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明]
今天,是全国节能宣传周的最后一天,原计划,笔者将重点说一说我国公共机构(含党政机关)的节能降耗问题,以便社会各界对党政机关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有所了解、有所启发和有所激励。
但笔者突然发现6月13日至6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线上和线下会议。因此,本期议题将全面报道这次会议情况,以便各位网友深度了解我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情况。
[本期正文]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22年年会暨国合会30周年纪念活动专题报道
一,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22年年会暨国合会3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开幕
6月13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22年年会暨国合会3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开幕。本次年会是第七届国合会的首次年会,主题为“构建包容性绿色低碳经济”。开幕式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黄润秋指出,自1992年成立以来,国合会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历史性变迁。在各位委员、特邀顾问、政策研究专家和合作伙伴的参与和支持下,第六届国合会(2017—2021年)的政策研究质量进一步提高,交流传播成效进一步提升,多方参与格局进一步拓宽,在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国合会充分发挥全球包容、开放合作、互惠发展的新型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平台作用,继续为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注入力量。
黄润秋强调,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十年,生态文明地位之重前所未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这十年,环境治理成效之好前所未有,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长江干流全线连续两年实现Ⅱ类及以上水体,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上升。这十年,公众参与范围之广前所未有,生态文明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这十年,全球生态贡献之大前所未有,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
黄润秋指出,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是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深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实施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加强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制定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建设性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推动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部长、国合会外方执行副主席吉尔博视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国合会副主席施泰纳,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国合会副主席解振华,原环境保护部部长、国合会副主席周生贤,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国合会副主席哈尔沃森在现场或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言。
国合会外方首席顾问、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原院长魏仲加和中方首席顾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共同介绍了国合会2022年关注问题报告,参会的委员、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
国合会中外委员、特邀顾问、合作伙伴代表、中外专家及其他嘉宾共200余人在现场或以视频方式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前,黄润秋主持召开国合会主席团会议,听取秘书处工作汇报,审议通过国合会2022年年会暨30周年纪念活动日程、2022-2023年度工作计划。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合会秘书长赵英民出席主席团会议,并做工作汇报。
本次年会暨30周年纪念活动共设置4场全体会议和7个主题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
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在国合会上的讲话提纲
在6月14日举行的国合会30周年论坛上,解振华表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努力从没有停歇,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始终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派和实践者,一直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0亿千瓦以上,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已各达到3亿千瓦。“我们还将在沙漠、戈壁、荒原建设4.5亿千瓦的风光电发电基地,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了8500万千瓦的工程。”他表示,近七年来,中国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第一。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做出了历史性、基础性的重要贡献,受到国际社会各方普遍赞誉。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信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不同,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单位GDP能耗和物耗较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要力争30年左右来实现。中国已经制定了1+37的政策体系,下一步将围绕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等多领域协同推进。
碳中和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机遇,需要切实开展对话合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积极参与并贡献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美两国去年先后发表了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和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去年,中欧领导人气候变化高层对话联合公报也将低碳能源作为深化合作的方向。中国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011年以来,中国已累计安排12亿元用于开展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与36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41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000多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国合会上的讲话提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韩正6月16日在北京出席国合会2022年年会暨国合会30周年纪念活动。本次年会以“构建包容性绿色低碳经济”为主题。
韩正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幅提高能源效率,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韩正强调,构建包容性绿色低碳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把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要着力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的作用,也发挥好政府规划引领、政策引导的作用,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等政策。要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继续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采集、交易、运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希望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在国合会的平台上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在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等方面,贡献更多智慧,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房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