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新合轩
喻剑平
合轩,属宁乡市双凫铺镇人民政府基地村,由白水、五龙、西艺三个小村合并而成,面积11.98平方公里,人口4680人。
历史人文内涵深
以前的白水村,因为地势低洼,只要下大雨,就会被水淹,到处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故名白水。村民对于1969年的特大洪水造成的灾害记忆犹新。超纲、四清组又名戏中,因以前基础设施差,苦于水患成灾,乡亲们就请来戏班唱戏,祈祷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说只要唱戏,这里就一帆风顺,没有灾害。
解放前,这里有一大户人家,名叫赵达生,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他靠做生意起家。生活富足后,他建了一座大宅,占地50多亩,周围的贫民靠租种他的田地维持生活,成了佃户。他把池塘边都种满了柿子树、桔子树、枇杷树等果树,一年四季都能赏花看景,也能收获金灿灿的果实,因此叫作柿花园。

经济发展快车道
花猪名片。宁乡人会读书,宁乡人会养猪。宁乡花猪是“国宝猪”、“熊猫猪”。说起宁乡养猪的历史传统,大抵已有1000余年。青山桥镇罗家冲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陶猪首,或表明距今4500年前的宁乡已开始养猪。上个世纪70年代,白水村有个生产队的养猪大户,高峰时期养了400多头猪,吸引了来自欧洲、非洲国家的人参观、学习。
位于宁横公路旁合轩村的宁乡花猪青龙寨养殖文化园,青瓦白墙封火墙,建筑为徽式风格,将建筑与山水完美结合,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设计常年存栏生猪5000多头,年出栏宁乡花猪10000头。
鞋业工业园。工业产业是双凫铺镇的传统和优势产业,也是双凫铺的特色支柱产业。1990年,村民刘义军借改革开放春风,创办了4个人的家庭式制鞋作坊,从一间门面开始做上海皮鞋。通过银行贷款、社会融资,加上良好的营商环境,洁美由一个小作坊成长为了一家占地60多亩、员工达1000余人、年产各类时尚皮鞋200万双的现代制鞋企业。在洁美的带动下,先后有陆戈、洁美、文美、永恒、富康十多家现代制鞋企业入住鞋园,迅速发展,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制鞋产业集群,产品畅销大陆市场和欧美地区。

乡村振兴有特色
七个新建成的美丽宜居村庄,曲径清幽,绿荫婆娑,柿树绿阴合,家家庭院美,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与碧水池塘相遇成画。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其中,鞋园屋场将鞋服元素融入每个角落,包括中心广场、墙体墙绘、大小雕塑、制作体验等全面展现双凫鞋园发展历程和前景。
柿花园美丽屋场以鞋园特色为总基调,分别重点突出鞋业、生态、党群共建、清廉文化等特色。

春天,行走在烟雨朦胧的乡村里,与古色古香的村落来一次诗情画意的邂逅;一天的劳作后,漫步在风雨回廊,抖落一地的风尘,卸下满身的疲惫,来到心灵的栖居处,沿着乡间小路,向着繁荣、幸福的远方走去。
夏天,听蝉鸣声声,用草帽扇风,跳进荷塘,摘菱米莲蓬。采莲歌里春光老,煮茶香中夏景长。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屋场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稻谷金黄翻似浪,大豆结荚渐转黄,农作物旺盛生长,花果飘香丰收忙,幸福肆意赛蜜糖。

美丽屋场的一千多张笑脸,拼接成一个长7.3米,高6.5米合轩村地形图的笑脸墙,这是村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自信和希望的幸福笑容。他们用最美的微笑,讴歌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有了干群的齐心协力,未来的合轩村有信心建成宜业宜居、“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村庄。试问合轩好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春风合野,盛世轩辕。

作者简介:喻剑平,公务员,工作在双凫铺镇政府。
“同护新合轩,共筑小康梦”征文大赛启事:https://m.booea.com/news/show_28405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