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

我们班来了个"小先生"
作者:周其河
曾记得我上班的第一天,走在奔东风小学的路上,刚跨进东华五队的路段时,只看见在我前头约30多米处有一个中年男子,看他那走路的姿势,再看那微瘦的身材,倒像是我童年时的"小先生",真的是他吗?难道这么凑巧?
我不禁开玩笑地大喊一声:"周其刚,大水缸。"唉,这一声还真的管用,只见那中年汉子回过头来凝视着。我赶紧三步并成两步迈过去,真让我喜出望外,果然是我少儿时的"小先生",我恭恭敬敬地亲热了一声:”周老师好,小先生好。”
他似乎也认出我来了,"调皮鬼,还是那个调皮劲!″他微笑着看着我。"一别十多年了,周老师你还认识我","我怎么不认识你,当时你是班里最活跃的一个,也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个。"这时我俩亲切地交谈着。
从交流中知道"小先生"是卫东初中物理老师,我挺羡慕他的。他也初次知道我刚走上教育岗位,并勉励我好好教书。不知不觉到了我要去的学校,我赶紧向他道别:刚哥、小先生再见。""捣蛋虫、调皮鬼。"他爽朗地笑着,精神焕发地直奔前方而去。
提起"小先生"这称呼,不由得让我追忆到小学四年级春学期,那当儿离放暑假不到两个月,教语文的孙老师对我们说,学校来了个实习老师,明天就给你们上语文课,望同学们配合与尊重。同学们齐声回答:好。
第二天走进我们教室上课的果真是一位"小先生",看上去这位老师挺年轻的,大约二十来岁。个子矮矮的,瘦精精的,腊黄的皮肤,乌黑的头发,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炯炯有神,高挺的鼻子显得更有神气,嘴唇上露出了像钢针似的小胡须,穿着一身微新的中山装,脚蹬一双崭新的黑布鞋。"小先生"给人的感觉是干净利索,聪慧伶俐,容光焕发。

"同学们,我是新来的实习语文老师","小先生"进行了自我介绍,他边说边在黑板正中写上"周其刚"三个大字,这粉笔字写得公公正正,且很有笔锋。刚一落笔,同学们七嘴八舌嚷起来,"刚哥你好","刚叔你好","小先生好",不少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认起宗亲来了,都想与新来的老师套个近乎。只见周老师笑眯眯地慢声细语道:同学们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与生活。我看了点名簿,班里周氏同学很多,希望你们给其他同学带个好头。我会一视同仁看待每一位同学。我把书教好,你们也要把学习学好。此时同学们情绪高昂,异口同声地回答:请周老师放心,我们一定听从你的教导。
下面我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同学们喜欢吗?提起听故事,这一下子激发了大家的兴趣,个个都拍手称快,一声不响地静候着老师讲故事。
我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少年英雄的故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思考下列问题。随即黑板左上方出现周老师的板书:故事中的主人翁是谁?从哪些方面能表现出少年英雄的事迹?"他的粉笔字如椽之笔,行笔稳健,线条流畅清晰。我受其熏陶,不自觉地进行了模仿。接着周老师用他那娓娓动听的话语,把我们带进故事中去。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生长在这个村里。他从小就喜爱游泳,能脸朝天在水里躺着好长时间不沉底,还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他有时一头扎进河底能游好远好远,连大人的游泳本领都比不上他。周老师边讲边比划着游泳的姿势,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周老师的表演。这时周老师提高了嗓门:雨来小时候很爱读书,因贫困上不起学堂,就参加地方上穷人筹办的夜校,他学习很刻苦,识了不少字,还深深懂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已的祖国"这句朴实的话语。
秋天来了,鬼子又下乡扫荡了,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有一天,雨来正趴在炕上念识字课本,忽听街上咕咚咕咚有人往这边跑,雨来赶紧把书塞在怀里往外张望,刚迈出门槛,只见进来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村里交通员李大叔。听见不远处鬼子呜哩哇啦地叫嚷,李大叔忙把缸搬开藏进洞里,雨来用尽全力迅速把缸搬回原处。周老师边讲边模仿着雨来的敏捷动作。
雨来若无其事回到堂屋。鬼子闯进屋来了,只见一个鬼子军官用中国话问雨来:"小孩,你的大大的好,问你话不许撒谎,刚才有个人跑进来,你的看到没有?雨来嘟嘟嚷嚷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啊!扁鼻子军官假惺惺把糖往雨来手里塞,"好吃的糖,你的好好吃,只要你说出来,皇军大大的有赏。鬼子军官还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你说出来,这个也给你的。“我真的没看到,看到了还能不告诉你吗?"。雨来机智地反问鬼子。"你的良心坏了坏了的,皇军饶不了你。小鬼子军官气急败坏地恶狠狠地说。这时周老师装扮成鬼子的模样拷问着雨来,把小鬼子的恶魔样表演得活灵活现,同学们看着周老师的表演个个都入了神,由衷发出赞叹声。这时周老师放开嗓门:小英雄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他在敌人的引诱和拷问下,昂着头挺起胸,从容不迫,把小鬼子气得暴跳如雷,嗷嗷地大叫着:拉出去毙了毙了的,死了死了的有。

