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 赋 与 欣 赏 🔶
黄恩永(广东三水)
若夫天开旭霁,地緐祥氛,仙蝶罢舞,天鸡忽闻。惟兹山之最胜,开异境而超群。绮丽焕然,讶赤城之标起;锦章蔚矣!出旸谷而初昕。登疑越剡之峰,烟霞明灭;浴出咸池之水,金碧缤纷。也同梦入梅村,值美人于夜月;不是灵探巫峡,感神女于朝云。
有罗浮焉,固诸山之胜也;是莱山之一峰,与瀛洲而并峙。灵运赋其曜真,于邵纪其故址。晴岚远近,烟淡拖青;落月苍凉,霞明绚紫。卷松梢之绿涨,人静琴孤。回石磴之清流,泉飞雪起。白石室云阴半锁,绕欝欝兮千峰;青铁桥虹影双横,界盈盈兮一水。时则日犹未出也,而壮大观者已挹夫洞天之秀矣!
况夫霞才散绮,云倏流黄;乍离银海,渐入璇房。影若吐而若隐,光半露而半藏。射朱轮兮山之曲,浮金晕兮斗之傍。麻姑之丹火留余,恍尔光分若木。景泰之碧瓷汲处,宛同浴向扶桑。拥来一簇红云,乍开曙色,现到三竿彩旭,候出荣光。
客有身轻竹杖,兴逸诗筒;层楼挹彩,绝壁吟风。指我以灵龟之蟠窟,跨我以丹凤之腾空。画谁削石,镜乍磨铜。山映日而烟湿,日映山而云烘。履借飞凫,螺还踏翠;楼登洁蜃,乌幻描红。依稀宫阙金银,光擘峰峦之外;多少楼台烟雨,春归杖履之中。
于是乃高倚云边,斜穿露底。观峰则朗若围屏;观树则低还别荠。观七十洞黄緜袄布,半壁中开;观四百峰赤玉盘呈,一轮乍启。观榕叶延祥之寺,遥知旭景初腾;观槿花朝夕之坛,定讶雪明如洗。
至若春满松峦,光分竹栈。梅花坞碧月将斜,藤萝径翠云轻绾。岂必登览日之观,瑶石台风景原幽。岂必凭浴日之亭,锡杖潭游情可限。又何论蝙蝠岩之奇石嵯峨,蝴蝶洞之悬崖蜷嵼。聚云霞于宝镜,依然证到当头。绚藻绘于金轮,胡勿苏来倦眼。
然而灵迹之遨游不再,仙踪非有约能来。迄今探璇室、访瑶台,鸟蹄人去,花落香堆。黄野人仙酒香时,观新晴兮明媚;苏玉局诗牌乞处,观旧事兮徘徊。何曾缥渺难求,厯千重之洞府;信是光华有烂,燿五色于蓬莱。
作者:黄恩永 字泽渠(1861一1908)广东三水人,晚清秀才。
幼入「葆根书斋」得名宿启蒙,后入「佛山书院」广州「广雅书院」深造。因文采出众,课卷常被选为官课头名「贴堂卷」供品学子观摩学习。书法学黄山谷,得其神髓;文襄公张之洞督粤,阅广雅卷亟赏之。毕业后承家学,在医道上得心应手。「秀才作医,如菜作齑」良好的家学渊源和深厚的国学底蕴,使其迅速成为:三水才子,一代名医。
唐风(纽约)
儿时常见走江湖者,撑盏马灯划个圈子。一阵拳脚棍棒,击石断砖后便开始叫卖其「包医百病」之膏药。虽人人自夸祖传秘制,但药材无不声称采自罗浮深山。从此,印象中罗浮是个遍地灵芝仙草之神山。
及长读《抱朴子·外传》,知作者葛洪乃东晋名士,儒道世家,学究天人,有经世之才。然放弃仕途,从传奇将军到隐士大医,最终选择天南一岳修道成仙。看来罗浮又是一个适合清修静养之仙境。
踏入社会后奔波生活,营营乎,碌碌矣。偷得人生半日闲,也曾涉足省内之西樵、白云、莲花、鼎湖诸山。偶尔出差内地也曾顺道采风衡庐、嵩高、华岳、茅山诸景。唯每年往返广汕途经罗浮数次,却未入内参观。莫非俗务缠身,仙缘未至!
