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怀,腹有诗书气自华!
两个月前,弟弟把刚买的一摞新书捧回家,其中《思辨与立场》是最吸引我的。或许是因为封面最好看,或许是因为最近一年多的相关体验,让我们之间产生了妙不可言的缘分,总之,我想看它。
拆开包装,在手里掂量下,还挺重。一本书,348页。我忍不住再次看看书名又看看目录,依然挺疑惑:这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围绕“思辨与立场”这个熟悉的话题,介绍常常听说的“批判性思维工具”,需要这么多语言?那就等空下来再来细细读吧。
这一等,便等到寒假。静下心来,仔细翻阅,才发觉自己不过依然还是个自以为在“套外”的“套中人”。
我们处在“快”时代,发展速度快、信息更换快、工作节奏快……快到我们以为“快”就是效率高,“慢”就是躺平;快到我们沉浸在“多巴胺”里而忘记了“内啡肽”;快到一停下来,便无所适从。
就像是一条从高山上顺着河流往下奔跑的鱼,“随大流”的安全感裹挟着自己不停向前,碰撞、矛盾激发的抗争最终都在“潮流”的大浪前碎成平静的水花。于是干脆说服自己:“哈,我在前进的路上!”殊不知,也许在“浪潮”里,主动本质上已是被动,他人的意识已变成我们“潜意识”,那些看不见的附着物,已浸入骨髓,成为我们自认为的“我们”。
再次想起我用作QQ签名的来自作家刘瑜的一句话——“苍莽雪地里,要保持对那个被遮蔽世界的知觉,你得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睡着,不要睡着,不要睡着……”
图为作者平江县江昌中学邹妹玲教师
责编/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