小鬼子把雨来拉了出去,来到了小河边。说时迟那时快,小雨来趁小鬼子稍不防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时的动作,一头扎进河里不见了身影。鬼子无可奈何对着河里开了几枪。其实雨来扎到河底早就游到远处去了。这时同学们都为聪明伶俐的雨来拍手叫好。也为周老师抑扬顿挫的话语与精彩的表演赞不绝口。
同学们,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小英雄雨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答道。"雨来小时候表现怎么样啊?这时课堂气氛热烈,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先应答:雨来小时候刻苦用功,上夜校识字很认真","他识了字懂得爱祖国″,"雨来掩护了李大叔,沉着应对小鬼子",…周老师见同学们回答得很流利,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接着他又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雨来为什么能逃脱鬼子的疯狂枪杀?学生单银花说:雨来很机智很勇敢。学习班委张俊说:雨来的游泳本领很强,所以能迅速逃离敌人的凶杀。"同学们说得对,说得好。雨来机智灵活,又有超凡的游泳本领,才能战胜敌人。同学们,你们现在正是学知识长本领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的祖国是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同学们要发奋努力,不懈进取,像小英雄雨来那样,把一生献给亲爱的人民和伟大的祖国。"周老师铿锵有力、激励人心的话语,赢来了一阵阵掌声。下课铃响了,周老师满面笑容地向大家招手谢意,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欢呼:周老师好。师生们轻松愉快地离开教室。
我的"小先生"、周其刚老师,作为刚跨进教学岗位的实习老师,第一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尝试教学,拓展教学的模式,而且将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刻画得淋漓尽致,学生听起课来兴致勃勃、全神贯注,课文内容融会贯通。而且结尾自然融入,把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事半功倍的效能。每每想起"小先生"这堂生动有趣的课,总有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赞颂之语。

事隔半个世纪了,再次回忆我的"小先生",深受敬仰的周其刚老师,使我记忆的一道闸门瞬间打开,欣赏与赞美之词如滔滔江水滚滚流淌。后来在周其刚老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的确为我也为全乡教师树立了楷模。他任教的初三物理学科一直在全乡前列,每次初三升学考试成绩总是名列榜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周其刚老师的座右铭。
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永存。周其刚老师的良好形象永不磨灭。
桃李满天下
作者简介:

周其河,男,195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退伍军人,曾在山东广播电台、济南日报、军区前卫报发表过豆腐块大小的通讯新闻。中心学校校长兼支部书记。曾在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杂志、省教研室、山西省教育教学论坛发表不少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