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李 子
作者:游雪莲
周末,晨曦微露,我去荣县墨林李家山摘李子。
出了荣县城,汽车就在蜿蜒的公路上慢慢行驶,透过车窗远远望去,一边是连绵青翠的山峦,一边是层层的梯田,种满了茶树。朦胧的远山,似披着一层曼妙的薄纱。
一下车,就感受到山里清新的空气。公路两旁的小草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一股好闻的芳香味道,令人顿感神清气爽。
以前进村那条坑洼不平的羊肠小道,如今被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代替了。村口一条清澈的小溪,日夜唱着歌流向山外。
哇!丰收的李子一眼望不到边!
见到这么多李子,从哪一棵开始摘呢?我选中一颗特大特黄的李子下手。哎哟!手感到一阵刺痛,不好,是“豁辣子”,幸好是穿的长袖。兴奋至极的我仍然一头扎进果园,顾不上被毒虫叮咬的疼痛。
这儿尽管山高路陡,远离大河,但那清澈的山泉水层层下渗,有了它的滋润,那些李子树,依然丹青斑斓,热烈而凝重。每到端午前后,你从它旁边走过,成熟的果子野香阵阵,使人仿佛进入香的世界,沁人心扉。
听叔叔讲,这些李子树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有的不堪重负,弯下了腰;有的枝枯叶颓,老态龙钟。以前都是栽在田坎边上,现在田里早已不种水稻了,已分不清是田是土还是山。四周疯涨的山草早已将原有的路面遮得严严实实,青草下面掩埋的是堆积的落叶和腐朽的枯枝。脚踩在上面立即被淹没在其中,即使小心翼翼深一脚浅一脚,也会陷进泥潭里苦苦挣扎,还时时担心草丛里有蛇虫出没。树上熟透了的李子时不时掉一个在头上,就给砸金蛋似地又惊又喜。
村里人都很古朴厚道,只有十几户人家,人很少,很安静。村里的年轻人大多走出大山,去山外闯荡,外出务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
叔叔指着满树的果子叹息,要是以前,几千斤李子丰收,一家人多高兴的事儿。而今,也没有贩运水果的人来收了,每年除了邻近的亲戚朋友采摘一些,多数是烂掉了的。眼睁睁地看着李子烂在地里,心疼不已,又不忍心砍掉。
现在果树品种也多,不断推出新品种,消费者也追求新品种,新口味,现在的果树品种就跟高考生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些老品种吧,投入大,产量小,效益不高。无人问津,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这些上个世纪种植的李子树完成历史使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当过教师的叔叔,边摘李子,边将种植果树的体会娓娓道来。他爬上树如履平地,只见他用一根长长小铁钩,轻轻将结满果子的高高的树枝往胸前一揽,果子就落进果篮里。动作娴熟,采摘的果子果皮上的白色的灰灰依然存在完好无损。熟透的李子边摘边掉地上,脚一踩下去便成了果浆。这不,往年掉在地上的种子又长出一茬一茬低矮的小幼苗。
叔叔说李子有三个品种,第一种是青灰,第二种是大黄灰,第三种是二黄灰。最好吃的要数大黄灰,尤其是熟透了很香很甜,就像地上生长的红色拇指大的地瓜香味样。他这么一描述我又回想起和儿时的小伙伴用镰刀撬地上长的地瓜吃的情形来。
看见一个又大又圆的,可是长满了结疤,叔叔说这种的口味好啊,俗话说“干疤李子驼背梨”指的就是这种,我急忙摘了下来,用纸巾擦了擦,放进嘴里嚼了嚼,“嗯,劲道,酸甜适中,美!”叔叔说,我的果子从来不施化肥、喷农药。全用的草木灰,中途只除一下杂草,砍掉缠在李子树上的蔓藤,你尽可以放心吃。
阿姨喜欢吃熟透的李子,叔叔就挨着在树上找黄色的,每年如此。她说当年他们相亲时就是叔叔送一篮大黄灰李子把她留下的,忘不了相识的甜蜜。每年就盼望李子成熟的时候,坐在门口,等着李子从树顶掉下来,“砰”的一声,又甜又香。这样的守候一定是无比甜蜜,足以抵挡山村夜晚的孤寂。

