體中文

孫女參加南加州
中文演講比賽獲獎
楊紫英
7歲的Angel,自小就聰明伶俐深得全家人的疼愛。由於她是在哥哥十歲時,爸爸和媽媽靠著不斷禱告才終於有了她,對於她的爸爸而言,他非常感謝神能賜下這個像天使般的可人兒來到他們家中,所以對她更是疼愛!
猶記得她在三歲時,每當爸爸下班才進家門,她便張開雙臂立刻奔向她爸爸,兒子高興的抱起她,忘卻了上班一天的辛勞,開心的對頻頻吻著她的小天使說:「好了,好了,可以了!以後妳只能對我這樣噢!千萬不能這樣親別的男孩,知道嗎!」。聽到兒子的這番叮嚀,不禁使我想起一句玩笑話:以後孫女長大後,他可能要拿一個掃把,在孫女後面趕人。
兒子很重視孩子們的中文教育,從小就給孩子們規定,在家ㄧ定全部都要說中文,而且要他們上中文學校,不僅要會說也要會看中文。但是當孩子漸長,因為受週遭環境影響,孩子們在外習慣了用英語交談,要能維持在家説中文這個要求,父母就面臨了極大的挑戰。我覺得一切都得靠父母的堅持及苦心才能有最後的成果。以孫子小楷及外孫女小玲為例,他們都是經過了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習瓶頸期,是靠父母在家中不厭其煩的指導及陪伴才能奠下基礎,讓這些被美國人稱為「香蕉」(Banana,外黃內白)的華人,中文能成為他們的第二外國語,這對他們的將來有極大的影響力。因此從小便參加中文演講及朗誦比賽,也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
當我9年前第一次參與孫子小楷的演講比賽的準備工作時,才知道原來做父母的,要費多麼大的勁兒,才能陪孩子完成參賽的事。首先父母要為演講稿而費心思,不但要脫俗出眾,而且還要加上手勢及語調聲音的配和,真的不是ㄧ件容易的事。因為孩子們還小,我總覺得他們好像是被塑造的捏麵人,父母怎麼捏,孩子就是個怎麼樣的人。
記得孫子的第一次演講比賽的題目:「我是一粒小白米」~大意是不要浪費食物,粒粒皆辛苦。我看到媳婦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指導著孫子,從出場開始到演講完鞠躬下台,不僅要教他如何走台步,目光要定睛在哪裡,言語的陰陽頓挫及生動活潑的語態及手勢,在在顯示出父母的用心,使我對現在做父母的人更加感到佩服,此誠所謂「十八般武藝樣樣都得精通」才行啊!當正式比賽時,我觀摩了別的孩子們的演講,最大的感想就是,除了孩子們的表現以外,家長的指導才是決勝負的關鍵。我注意到一個剃光頭的小男孩,他的媽媽是來自北大現為美國高中的老師。她把孩子訓練得態度從容,講起話來語調輕鬆自然,真的是有「大將」之風,果然他獲得了第ㄧ名。後來在接下來二年的比賽,這位小光頭仍然蟬聯冠軍。足見家長對孩子的未來是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
這次孫女的中文演講比賽,能在爾灣愛恩中文學校獲得冠軍,參加南加州中文學校81所總決賽,7歲組第三名,除了Angel 自己的努力之外,我相信媳婦瑪麗的功勞亦不可沒,在此也期許Angel能繼續努力迎接美好的未來!
Angel 奶奶愛妳,加油,加油!


