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想欣赏石岩磊老师的朗诵作品,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xiangbo.me/214546/classic.aspx
文游天下(417)
元上都遗址
文/石岩磊
图/作者提供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先后发动了3次西征,蒙古铁骑势不可当所向披靡,最终建立起横跨欧亚的大蒙古国。1259年,蒙哥大汗在攻打重庆钓鱼城时意外身亡,其弟忽必烈于第二年夺得汗位,定都开平城,更名为上都。1267年,忽必烈迁都北京,但每年夏天仍带领文武百官回上都避暑。元上都最后毁于元末的农民起义,化作一片残垣断壁,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着手对遗址进行修复,并于2011年建成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
元上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地处闪电河畔的金莲川草原之上。经过保护性发掘后,遗址基本再现了当年都城的轮廓,其由宫城、皇城、外城、关厢、寺庙、墓群、水利工程等遗存组成。宫城为元上都的核心部分,是忽必烈起居和议政的场所,其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内部原有大安阁、穆清阁、水晶殿、香殿、宣文阁、仁春阁等30余处建筑。
宫城之外即是皇城,占地面积约1.64平方千米,建有“四横三纵”共7条主要街道,其中寺庙道观及文化设施众多,比如大龙光华严寺、大乾元寺、孔庙、翰林院等。元上都的外部为边长2000多米的方城,里面既有园林御苑,也有工业作坊区和商业区,人们可以想见其当年的繁华与富庶。城外还有长6000多米的防洪设施铁幡竿渠,以及贵族和平民的墓葬群,它们共同构成一座功能完备的古代城垣。
元上都基本保持着其荒废时的原貌,巍峨的宫殿与庙宇早已荡然无存,只竖立着醒目的标识牌。高大的城墙也坍塌为一堆瓦砾,但透过宽大的墙基仍能猜测出其昔日牢不可破的雄浑身姿。孤零零的石碾和磨盘应该是近现代居民的遗物,蜿蜒曲折的木栈道更是近年来才修建的观光甬路。挖掘出的墓葬明显有等级之分,贵族墓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内部大多藏有珍贵文物,而平民墓地则简陋许多,鲜有宝物出土。
徜徉于元上都遗址中,历史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一边是规整现代的游客中心,一边是残破的深坑柱础,一侧为精雕细琢的蒙古群英塑像,另一侧则为散落的砖头瓦块。人们透过荒废的城垣,似乎望见了蒙古军团势如破竹时的威风八面,仿佛也看到元朝盛极而衰时的穷途末路,一脚天堂,一脚地狱,其中值得盘味的地方很多。而对于普通游客来说,苍凉好像也是一种美,美在渗透于瓦砾中的沧桑感,美在凝结于地下的文化符号。
城池有兴废,人生有毁誉,但都不过是时光长河中的一个涟漪,何必纠结,何必执拗。尘归尘,土归土,一切全部在定数中轮回,我们不过是世间浮光掠影的采撷者。扯一缕清风纳入囊中,便可扶摇直上快乐似神仙;搬一座金山置于庭院,即会化作寝食难安的守财奴。金碧辉煌的都城难逃灰飞烟灭的厄运,兵强马壮的元帝国难以兴盛百年,沉沦的元上都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得志勿猖狂,失意不慌张。留得恬淡在,粗茶写诗行。
2022.6.21

读石岩磊君《文游天下(417)元上都遗址》
文/常原平
成吉思汗建大蒙,
其弟定都开平城。
上都毁于民起义,
遗址建成旅游景。
锡林郭勒元上都,
宫城皇城组遗存。
殿阁建筑三十处,
核心部分为宫城。
宫城之处即皇城,
“四横三纵”寺庙陈。
外部方城二千米,
工商作坊御园林。
荒废原貌基本保,
巍峨宫殿荡无存。
昔日雄浑依可见,
醒目标识载史荣。
石碾磨盘现遗物,
蜿蜒栈道观光路。
挖掘墓葬等级分,
平民墓地少宝物。
徜徉上都遗址中,
历史现实强反差。
游客中心睹规整,
深坑柱础残破洒。
当年威风似可望,
盛极而衰历沧桑。
天堂地狱两脚轮,
渗于瓦砾沐苍凉。
人有毁誉城兴废,
时光长河泛涟漪。
不必纠结何执拗,
定数之中载轮回。
浮光掠影釆撷者,
清风扶摇寻欢乐。
搬座金山置庭院,
寝食难安包袱重。
都城难逃厄运险,
帝国难以盛百年。
失意勿慌志勿狂,
恬淡粗茶写诗行。
[强][强]



作者简介: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