这些饱经沧桑的老李子树,有的是包产到户时队里分的,有的还是之前就有的,后来自己又陆陆续续栽种一些。春来开花,夏来结果,默默等候主人归来。
风摇枝动,只听阿姨悠悠说道,这些树相伴我们半个世纪了。当年,这片李子林的李子甜了一村的人呢!还有那香甜可口的大黄灰李子,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里。
中午时分,我们收获了一篮篮新鲜的李子,可要将李子顺利带上公路还得费一番功夫。我们一群人腿上满是泥,也快成出土文物了。我们相互取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全身上下沾满了草米子,裸露的地方还被锯锯藤划了一道道鲜红的印痕。
在荒草丛中叔叔硬是凭着对土地的熟悉顺利地将李子挑到了公路上。我分明看出他是发自内心热爱脚下的这片熟悉的土地。爱他侍弄过的每一棵果树,每一垅菜畦,每一条瓜果,甚至每一片菜叶。热爱脚下走过的每一寸土地。
如今,虽然早已搬家到镇上居住,但房前屋后也栽满了各种果树、蔬菜,隔三岔五地回家摘蔬菜,拿到镇上与邻居分享,其乐无穷。他们这一辈人有土地情结,还守住土地,如今的年轻一辈,离土离乡,进城务工,回乡的少了。
蓦然抬头看天,朵朵白云在天空飘荡,山涧淙淙的溪水潺潺,好想拥有这样的田舍生活。流水下山非本意,白云飘洞本无心。现在生态好了,鸟儿特别多,小蜜蜂嗡嗡的飞来飞去,树上不时发现一只只爬来爬去的牵牛虫,老母菌爬满了老树。忽然一阵“瞿、瞿、瞿……”的声音把我的耳朵唤醒,侧耳细听,是蟋蟀的叫声,而且就在我身旁的洞穴里面,声音舒缓、轻柔,像在轻轻地呼唤远方。
我听见鸟儿在鸣叫,有画眉、斑鸠、灰喜鹊……它们一声声地叫着,或啁啁啾啾,短促而欢快,或叽叽喳喳,柔软而圆润;还有一种鸟叫声像吹长笛似的,非常婉转动听。它的叫声很长,一气叫下来,得歇会儿;它的声音一停,才能听到其它鸟鸣像合奏似的,跟在后面陆陆续续叫起来。鸟儿们那悦耳的歌声在林中飘荡,如同一场精彩的山林音乐会。我在田间欢乐摘果子,几个品种轮番尝尝,一饱口福,人生有乐是清欢。
摘完李子,我们随叔叔回到老屋。刚进院坝,一群鸭子望着我们嘎嘎直叫,好像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而后又扑通钻进门前池塘里嬉戏。
围墙外,淡黄色的南瓜花、丝瓜花,零星点缀在缠缠绕绕的藤蔓之间。池塘边有一株葡萄,攀满了架子,遮住了半个池塘。核桃、柿子、柚子像一排排卫士,站在院子两边,守护着院子的安宁;小黄瓜吊着黄花,高兴地探着头瞅着院子里;一株栀子花长得喜人,开得茂盛,芳香四溢。
夜晚客居山里,我们围坐在院子中间的石桌旁,品着香茗聊着天。天渐渐黑了下来,夜空中有星星闪烁。这时,菜园里传来夜虫的鸣叫声,院外传来阵阵蛙鸣,此起彼伏,汇成一支美妙的小夜曲,舒缓而悦耳的旋律,在夜色中缓缓流淌。乡村安静的夜晚,清新的空气、芳香的泥土,静静地聆听这美妙的小夜曲,享受着久违的声音,心里涌动着在都市里少有的甜蜜。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哼着小曲儿,夕阳西下,静静地不需要任何语言,微风就是一种语言,夕阳就是一种语言。过上田园般的生活,可以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墨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希望更多的城里人来这儿休闲度假。

借摘李子之机,走出钢筋水泥楼房,走出喧闹的城市,到山里走一走,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让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整,让浮躁的心得到沉淀。
回到农村、远离城市,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羡慕着农耕生活;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缺乏逃离的勇气。但当你去墨林李家山过上两天田舍生活后,就会彻底改变你的看法。因为在那里你可以在鸟鸣中起床,在繁星下入睡。听夜虫啾啾,看日升日落,任四时更替。也许你眷念都市的便捷,又难以割舍乡间的宁静,来墨林李家山过周末田舍生活或能两全其美。
李家山毗邻皆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对面那座山叫大老君山,吕家寨,往下走还有狮子寨,后面那座山叫牛心寨,再过去就是牛头寨。
欣闻市和县的农业农村部门的领导到过墨林现场考察,有意向将这里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使墨林成为全县又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我心里由衷地为之振奋,希望村民们的期盼早日实现。
作者介绍

游雪莲,自贡人,文学爱好者。荣县作协会员、荣县农民作协会员。多篇散文、诗歌散见于各级报刊杂志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