简体中文

孙女参加南加州中文演讲比赛获奖
杨紫英
7岁的Angel,自小就聪明伶俐深得全家人的疼爱。由於她是在哥哥十岁时,爸爸和妈妈靠着不断祷告才终於有了她,对於她的爸爸而言,他非常感谢神能赐下这个像天使般的可人儿来到他们家中,所以对她更是疼爱!
犹记得她在三岁时,每当爸爸下班才进家门,她便张开双臂立刻奔向她爸爸,儿子高兴的抱起她,忘却了上班一天的辛劳,开心的对频频吻着她的小天使说:「好了,好了,可以了!以後你只能对我这样噢!千万不能这样亲别的男孩,知道吗!」。听到儿子的这番叮咛,不禁使我想起一句玩笑话:以後孙女长大後,他可能要拿一个扫把,在孙女後面赶人。
儿子很重视孩子们的中文教育,从小就给孩子们规定,在家ㄧ定全部都要说中文,而且要他们上中文学校,不仅要会说也要会看中文。但是当孩子渐长,因为受周遭环境影响,孩子们在外习惯了用英语交谈,要能维持在家説中文这个要求,父母就面临了极大的挑战。我觉得一切都得靠父母的坚持及苦心才能有最後的成果。以孙子小楷及外孙女小玲为例,他们都是经过了小学五、六年级的学习瓶颈期,是靠父母在家中不厌其烦的指导及陪伴才能奠下基础,让这些被美国人称为「香蕉」(Banana,外黄内白)的华人,中文能成为他们的第二外国语,这对他们的将来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从小便参加中文演讲及朗诵比赛,也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当我9年前第一次参与孙子小楷的演讲比赛的准备工作时,才知道原来做父母的,要费多麽大的劲儿,才能陪孩子完成参赛的事。首先父母要为演讲稿而费心思,不但要脱俗出众,而且还要加上手势及语调声音的配和,真的不是ㄧ件容易的事。因为孩子们还小,我总觉得他们好像是被塑造的捏面人,父母怎麽捏,孩子就是个怎麽样的人。
记得孙子的第一次演讲比赛的题目:「我是一粒小白米」~大意是不要浪费食物,粒粒皆辛苦。我看到媳妇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指导着孙子,从出场开始到演讲完鞠躬下台,不仅要教他如何走台步,目光要定睛在哪里,言语的阴阳顿挫及生动活泼的语态及手势,在在显示出父母的用心,使我对现在做父母的人更加感到佩服,此诚所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精通」才行啊!当正式比赛时,我观摩了别的孩子们的演讲,最大的感想就是,除了孩子们的表现以外,家长的指导才是决胜负的关键。我注意到一个剃光头的小男孩,他的妈妈是来自北大现为美国高中的老师。她把孩子训练得态度从容,讲起话来语调轻松自然,真的是有「大将」之风,果然他获得了第ㄧ名。後来在接下来二年的比赛,这位小光头仍然蝉联冠军。足见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是扮演多麽重要的角色。
这次孙女的中文演讲比赛,能在尔湾爱恩中文学校获得冠军,参加南加州中文学校81所总决赛,7岁组第三名,除了Angel 自己的努力之外,我相信媳妇玛丽的功劳亦不可没,在此也期许Angel能继续努力迎接美好的未来!
Angel 奶奶爱你,加油,加油!



杨紫英,笔名,紫英。中华八闽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远山文学》、《闽南原创文学》特约作家。1949年在台湾出生,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曾由校方推荐获“台南市十大优秀青年”奖。2011年移居美国后开始写作,作品长期在美国最大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世界周刊》、《华人》等报刊、杂誌刊登。其散文作品《爸爸,我爱您》和《妈妈的手》在大陆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其散文作品《我的求学生涯》获《神州文学家园》首届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奬;散文《才德兼备的妈妈》获全国《精典杯》大赛二等奖,散文作品《婆婆的心愿》获《中华保灵杯》孝主题征文大赛三等奖。散文《妈妈老年的操心事》获得《远山文学网》2021年母亲节征文,二等奖。散文《我送媽媽去遠行》获得《第一届“中华杯”原创文学大赛》三等奖与其堂兄蔚青合著出版文集《生命与爱的传承》。作品常见《中国远山文学网》、《渤海文学网》、《微文美刊》等各类微刊及公众号等。


“虎啸中国年·年味”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暨壬寅年福虎闹中华艺术作品欣赏专场

中国著名作家刘岸长篇小说
《子归城》在喜马拉雅正式开播啦。
一件好事:从此刻起,直至整个春节,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听刘岸的《子归城》,不产生任何费用。叫限免。点开“节目”,就可以收听前六集。欢迎朋友们收听哈:
长篇惊悚|震撼 神秘 魔幻小说《子归城》

《子归城》,不可不读的小说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一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二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三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四
哪里可求《子归城》?请看这里:
龙宝书斋的店
刘小秃的书摊

扫码关注:【作家文刊】




屿上音乐(收徒)
屿上音乐·电脑壁纸·第一辑·Windows 11 原生壁纸
《血染的风采》,一首要被忘记的歌曲,如同那场战争,在我们的记忆中失去。


中华原创文学学会
国家主席2022新年贺词
歌曲《把根留住》
情侣姓氏头像
吴家姓氏头像
周家姓氏头像

魏能强 快手
ID: 1765474228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一)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二)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三)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四)
新加坡华人作家林剑、许利华诗歌作品集(五)《上帝的吻痕》——贺曾祥宇一周岁生日(林剑、许利华诗歌八首)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诗歌:《正邪之战》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诗歌:《正邪之战》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闪小说:《守法》
印度尼西亚作家麦伟成(北雁)小小说:《千年的牢骚》
印尼作家麦伟成诗歌:《似梦似醒 悼亡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