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扬评词:乍寒还暖,陶菊仍芳;月染醉情,诗意生活
——试析本词写景叙事中的抒情和题材服务主题之诗意层次的安排
婆罗门引·南宁小雪有感(曹组体)
隆光诚(广西南宁)
寒风突袭,燠炎如夏顿鲜凉。轻衫换转秋装。六出飞花不见,陶菊亦清芳。看云天北雁,振翅腾翔。
兰馐桂浆。共雅友、醉瑶觞。明月窥窗吉夜,恣意疎狂。欢吟畅咏,听谢女、出口吐霞章。声恰似、逸韵玲琅。
诗意赏析(代译文)
广西南宁,山水如画。四季如春,春秋似夏。说的是一年四季,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冷”。然天有不测风云,今年的“小雪”也真“应景”,“小雪”节气未到,“小雪”就捷足先登了。这当然是人们预想不到的,自然也是防不胜防的。所以,不打招呼就骤降的气温,就像不下战书就猛打猛攻的敌军一样,给人一种有意“突然袭击”,必欲致人伤亡的不轨图谋和险恶用心的心理暗示的感觉。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和结局呢?对于南方的人来说,要说冷那真是冷,一贯被认为是炎热如夏的天气,一下子变得毫无热意,甚至连一点暖意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凉意”。怎么个凉法?“鲜凉”。鲜凉是什么感觉?究竟好不好?瓜果蔬菜,蛋奶鱼肉高兴极了,非常欢迎!因为它们喜欢这种能够让“它们”长期保鲜的“凉”。可是人呢?人就受不了。南宁的“子民”从来没吃过这个亏,现在气温骤降,给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寒”(冷),岂不知北方的寒,要比这寒百倍,你见了大兴安岭的“寒”还不知道叫啥呢。由于没有思想准备,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很快适应这种气候变化,于是“饥不择食”地赶紧 胡乱换上又笨又丑的秋装,一概受青睐的轻薄性感的短裤背心 和肉色透明的丝裙筒袜 也贵妃失宠一般地被抛弃在了一边儿。上阕前三句为本阕的第一个意群,表达的诗意是:气温的骤降,打了广西南宁人一个措手不及,意在表明作为“南方人”的南宁人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恶劣”的天气,从而为下一个意群 “正面诗意”的“正式”表达作了“先抑后扬”的艺术构思和相应的结构上的安排。下面,“形势”逆转,氛围陡变,呈现出一派俨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让人心境豁朗 欣喜万分的景象。“六出飞花不见”,是说没有见到“童话”般的 大范围、大阵势 沸沸扬扬从天而降从而形成白茫茫一片“奇特景象”的鹅毛“大雪”,只是零零星星地飘落了几点“小雪”,并且一落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也叫下雪吗?闹着玩儿呢吧!这种情形对于充满浪漫情思的广西人来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遗憾,但总算是见到传说中的“雪”了。多数人是怎么想的呢?人们 心理活动的“小九九”,那是既害怕又欣喜。说来道去,人还是娇嫩,所以 自然就 不经寒、显得有点娇气,你看人家菊花,陶渊明最喜爱的菊花,照样高洁清雅,芳香四溢。人们看了菊花的“神情”“品貌”,这才觉得自己不应该大惊小怪。这种描写 实际说明,这场“小雪”其实没有给人们带来多少不便,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大”的后果,你要问“结局”,那就是 气温迅速回升,直升到与往常一样。看来还是南方好,再冷也比北方暖和,你再看,雪洗朗日,蓝天白云,仙境一般的所在,不愧是南极仙翁的道场。从北方飞来的归心似箭的大雁,煽动着追风赶月的翅膀,加速度地向着久别的故乡飞翔。
本阕 前两句是写 气温骤降 以及气候变化给人的身心体验。第三句写人们的应时应急方法和措施。第四句扣题——词题“小雪”本应是“物象”名称,但从本句看,没有实质意义上的真正的“雪”,能够明显感觉到的“凉”、“冷”都是由北方的“寒风”(寒 风)带来的、造成的。既然是“外来因素”,那就是“临时”的,所以,第五句 还了 本地事物和现象的“本真”。所谓的“小雪”节气的来临 必然伴随着一场“小雪”的降临的 未卜先知的“预言”,只是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的不知在哪个地方才“应验”的“农谚”,并不适合于广西,但 话又说回来,在广西人民心中,那仍然是中国人所尊崇的“传统文化”。最后两句用候鸟的迁徙规律来证明 南北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的本质区别。
概括来说,上阕诗意的重点在于突出“地灵”二字,通过对当地的人、物 在“虚惊一场”的“小雪”来临前后 各种情状、情景、情感、情趣的生动描写,把早已铭刻而今再次拓印的 人们心中的 一个持久不变的 令人骄傲的“信念”呈现在读者面前:还是南方好啊!这就“无言”地表达了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
下阕写广西人的诗意生活,代表人物是文化圈层的精英人士,其用意和诗意重点在于突出“人杰”二字。
用具有兰草清香风味的食材制成的珍馐食品和用桂花酿制的醇香美酒 业已备好,专等贵客驾临。这“贵客”是何许人也?其实是当地文化界的一些专家名流,文人雅士。他们都是朋友关系,经常盛情相邀,汇聚酒楼,赏诗品画,唱歌跳舞,谈经论道,喝酒聊天。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心潮激荡,豪情外显,口无遮拦,随性放浪,面对夜光酒杯,醉意张狂,神思飞扬。在这吉庆相伴的夜晚,明月羡意光顾,窥窗观瞧,竟然忘记了倾羡显现出“自己”也有了几分醉意。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肆意欢乐、尽情享受,人间少有,即使是云游四海八荒的诗仙李白也没见过,只有南极仙翁才“会意”这南方子民诗意生活的“本真”。第一层诗意说的是喝酒尽兴。都干了些什么“风流”韵事呢?于是便有了第二个意群的诗意内容。吟诗咏志,欢情畅意,毫不掩饰,毫不做作。其中有一才女、著名诗人,堪比晋代才女、女诗人谢道韫,她的口才,那真是出口飞花,芳香四溢,文采斑斓,锦绣霞彩,远远超过了曹植 七步诗的悲情才思。那美妙动听的节奏和韵律,犹如进了珠宝店,看见的都是满目琳琅的珠光宝气,听到的都是环珮作响的美妙奇异的天籁之音。
下阕通过叙事,通过对人物活动场景和活动情景的生动描写,渲染了热烈浓郁吉庆欢乐的气氛,速写了广西南宁人民的诗意生活图景,重点表现“情醉”“意狂”的现代南方文人特有的先行一步的时髦浪漫,进而表现了诗人对广西南宁 英杰荟萃现状 赞许、赞美、赞颂的豪迈人文情怀。
总之,全诗表达的中心意旨是:不管天南地北,还是春夏秋冬,所有的事物和现象,所有的人物活动,都有美好的诗的意境,不管怎么说,还是南方好,我爱我的家乡!
评论家简介:
老王(网名),实名王罡,笔名:王子扬,王子洋,王老师。1953年出生,山西大同人氏。
学历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讲台生涯混迹于小学到大学、学生到教师再到党政干部、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之间,同时进行社会科学某个领域的研究。目前最高成就为,为来华留学研究生做编外导师,指导并修改专业论文。涉猎宽泛,政史为重;交游广阔,诗友为上。
诗评特色:作评相映,务使读者看懂受益;诗有激情,诗评必如影随形,风格上保持一致;运思行笔、文字呈现多有二次创作的倾向和风貌。
多有结合诗评的学术论文面世。
繁荣诗歌创作是其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