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退休前的一次考试
作者:周其河 朗读:幽兰香
走上了教育岗位后,我经历了五花八门的考试,类似教材教法过关、校长岗位培训、大专在职进修、信息技术、多媒体技能等等。为了应付这些考试,也的确投入了大量精力,倒觉得亦得亦失。因而对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考试,那就是考后两年退休的职称晋升考试。每每想起此次考试,真让我历历在目。

曾记得二零零九年春学期的最后一周,县教育局、人社局下达了我校一个预备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名额。符合该晋升基本条件的只有三人,其中我在其列。经过学校综合考核量化积分评定,我的积分是遥遥领先的。本应迅速定夺下来,可迟迟未见动作。此时我已从一线退至二线,担任支部书记,基本上不再过问或少问学校的事。这时也有极个别的冷嘲热讽,有的说,这个名额若给了周某,岂不是浪费我校的名额,还有的说,周某年龄大了,考试这一关能过得去吗?而多数人则认为,必须按照量化积分的结果,否则会带来负面效应。至于考试是否过得了关,那是另外一回事。信息很快反馈到我这里,我坦然面对,抱着若无其事的态度。人在台上有人捧,落毛凤凰不如鸡,这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值得斤斤计较或大惊小怪。同时我也稳坐钓鱼台,我的量分是名列榜首啊。
约莫几天后,新任校长终于来电话了,只说了一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今年名额给你,下年不可能给你了”。我当即回答:谢谢哈,下年我也不要了。对方撂断电话,我陷入沉思:现任校长的话,对我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不过说话方法欠妥,让人听了不太舒畅。但我原谅了他,毕竟我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他自己想晋升也是情有可原的。青年人啊,谁不想进步再攀高呢。
教师职称晋升考试,是一次全面衡量和检验参考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测试,也是参考教师最要脸面的一次考试。对于申报晋升的教师来说,是个难过的关,甚至是拦路虎。以往县城教师每次考试不过关的约占到百分之三十左右。有不少教师连续几次考试名落孙山,从而失去了信心,不再参与申报了,自动放弃了。而对于我六十虚岁的人来说,考试是新课题,是难过的坎。自觉年龄大了,脑子反应有点迟钝,笔头相对缓慢,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试题,的确有点难度。加之个别老师的疑虑,使我产生了压力。此时倒也让我想到,任职多年的校长,若考试不过关,自己也难为情,别人也会说三道四的。我不禁也会扪心自问,你这个中心校校长怎么当的?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可压力也可变动力啊,我转念一想,初中数学代过多年,又连续多年任教过小学毕业班数学教学,双基应该比较熟悉。只不过现阶段上教学第一线的少了,对教材稍有点生疏。但只要安下心来,抓住重点再疏通一下,按照新课题理念去探索问题,完全可以弥补不足,应该有把握过关取胜。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古人曰:不蒸馒头蒸口气。这时我充满信心,充满希望,一定啃下"摩天岭",胜利夺取"凤凰山"。我的爱人更是满腔热忱地支持我,她主动承担一切家务,让我一门心思专心致志复习。有了爱人的支持,我的信心与勇气全来啦。决心背水一战,迎难而上。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我深深懂得,考前迎考最关键,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是迎考的首要前提。必须横下心来,全身心投入,以临战的姿态迎接考试。
狠抓重点,强化训练。奋力前行,攻坚克难。
首先,我把复习重点先放在写好教案、剖析教案上。一是因多年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对编写教案不那么熟悉自如,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二是因为此题分值较大,以往考试教案编写分析分值五十分,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我翻阅了四五六年级数学参考教案,参照参考教案,有针对性地模仿编写教案,反复练习,熟练于心。其中特别注重四年级数学教案的编写与剖析,尤其是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个单元,我把它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以往历次考试教案编写试题都选自的是五六年级教材。应该换位思考,必须有重点把好四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个章节的教案编写。当然五六年级教材也不能忽视。在教案的剖析上,我努力做到,既要注重传统的教学理念的传承,更要强调新课题理念的渗透,让其有机地结合,方能相得益彰。
抓住第二个重点,即把四五六年级数学教材上的思考题,统统疏理一遍,以进一步加深影响。我认为,百看不如一练,只有亲自动手做一做,练一练,才能熟练掌握解题思路与步骤。同时通过动手练习,加快解题速度,使笔头子动得快一点。这叫练速度,防止题目会做而时间不够,从而影响了考试成绩。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以往有的老师考试的教训必须记取。
其次,要认真抓好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再提高。
对心理学、教育学涉及到师生关系互动的有关章节,进行重点学习,重点透析,尝试多种模拟答试。尤其对多项选择题的解答,要力争掌握其选择要点,即一个答案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其基本涵义不变。这就要求必须弄清概念的内涵,有目的性地进行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让概念清晰可鉴。

