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最近我有个发现。。。
乙:噢?什么发现呀?
甲:你看家家户户,甭管住得多窄,家里多挤,都愿意养几盆花儿摆在窗台上。。。
乙: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爱美!
甲:嗯,我看你就挺爱美的!
乙:我美吗?
甲:你美不美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但我知道你这个人很爱美!
乙:其实我,我也美不到哪儿去。。。
甲:你就别谦虚了!刚才你冲着镜子梳头,还一个劲儿地给脸蛋儿化妆,你这是干嘛呢?
乙:要演出了,我这不是捯饬捯饬嘛!
甲:但是你的身材,似乎显得有点单薄!
乙:我也想丰满一点儿,就是一直没胖起来!
甲:这说明什么呀?
乙:这说明。。。说明我挺爱美的!
甲:这就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乙:对,人人都喜欢美!
甲:可是怎么样才算美呢?
乙:那你给大家说说!
甲:美呀,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和谐。
乙:和谐?
甲:就是让人看着舒服,才能产生美感!
乙:您能不能详细的说说呀?
甲:就拿人的五官来说吧,要说一个人好看,怎么讲?
乙:五官端正。
甲:要说不好看呢?就说五官不正,对吧?
乙;那呀,是没摆对地方!
甲:五官在人的头上都是对称的,耳朵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乙:对。
甲:眼睛这边儿一个,那边儿还有一个。
乙:不错。
甲:鼻子这儿一个。。。
乙:嗯?
甲:你那儿还一个!
乙:我这也算呀?鼻子和嘴,每个人就只有一个。
甲:可长的是地方,在正中间!
乙:这倒是实话!
甲:这样的对称产生了和谐,这就好看。如果把鼻子长在下巴頦底下,把耳朵儿长在脑门儿上。

乙:啊?那不是成小兔子了?
甲:也不好看哪!
乙:是,说悄悄话儿还得找个板凳!
甲:找板凳干嘛呀?
乙:够不着你耳朵呀!
甲:自然当中的美告诉我们,对称的和谐,给人以美感!
乙:现在的年青人,服装颜色、样式,都挺注意搭配的。
甲:那就是讲究了和谐,比如说裤子,有人喜欢穿喇叭裤,裤脚像个小喇叭,给人一种挺拔的感觉,看着就很漂亮!
乙:年轻人穿着是好看!
甲:对呀,得分谁穿,腿长、比较瘦的人,穿上以后线条清晰,看着就好看。要是长得矮,腿再粗点儿,也穿个喇叭裤,一走出来是这样,那还挺拔吗?
乙:不好看了!
甲:裁缝也不好裁呀!
乙:怎么呢?
甲:那么短的腿,从裤腰那儿就斜下去了!
乙:这喇叭也太大了!
甲:是吧?什么都不能过!
乙:喇叭腿儿太大了就不好看了!
甲:谁说的?丝路花雨里的英娘,那大喇叭腿儿有三尺,怎么样?好不好看?
乙:那是好看,要是生活中也穿这身儿呢?
甲:肯定不好看,也不和谐呀!而且还容易有矛盾!

乙:为了美还有矛盾?
甲:比如说我的父亲,他是个老工人,今年过生日,我想送给他一件礼物。
乙:给他买身好衣服?
甲:他不喜欢穿!
乙:买生日蛋糕?
甲:他吃不惯!
乙:那你买什么呀?
甲:我想,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生活也得丰富一点儿,我给他买了一个石膏的维纳斯像!
乙:维纳斯? 就是没胳膊,光着脊梁的那个外国美女?
甲:对呀!我买好了,往老头儿那桌子上一摆,我父亲那眼睛就直了:“我说小子,大冬天的给我买一个光脊梁小人儿摆着,你不怕她冻着呀?”
乙:你父亲看不惯。
甲:“孩子,你快把她请走吧!”
乙:老人家不要!
甲:“我怎么要哇?我这屋子八仙桌,硬木椅子,大条案,你让她光着身子站在我边上,这合适吗?

乙:跟这屋里的摆设不相衬!
甲:我说这有什么呀?这是人体美!动不动就不合适,您这儿摆什么合适啊?摆兔儿爷合适,我哪儿给您买去呀?
乙:谁让你买兔儿爷了?
甲:为了让他收下,我就得讲我的理由啊:“爸,您虽然是上岁数的人,但是得学着点儿!
乙:一个老年人,学什么呀?
甲:家里不来客人哪?
乙:怎么,她会沏茶倒水啊?
甲:不是,这屋里有了她,您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
乙:她能治感冒?
甲:您的腿脚不是不利索嘛!
乙:她能扶我还是能搀我?
甲:您怎么老让她干活呀?
乙:你不是说有用吗?
甲:我是说您要在家没事。。。
乙:她能跟我聊天儿?
甲:谁让您跟她说话了?
乙:它也得听的懂啊?
甲: 孩子呀,我知道这是个好东西,我是说搁我这屋里不合适,我看她穿那么少,还露个大膀子,我心里凉的慌!

乙:老人家说的也有道理!
甲:我一琢磨,老人要求屋里的摆设美,是他的情趣,也是他的生活习惯!
乙:对呀,关键是要符合家庭摆设的特点。
甲:虽然这件雕塑很美,可是和具体的环境与要求不和谐,就产生不了美感!
乙:还是快点儿拿走吧!
甲:怎么办呢?我还是拿走吧!哎?奇怪,维纳斯怎么找不到了!
乙:哪儿去了?快找找啊?
甲:我父亲也纳闷儿啊:“哟,别看她缺倆胳膊,这两条腿儿还挺好使的!
乙:维纳斯跑了?
甲:我赶紧找吧,这时候我妈进来了:“别找了,是我拿走了!你们爷倆就会瞎吵吵,就不会动动手?你们看,这东西我一收拾,不是摆着就合适了吗?”
乙:收拾啥了?
甲:我一看我妈手里的维纳斯,我当时就乐了。。。
乙:怎么呢?
甲:我妈找了点碎布。。。
乙:干什么?
甲:缝了一个小砍肩给维纳斯穿上了!
乙:嗐。。。

(作品选自姜昆李文华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