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写乡情
作者:于敏
有一天,没事儿的时候,随手打开电视机就被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吸引住了。“一碗水、一杯茶、一朵云、一生情、一片地",都能唤起我的乡愁。
林业局一片平展的慢坡地,坡下是一条小河,河水特别清,很浅,河里有小鱼小虾,河岸边长着野花野草;坡上是一排排的平房,那时候大都是茅草房,砖房几乎没有几间。这些都是局里分给职工们的公住房,是免费住宿的。房后有一小块儿不大的菜园,一棵棵小果树和各种小菜,绿油油很美。早晨有鸡鸣犬吠,黄昏是炊烟归人,邻里都近如至亲,这便是我的出生地,我的故乡,满眼都是新奇的风景。
这里有我的学校、老师、同学以及我的父母、亲戚、朋友,这儿有我儿时的梦想。一段段记忆、一个个场景、引发出一阵阵乡愁,乡愁是想家的歌,乡愁是远行的酒,乡愁是对人生的一个驿站的辞别和留守。乡愁记下了我生命中太多的节点、爱点、热点、难点、泪点和启落点。乡愁真的是无价啊!
有什么办法能让这常存于心中的思乡情,
恋故的感动也像电视节目一样,通过一种载体,让更多的人得到精神上的分享和感情上的共鸣呢?我边看电视边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选择通过文字的方式,用心去描绘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民情。一个标点符号,我都会琢磨许久,细细品味,才能写到纸上,我从童年住的房子,小胡同,老院子,直到搬进公房,住高楼,写我读过的小学、中学、少年时代常去玩的公园、绿地、林场苗圃、书店、商店、超市、菜市场,大街小巷。林业局的风景尽收我的笔下,要写的太多了,这些无时都能唤起我对故乡的记忆。我要用文字把家乡的美景展现在世人面前,写到激动的时候,我也会泪流满面,不知不觉会有一种近乡情的不安和冲动,停不下手中的笔,一个个脚印,一阵阵的激动,都能勾起我曾经的回忆,展现在我面前的一连串景象,让我自己又一次重新走在历史的风霜雨露中经受洗礼。
一晃已有十几,年没回家了,我的家乡变化太大了,我们家曾经住的礼堂街,现在是一条宽敞的主街一眼望不到边,街道两旁整齐的楼房特别漂亮,原来街西口的菜市场已经搬到了楼里面。在我的印象中,菜市场是在马路边上,特别是早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相当热闹,育新小学也无踪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宽阔的篮球场,各种球类运动都在此举行。看运动健儿正在接受训练准备迎接比赛了。
让故乡在自己的笔下闪光。由点到面,由古老变年轻,由模糊变得鲜亮。到处都彰显着改革开放之后家乡的变化让我写不完,党的林区棚户区改造让我们林业局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在上海十几年,
2017年秋回了一次家,我根本不认识回家的路,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宽宽的马路,一排排整齐的楼房,绿化特别好,公园、绿地、休闲广场一应俱全,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要不是同学来接我,给我讲家乡变化,真的认为自己走错城市了。故乡的景真美,故乡的情真浓,故乡的人倍亲,爱你我的故乡。
2022,10,6
於大庆
作者简介
于敏,网名冬雪
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大庆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大庆市铁人文学社会员,铁人书画院会员,省诗词协会会员,佳木斯市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文学艺术创研会副秘书长,紫荆诗刊主编,冰心文学平台理事,吟诗、绘画、剪纸、酷爱画牡丹,以牡丹之英姿激励,承牡丹之不争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