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稷
播讲:李文宇 编配:杨建松

上期 第一章 重挫
【编者导语】
庚子年,武汉战疫惊心动魄,白衣天使生死一搏。英雄城的光辉史册,将永远铭记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瑞稷先生这篇长篇报告文学《危机时刻》,让我们跟随着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赵洪洋主任惊心动魄的足迹,回放武汉封城抗疫期间英雄群体们的真实故事,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催人泪下撼人心魄!本平台将分期推送刊发这部重磅力作,敬请关注!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评留言并分享,传颂英雄故事,弘扬抗疫精神!感谢您的聆听!

第二章 考验
科室一下有这么多护士确诊感染新冠肺,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诊断结果出来的当天下午,胡院长就带着医务处,感控办等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到神经外科进行调研。问题集中在一个患有垂体瘤的患者身上。一位70岁男性患者,12月25日入院,入院各项检查除心脏有点小问题进行了会诊、检查,术前耽搁了点时间外,其他检查均正常,也没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1月6日,患者行经鼻垂体瘤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三天(1月9日)出现发热,1月11日肺部CT发现毛玻璃改变,马上报医院感染科、呼吸科会诊,并报感控办,对患者采取了隔离措施。因无核酸检测试剂盒,一直不能转到感染科隔离病房。此后发现,护理过他的护士接连发生发热,肺炎情况。整个治疗过程均符合医疗常规。问题很清楚,用于普通感染的防控措施,显然防不住新型冠状病毒,它不是感染性疾病,而是传染性疾病,且明显是人传人。结论出来了,胡院长吩咐赵主任马上迅速将调查结果 写成报告,医院将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胡院长离开前,将赵主任拉到一边,脸色严峻地说:“要迅速排查科室现有患者和医务人员发热、肺炎情况,尽快控制住感染传播,这不仅关系到神经外科一个科室,还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影响,拜托了。”赵主任点点头,但心里真没底。
胡院长一走,赵主任和分管医疗的姜副主任,还有管床医生马上起草了《神经外科疫情报告》连夜发给了院领导。
也许是在沙发上睡觉凉着了,加上情绪激动和一下午紧张的工作。回家路上,他感觉头疼、全身酸疼,并持续咳嗽起来,他打了个电话给妻子让她去儿子家住,自己是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加上这些症状的出现,自己会不会也感染上了?心里想着,明天到科室里把工作布置一下,然后去拿些药,拍个肺部CT先看看,不管有无问题,自己也要居家隔离。
晚上四肢酸痛得令他很不舒服,他吃了颗感冒药,勉强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
第二天一早,上班路上,他接到科里支部书记电话,因发高烧不能来上班了,还有几位副主任也因感冒症状较重,不能来上班了。赵主任眉头皱得很紧,看来祸不单行,感染扩散的情况还在加重啊,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用用劲,拖着带有酸痛感的下肢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还没到办公室门口,就看见监护室年青的护士长王羡科(这是唯一没感染住院的护士长)已在门口等候,他一定是着急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呢。

赵主任打开办公室门,请王护士长入内,王护士长欲言又止。“有事赶紧说吧,今天要做的事还很多。”赵主任催促道。护士长清清喉咙说道:“昨天,十位护士老师因新冠肺住院,他们带的年青护士很害怕,有十多名年青护士提出要休寒假,现在人手很紧,病房还有近140多名患者,她们如都休息,没法排班了,但我说服不了她们。”赵主任一下愣住了,他没想到但应该想到,科室一下这么多护士感染,这病目前还不知道该怎么治,前几天,那位病重的张护士长还打过呼吸机,这不仅会使年青护士害怕,医生肯定也会害怕,大家都会有恐惧感,要说休息的理由,大家都可以休息,因为大家不管有无症状,都是密切接触者呀,但如果都休息了,那在病房的140多名患者怎么办?他当神经外科主任这么多年,第一次有种无助的感觉,他觉得四肢疲弱无力,头晕目眩。他用手撑着桌子,稳住了身体,这一刻,他一下看见了佩戴在护士长胸前的党徽,他目光一亮,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护士长的肩膀,郑重地说道:“现在的情况的确严重,是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他的目光和护士长的目光汇聚在一起,信心从他们内心油然升起,面部已露出奋勇赴险的神情……这句话是电影和故事里经常在危难时刻号召党员挺身而出时说的一句话,今天从赵主任口中是那么自然地迸出,他从未像今天这样体验到这句话的责任担当和如此悲壮。两代共产党人的手此时紧紧握在了一起,科室的兴衰存亡,患者的疾病恢复,生死攸关的这一刻成为了彼此的重托。
他们分别召开了医生和护士的党、团员会议,要求无症状的党团员同志起模范带头作用,坚守岗位,冲锋在前,与新冠肺炎做斗争。在党团员同志的带动下,科室的无症状医护人员均积极地坚守岗位,工作正有序展开 。赵主任的担心放下了,看着医护人员镇定的面容,有条不紊的治疗病患,患者和家属也放心了。

后续——第三章 责任与担当
敬请期待更加精彩……
赵洪洋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博士导师 、 德国萨尔州立大学带薪教授。湖北省第八届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第一届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近两年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及朗诵作品6篇,获得2020全国抗疫征文“逆风奔跑的人”一等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江日报、武汉春秋杂志、今日头条、湖北朗诵艺术家公众平台、都市头条、北京天合朗诵艺术团平台发表文学作品十余篇。参编两部抗疫诗文集。

播讲:李文宇,武汉文宇有声语言工作室创始人,高校教师,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北新生代配音师、媒体人。先后为厦门电视台、湖北之声、娄底综合广播等省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服务。声音形象出现在各大广播电视台及网络媒体,服务企业包括:北斗导航、国家电网、当代集团、福田汽车、湖北质监局、中国指数研究院等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扎根湖北文艺圈,吸纳一批有声语言领域专家学者,创立“武汉文宇有声语言工作室”。

编配: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秘书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请点击下面链接,欣赏作者更多作品——
《我与上甘岭英雄连长相处的日子》
《理发》
《送饭》
《珍惜那轮夕阳》
《医师如将士》
《医师节 何为医者仁心 ?》
《酒》
《我们这一代中国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