沉着应对,准确答题,分秒必争,力争完善完美。
我深深懂得,考试是智力的竞争,更是意志、态度、精神的竞争。为此我做到:
沉着是你飞翔的翅膀。进入考场后,我沉着冷静,先花几分钟将试题阅览了一遍。好厉害啊,八开纸三大张,张张正反面满满,题量之大。我略一思索,时间是金钱,必须与时间抢速度。我一反常态,从最后一题做起,它是计算题与思考题,含金量很大,分值五十分,只要做对就是满分。做这类题是我的强项,必须稳稳地拿下它。说起难也难,不难也不难,我集中精力,开动脑筋,看清题目,冷静思考,精准答题,确保无误。用了不到一小时就做好了,总的来说,还是得心应手的。
接着攻克编写教案与剖析教案,分值一样。看了题目正中下怀,此题正是四年级下学期教材上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内容。我按照题目要求,认真编写,力求完美。心里总感到乐呵呵的,此题不出我所料,估题估对了。而且编写教案不需动多大脑筋,只要按照试题程序规范编写就行。在剖析教案时,我按照先总后分的论述步骤,步步紧扣新课题理念,与时俱进,使论述有新意,有创举。并且分述时列小标题,让人看了一目了然,非常清晰。此题不到半小时就轻松的解答完毕,自我感觉还蛮好的。
最后攻克的是理论测试题。单项选择与双项选择题分值二十分,我是严格把好关的,因为此题得分概率较大。每一小题都经过反复勘酌,反复推敲后,才放心的划上正确符号。至于两道简答题,还是比较熟悉的,曾经我进修大专时则考过,脑子里还有深刻的印象,此次考前还专门进行了温习,所以我轻而易举地把它拿下。
放在最后解答的是多项选择题十小题,这题难度较大,因为选择错一个,此小题无分。所以要认真对待,深入思考,做到分分必争。有的题迎刃而解,比较顺畅。可有的题只能模凌两可划上答案。好在分值不大,只有十分。估计得分一半是有把握的。

交卷莫匆忙,仔细再检查。试卷做好后,我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了一遍,严防有漏题忘做现象。尔后再来核查计算题与思考题,将此题再做一次,确保准确无误,万无一失。
历经两个半小时的考试终于结束了。我怀着愉悦的心情离开了考场,迎面而来的正是我的爱人,她接我来啦,看到我高兴的样子,随口说到,看来考的挺好的吧。那当然啦,知我者,建凤也!我考的好,也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劳啊!我随口答道,爱人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我拿起手机拨通了好友陈新放,没等我开口,陈校长抢先一步,知道你考的好,否则你不会第一时间打给我吧,他爽朗地笑了。我随声应答,你是诸葛会神机妙算。此时我们俩都开心地笑了。
考后不到一周,市职改办公布了全市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晋升考试的合格名单,在阜宁的行列中,我占了一席。我顺利地闯过了考试这一关,踏进了评审的门坎。


作者简介:周其河,江苏阜宁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副高职称。阜宁作协会员。当过兵,教过书。曾担任中心校校长兼支部书记。一个喜欢唱歌的文学爱好者,力争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诸多作品散见于《中国教师》《中国科技》《浣花》《文学欣赏》《青年文学家》《文学世界》《教育学文摘》《罗兰墨香文苑》《终南文苑》等纸刊微刊。

朗读者简介: 幽兰香,喜欢朗诵,爱好阅读,欣然陶醉于文字和声音的世界里。愿用声音表达心声,传播美好,感恩生活,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