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家
作者:杨山坡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声,唱出了我的渴望,唱出了我的梦想。我想有个家,这个愿望终于在2021年实现了。老师们和文友们不要嫌我太啰嗦,请让我从头说起吧!
2018年,我退休后来到深圳一家教育机构担任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工作之余倍感孤独,于是迷恋上超长长篇网络小说《权力巅峰》。我被小说跌宕起伏、惊险刺激的情节吸引着,被主人公柳擎宇清正廉洁、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感染着,往往一看就是三四个小时,看得眼睛模糊。2019年,我拿起手中的笔,开始练习写作,在家乡的文学平台发表了几篇散文。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在武汉爆发,疫情非常严重,武汉危急,全国危急。党中央一声令下,武汉封城,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我在广州黄埔大儿子家过春节,宅家两个多月,写了几篇抗疫的散文和小说,也是发表在家乡的文学平台。在这期间,我孤独的灵魂浪迹天涯,四处游荡,无处安放。我多想有个美丽的家园,让疲倦的身躯可以安歇;多想有个宁静的港湾,让疲惫的心灵可以靠港。
2020年12月的一天,我在一个文学群里看到《当代文艺》的链接,立即打开链接,精彩的编辑、动听的乐曲、精彩的点评让我眼花缭乱,耳目一新。于是我主动添加了总编墨舞飞老师的微信,没过多久,墨舞飞老师验证通过了,我们有一段简短的聊天:“总编好!《当代文艺》办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欢这个平台!”“谢谢您的好评!欢迎投稿!”“这个平台还有编者按,在众多的文学平台中独树一帜啊!”“是的,我们有专人进行点评。”《当代文艺》与过去我所投稿的文学平台确实有很大的不同,不仅阅读量大,而且点评精准专业,真是锦上添花,精妙绝伦。2021年1月9日,我在《当代文艺》发表了第一篇回忆性散文《我是一个小社员》。几天之内,阅读超过21万,打赏18人次,点评53条。其中李花满园、雪燃、雨露等老师的精彩长评,对小文作了充分肯定,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给予我极大的鼓舞。她们的倾情点评像春风吹进我的心窝,让我感到女性的柔美;像春阳照耀我的心田,让我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忽然之间,我有了家的感觉,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进入《当代文艺》两年多,我的思想和情感都融入到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了,我把自己嫁给了《当代文艺》,成了不可分离的一员。在这个大家庭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他们用饱含深情的笔书写多彩的生活,歌颂美好的时代,赞美壮丽的河山,传承灿烂的文化。吴仰生老师是我认识的第一位重要作家。他的系列中篇小说,描写知识分子的爱恨情仇和浪漫情怀,讲述一个个“新鸳鸯蝴蝶”故事;他的国学札记,为传承中华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犹如夜空里璀璨的繁星,星光闪烁,群星灿烂。石会文老师也是一位重要作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长篇小说《春去冬来》。这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马诚的成长过程,是现实主义的力作,也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小说的每一章我都细心阅读,精心点评。我为马诚的进步而高兴,为马诚的成长而欢呼。可是石老师由于年事已高,积劳成疾,病倒了,再也没有看到马诚的下文。希望石老师早日康复,拿起生花的妙笔,续写马诚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成为革命家的马诚。除此之外,吴金泉老师的纪实文学,展示新疆的风土人情,具有童话般的迷人色彩。王玉权老师的民俗作品,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飘荡着浓浓的泥土气息。他们的精美作品感染者我,他们的创作精神激励着我,给我的写作以鼓励和指导。
在这个大家庭里,还有一群女性作者,她们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给我们的家园增添美丽的春色。李花满园老师来自刘三姐的故乡,是开在八桂大地的洁白的李花。雨露老师来自湖南西南边陲的苗乡,是开在南山脚下高雅的芙蓉花。李花满园和雨露都是上山下乡的知青,把青春献给广阔天地,把激情洒在脚下的热土,把希望留给激情燃烧的岁月。她们用文字记录这段峥嵘岁月,用智慧收藏这段精彩人生,叫人感动,令人羡慕。雪燃老师是诗词歌赋的行家里手,是爱心满满的点评老师,是《当代文艺》的形象大使,用激情融化冰雪,用文字点亮心灯,让读者感到温馨,给作者以启迪。连春、周葵、梦雪、小悠等老师是盛开的女人花,为美丽的家园带来无限生机。
《当代文艺》这个大家庭不断发展壮大,充满生机与活力,这离不开社长寒风老师和总编墨舞飞老师的辛苦付出。两位老师和李清华、兰云、高秀群、已故的陈文通等老师在三年前一起搭建了这个文艺平台,组建了这个文艺之家,并用毕生的精力和澎湃的热情去关心它,呵护它,让广大文学爱好者有表演的舞台,有逐梦的天空。用李花满园老师的话说,人生就是一场场大戏,在《当代文艺》这个舞台上演,寒风老师是总导演,墨舞飞老师是执行导演兼艺术总监,其余的都是演员。为了演好每一场人生大戏,寒风老师和墨舞飞老师不分白天黑夜,殚精竭虑,科学管理,决不搞“家长制”“一言堂”那一套,有什么重大决定都拿到编委群里讨论,得到大多数编委同意就执行,不同意就搁置。寒风老师和墨舞飞老师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团结在一起,共同演绎一场场人生大戏,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我有一个家,这个家就是《当代文艺》。对于写作来说,在这个文学大家庭里,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因为我是从2019年开始写作的,以前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写过东西。不过我毫不谦虚地告诉文友们,自从进入这个大家庭以来,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还推出了电子版图书《杨山坡诗文集》,家乡的杂志也刊登了我在《当代文艺》发表的散文《流淌欢乐的小河》、诗歌《假如我是一滴水》。在《当代文艺》的生日即将来到之际,谨以此文作为一份薄礼献给我的文艺之家,顺祝家人们文祺身健!
【作者简介】
杨山坡,原名杨定超,四川大竹人, 中学高级教师。平生以语文教材为剧本,以阳光少年为主角,以三尺讲台为舞台,演绎不计其数的心灵故事。论文《哈哈镜里的人物形象》在北京三个面向和《教育文摘》联合举行的教学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闲暇时喜欢阅读散文、诗歌和小说,在字里行间徜徉,在句读上坐着小憩。同时喜欢堆砌文字,放飞梦想;在文学这个百花园里播种希望,挥洒激情,收获喜悦。主要作品有散文《桂林日记》、诗歌《歌声飞过40年》、小说《寻人启事》等。在人生旅途中,追求诗意的生活,逐梦艺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