吾友志尤兄,日前传来其同窗黄伟贻之堂曾祖父,已故三水才子黄恩永先生大作《罗浮观日赋》嘱余题跋。洋洋650言,如水墨长卷悬在眼前,此岂非梦境中之罗浮大观乎!
文章发端自然,观日序幕拉开:「若夫天开旭霁,地緐祥氛;仙蝶罢舞,天鸡忽闻。」骈赋正格,起句不凡。是何以吸引远方驴友,漏夜登山,寅时观日?盖因「有罗浮焉,固诸山之胜地,是蓬莱之一峰,与灜洲而并峙。」东晋谢灵运因梦而作赋,流传千古;唐贤于邵记其故址,留下奇迹。岭南第一名山,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第三段起进入主题,东方喷薄,一千三百米山上观日是何感觉?「霞才散绮,云忽流黄,乍离银海,渐入璇房。影若吐而若隐,光半露而半藏……」期待已久,激动人心时刻到了。作者视线开阔 思路清晰,感情丰沛 挥洒自如。用特写镜头把人们引向罗浮之各处景观。
罗浮有三大特色:奇峰怪石、飞瀑名泉、洞天奇景。自东晋葛洪在此建观兴道,罗浮成为道教名山,被列为天下第七洞天三十四福地。随著佛教引入及书院设立,儒释道溶于一山。北宋苏东坡在此留下《杂书罗浮事》,明朝吏部尚书谌若水晚年在此讲学传经。历代名贤谢灵运、李白、杜甫、韩愈、杨万里、朱熹、屈大均、汤显祖等或曾踏上这片土地,或曾留下传世题咏。历史传奇与人文结晶之名胜景观,抬头可见触手可及。如:师雄梦梅、东坡啖荔、安期天饮、稚川炼丹、仙凡路别、洞天药市等等,赋中都有生动描述。「观七十洞黄绵袄布,半壁中开;观四百峰赤玉盘呈,一轮乍启。观榕叶延祥之寺,遥知旭景初腾;观槿花朝夕之坛,定讶雪明如洗。」铺陈渲染,笔法凝炼,场景重现,出神入化,读者尤身临其境,共享其乐。
结尾发思古之幽情:「灵迹之遨游不再,仙踪非有约而来。迄今探璇室、访瑶台,鸟啼人去,花落香堆。」俱往矣,安期生羽衣虹化,抱朴子白日飞升;黄野人成地行之仙,苏东坡啖荔成千古美谈。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何曾缥缈难求,历千重之洞府;信是光华有烂,燿五色于蓬莱。」登临感赋,寄慨殊深,咀英嚼华,空山流响。诚然,固知地赖人兴,唯文明之不朽;毕竟文由心造,期流芳以永恒。
此赋以「云水光中洗眼来」入韵,结构紧凑,音节和谐,丰润朴荗,圆转流美。有骈赋鲜明特点,而无靡丽浮华旧习。作者国学造诣深厚,行文风樯阵马,在此可见一斑。尤于楚骚汉赋、魏晋骈文、三唐律赋及明清辞赋涉猎广泛。韵律精熟得心应手,铺张摛釆游仞有余。是难得一见之佳赋,罗浮得此,名山增色。余读之再三,不觉数度神游,回味之余,借韵入句,作一拙律,以抒兴感!诗曰:
仙径悠悠通玉阙,洞天隐隐接琼台。
西游灵运乘桴至,南谪东坡啖荔回。
白鹤冲虚缥缈处,谁人妙笔悉心裁。
癸卯孟春于纽约悠然居
作者简介:
唐風,诗人,作家。纽约华文作家协会,美洲中华书法学会,中国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为冰心文化传播诗词顾问兼撰稿,纽约中华诗词研究班导师,上海格律诗词社专家委员会委员,无邪诗社社长。喜探索辨微,求古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