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稷
播讲:李文宇 编配:杨建松

著名电影评论家,行吟诗人,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顾问,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文学顾问牛均富老师的点评,并将作为本书的序言:
看完了瑞稷的长篇报告文学《危机时刻》,我的感动没完、思考没完。这部大书,真诚地纪录了在武汉抗疫斗争最艰难的日子里,白衣战士们在最前沿阵地的抗争和奉献,看这些远不亚于看一部枪林弹雨的战争片。武汉是世界抗疫斗争的最早发生地和最惨烈的战场,这里的气壮山河,为世界的文明史涂抹了极其鲜亮的一笔。不要小看了这部报告文学,它将成为一个难得的历史读本,它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将会影响久远。忘不了这部书的作者和书中的主角赵洪洋主任,他是真正的大爱仁心的中国医生。
序 大疫前夜

2019年10月份在武汉召开的军运会确实给武汉带来了新气象,街道变得更宽阔了,路边一排排植物很养眼,临街的居民楼窗子和凉台整齐划一美观,到了晚上,灯光亮丽,武汉真正从熙熙攘攘的大乡镇变成了美丽整洁的大武汉。

2019年12月下旬,在漂亮的大武汉夜景下,人们隐约传递着一个不祥信息,武汉出现了不明原因肺炎,可能与吃野生动物有关,最初发病的人似乎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因此封了华南海鲜市场,有人说可能跟吃蝙蝠有关。在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的赵主任不相信是吃蝙蝠之过,也没听说过有人吃蝙蝠。好在政府的公告说没发现人传人,也就放心了,封了华南海鲜市场,它又不人传人,尽管没搞清楚是什么病原,但不是传染病就不要紧。武汉的生活和工作还是如常进行着。

进入2020年,在武汉协和医院工作已有37年的神经外科赵主任,年龄也将到60岁了,按规定这也是他担任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的最后一个年头。

元旦这一天,他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回顾了一下。刚到协和医院时,神经外科有18张床位,条件较差,病人集中在一个大房间内。当时科主任朱贤立教授从瑞士显微神经外科之父雅夏格那里刚学到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正信心满满地要在中国率先开展这一技术,所以,他就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果不其然,朱教授不负众望,带领他的团队,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中国神经外科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赵医生师从朱贤立教授学习显微神经外科,又师从德国STEUDEI和Caspar教授学习脊柱脊髓外科,深得真传。

人到中年已享誉国内,应邀到全国各地会诊、手术、讲学并钻研出多项新技术新业务,他培养的研究生更是桃李满天下,很多已毕业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专业学会中担任主委要职。接手科主任时,科室有36张床,现在已发展到235张床,并具有国内最好的神经外科ICU,近十年把努力方向放在发展亚专科方面,已具备有9个亚专科的专属病区,特别一提的是与科室干部一起摸索出一套科室民主集中管理方法,并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科室管理的示范单位。


领导着这么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他觉得这一生已无遗憾。他今年的任务就是把科主任平稳地交给继任者。

但2020年从元旦开始,就有些不好的兆头。首先是他的两个孙子相继发热咳嗽,幼儿园提前关门,接着社会上流传着这种不明原因肺炎就是萨氏,之后8位医生因发布上述信息被市公安局唤去训诫。医院的大小会也都提醒专家慎言,并强调此病可控,做到外松内紧。
元月4日他应邀到北京宣武医院参加宣武医院的神经外科大比武。会议期间,301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和唐都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对他说,他们在1月10日在武汉有学术会议,问能不能去。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说不能去,有散布谣言之嫌,对会议主办者——也是自己的同行,有拆台之嫌。说能去吧,对问者确有不安全之虑,想了想,就说,你们可以去,但一定要戴口罩,最好坐飞机去,不经汉口火车站(那里靠近华南海鲜市场)。后来他知道,两位主任都去了武汉开会,当然严格按照赵主任说的做了,他们都没感染。疫情中和疫情后,他们十分感谢赵主任的提醒,并要推荐他做“吹哨人”,被他婉拒了。
其实,很多医护也看到了此时感冒发烧患者骤然增多,不管它是流感还是不明原因肺炎,都纷纷把家中孩子送到乡下去。有一次赵主任在电梯里,谈到科室也有不少护士发烧时,劝大家也把孩子赶紧送到市郊和农村去。哪知,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很快有人把他的话以微信方式夸大并广泛流传到社会,给他增加了一些烦恼,但并未因此受责。
因科室有感冒症状和发热的护士日渐增多,已有20多人请病假不能正常上班,护士排班困难了。科室早已将此报告给分管院长和护理部,希望派人增援。这是个星期六(2020年元月18日)赵主任正在参加医院的会议。分管院领导和护理部主任约见了他,了解了科室护士患病的情况,答应派5名护士来增援,他当即表示感谢,但觉得派来的护士少了,要求至少派十名护士。护理部主任当即面露难色,赵主任顿觉要求很难满足,哪知分管院长当即拍板,说要护理部主任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赵主任当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对领导的感激,可不由自主说出的是句“雪中送炭”。分管领导对神外主任郑重地说,科室一定要加强防控措施,杜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赵主任很有信心地点点头,心想,只要不是传染病,就会像上级说的那样,是完全可控的。

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协和医院
神经外科全体医务人员合影
后续——第一章 重挫
敬请期待更加精彩……
赵洪洋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博士导师 、 德国萨尔州立大学带薪教授。湖北省第八届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第一届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近两年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及朗诵作品6篇,获得2020全国抗疫征文“逆风奔跑的人”一等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江日报、武汉春秋杂志、今日头条、湖北朗诵艺术家公众平台、都市头条、北京天合朗诵艺术团平台发表文学作品十余篇。参编两部抗疫诗文集。

播讲:李文宇,武汉文宇有声语言工作室创始人,高校教师,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北新生代配音师、媒体人。先后为厦门电视台、湖北之声、娄底综合广播等省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服务。声音形象出现在各大广播电视台及网络媒体,服务企业包括:北斗导航、国家电网、当代集团、福田汽车、湖北质监局、中国指数研究院等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扎根湖北文艺圈,吸纳一批有声语言领域专家学者,创立“武汉文宇有声语言工作室”。

编配: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秘书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请点击下面链接,欣赏作者更多作品——
《我与上甘岭英雄连长相处的日子》
《理发》
《送饭》
《珍惜那轮夕阳》
《医师如将士》
《医师节 何为医者仁心 ?》
《酒》
《我们这一代中国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