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木雕的收藏
作者:周密
我国的木雕遍布于大江南北,比较著名的有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苏州红木雕、剑川云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桦木雕、泉州彩木雕、湖南木雕、安徽歙县木雕等等,因产地、选材或工艺特色而得名。

在当今木雕收藏品市场中,能维持在高价位的基本上都是四大名雕: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金漆木雕、龙眼木雕,普普通通的就要几千元,而其中一些名贵的精品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东阳木雕最为有名,北京故宫的宫殿雕刻、杭州灵隐寺的释迦牟尼大佛都是东阳木雕中的上品。早在10年前,就有许多古董家具收藏家和木雕收藏家瞄上了东阳古董木雕,并进行大量收购。对东阳木雕投资,增值稳定但升幅缓慢,而金漆木雕由于其独特的打金胶、贴金箔、罩透明漆的“金箔罩漆”工艺,尽管市场流通量较少,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经常能一枝独秀,摘取当今收藏品市场的头牌。

在所有木雕作品中,黄杨木雕国际影响最大,清代晚期,朱子常创作的《济癫和尚》和《捉迷藏》,分别在南洋劝业会和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黄杨木雕古朴文雅、精致圆润,适宜把玩陈设,深受收藏爱好者喜爱。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中,黄杨木雕风头正劲,成交量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朱子常的木雕作品更是收藏界的极品,存世量少,仅浙江省博物馆、温州市博物馆等收藏有十几件,民间已极少见到。
以前,收藏者是将目光仅仅集中在书画和瓷器这两个门类,木雕等装饰性艺术品遇到冷落,一些木雕珍品的价位也仅止于几万元左右,很难达到高价,但最近几年,一些新入行的收藏家开始将兴趣爱好转向了木雕,正如一位木雕爱好者所说:“木头不是死的,它的质感,它的纹理,还有它被晒得爆裂的声音,以及散发出的香气都是对世人的一种表白,木雕家使它换了一种形态,继续生存,正如生命长存。”

随着民间收藏队伍的日益壮大,木雕收藏品异军突起,有些精品木雕以几十万和上百万的高价成交。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是仿古木雕,明清时的古旧木雕不到10%,物以稀为贵,这就保证了古旧木雕收藏的投资价值。
收藏一件木雕作品,主要得从三方面判断其价值:首先作品本身在时空点上与历史事件是否有过碰撞,如果那件木雕作品有故事、有渊源,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那自然就有了很高的收藏价值。另外,既然是工艺美术品,就要讲究独具匠心,木雕要随形就势,依据材料木身特有的天然形状或纹理方向,巧加雕凿,七分天成,三分雕刻。再有就是保存的品相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木雕作品的价值,由于木制品材质不同于其他石器、陶瓷,容易造成磨损、脱落甚至爆裂,保存完好的作品价值自然就高。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 周密


本期编辑 曹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