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你是我的缘
作者:吕晓蓉
著名歌唱家央金兰泽演唱的歌曲《遇上你是我的缘》歌词是这样的:“高山下的情歌是这弯弯的河,我的心在那河里游。蓝天下的相思是这弯弯的路,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一切的等待不再是等待,我的一生就选择了你。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今天我将这首歌词的后面一句改编一下,注入我心灵上的文字:“《当代文艺》,遇上你是我的缘,爱上你是我的梦,守望你是我的歌,我的余生就选择了你!”献给《当代文艺》三周年庆典!
有句俗语:百年修得同船坐,千年修来共枕眠。人海茫茫,天空广袤,与人擦肩都要有缘,相遇一个知己更是不容易,那么相遇一群优秀的人更是人生的幸福了。而我在我退休后竟然还能圆我年轻时代的文学梦,让我走进了一个繁花似锦的文艺花园,让我每天能作为一位耕耘者亲临这块乐土,让我认识了这么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有识有才之人,我想我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降央卓玛在《那一天》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是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世,转山啊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我与《当代文艺》平台相遇,与这么多优秀的文友在攀登文学圣殿的途中相遇,也是转山转水转佛塔,甚至飘洋过海……飞越了半个多世纪时空,缘分让我与你终于相逢,相逢在2020年这个不平静的年份,在桂花飘香的时节与你相见!
说起与《当代文艺》的相遇还真有一段曲折的经历,还得从2020年春天说起。对于2020年春天,我们都是有深刻难忘的记忆……这个春天,天空布满阴霾,这个春天我们看不到大自然的春色,也听不到百鸟争鸣……在长沙宅家的日子里我每天从电视里关注着武汉,关注着国内的疫情防控动向,也写一些时事小文发在省内一个文学网站上。然而就在这个文学网站我相遇了一位引导我步入文学天地的有缘人金贝老师(美籍华人)。也许缘分就是一种巧合,一种机缘,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回想起与金贝老师相遇那真是一个心灵上的默契。
记得是一天上午,我在《湘江文苑》平台上看到了一篇美篇,是一首抒情散文诗,内容是抒发一位海外游子对祖国,对家乡无比思念之情。制作精美,图文并茂,作者署名为金贝。我看后欣然地在文后写了几句留言。第二天,这位金贝作者主动来加我微信,我看了他的文章后也很有感触,我接受他的微信交流。
后来我们在文学交流中逐渐了解,他告诉我他是上海人,早20年前就与夫人随儿子一起入了美国国籍,在旧金山居住。他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与朋友一起创建了一个“龙凤文学院”古诗词学习网站。他邀请我加入。
在长沙三个月的宅家日子,不能外出活动,女儿、女婿都在电脑前工作,小孩也是上网课。而我也在想着从头来学习一些古诗词知识。但是我又不太喜欢那些平平仄仄,很受束缚很费劲的文字。为了领金贝老师的热情也就是报了个名,是龙凤文学院成员,却是个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金贝老师布置我的作业,我常常是要那些懂格律诗的文友帮我完成。所以说我至今的古韵知识成绩仍是不及格。
但是山不转水转,有一天龙凤文学院突然来了个新学员,他名叫吴仰生。他的学号刚好排在我的学号下,金贝院长还把他安排与我一个小组学习。(一个小组15人)金贝院长还私下微我,要我当这个第四组组长,负责收作品。我知道自己古诗词知识太浅薄,自己的作业都做不好,还怎么去管别人?于是我跟金贝院长解释了一通,他才另选了个组长。跟吴仰生老师也许是有缘吧,他来自安徽,我是湖南人,我们相隔千里,却转山转水,甚至飞越太平洋,在太平洋东岸旧金山一个文学平台相遇,我与他都成了“留洋生”,成为一个古诗词学习组的学员。
有一天早晨,在龙凤文学院第4小组群里,吴仰生老师一连发了一堆短篇小说,一共有四五篇吧。平时见多了那些枯燥的古诗词,突然看见了有小说,竟然使我眼睛一亮。我连忙打开吴老师的作品,每篇读完。他的小说精彩大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文笔洒脱老道,我体会到吴老师是真正的写作大家!我在吴老师作品里也留了言,于是我与吴老师逐渐了解认识。
吴仰生老师是大学讲师,年龄要大我十多岁。而我是初中部教师,我理当拜他为师。在后来的日子,我经常向吴老师讨教有关文学创作上的知识,他毫无保留地向我传道解惑,让我受益匪浅。
在2020年深秋某日,吴仰生老师很神秘地向我介绍了一个他当时很喜欢的一个文学平台——《当代文艺》。还记得他对我说的话:“我最近进入了一个很好的文学平台!这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大平台。一位福建省的有学识、很儒雅的文人寒风当平台社长,一群才华横溢、知识渊博的人在群里,尤其主编很了不起,多才多艺,又非常漂亮!发的作品都是一流的、高质量的……”我听了吴老师的话很动心,我也想加入这么好的文学平台。于是我让吴老师引荐我进入了当代平台。
我在《当代文艺》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心中永远的追念》散文。这文是我用泪水书写的一篇怀念父母的心灵之作。我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都经历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场暴风雨式的运动,双双在运动中遭受摧残……过早离世。父母养育我之恩及他们的人生经历我终生难忘。于是我用心灵上的文字来怀念他们。我平时也写过一些追忆父母的小文,只发在本地的《邵阳市晚报》上。
进入当代文艺平台刚好是初冬,也正好碰上我母亲生日的日子,当时我的想法是要写一篇较好的作品来慰藉在天堂的父母,也感恩时光让我与这个美好的平台相遇。
在那个有一轮弯月的夜晚,我伫立窗前,仰望深沉的天空,我思绪如潮……于是一篇《心中永远的追念》初稿在我蘸着泪水的笔下,花了三个小时完成。
第二天晨光熹微中,我就把文稿发给了吴仰生老师看,请老师指导!不一会儿就收到吴老师的回复:“你父母的经历也让我泪目,我的家境与你的家境酷似,我们都是经历过动荡岁月过来的人。但是你这文还未写出最佳文笔。还需要好好再斟酌……”得到吴老师指导,我又仔细修改了一遍,第二天又把文稿发给吴老师。吴老师看了又马上回复:“还是达不到最好状态。请你记住,一篇文章要想感动读者,首先要感动自己。再修改下吧!”在吴老师严格督促下,我三易其稿,最后才以一首散文诗作开头领引全文,以一首古韵《采桑子》词作为文章结尾。做到了首尾照映,一气呵成。再次发给了吴老师,由他代我发给了墨舞飞主编。美女主编也就此与我有了微信联系,我以这篇文章而正式加入了《当代文艺》平台。
我的《心中永远的追念》散文发表于2020年11月29日。当墨舞飞主编在第一时间把文章发给我时,当我打开文章链接,看着精美的制作,听着那一声声低沉哀怨的大提琴声,再次读着我自己撰写的文字,每一句我好像在对着天堂里的父母倾诉……再次让我泪眼朦眬……我好感动!我想美女主编她太懂作者的心思了,她配制的插图和主题曲太贴近作品了!她真是一个多才多艺而又情感细腻的人!
当时寒风社长专门为我写了编者按,给我的文章予以中肯的评价,从作品的内容和文学角度上予以深刻剖析并寄予深厚的情谊。让我感动!
我的作品在当代交流群和作者群里公布出来,得到了群里的广大文友们支持鼓励与点赞,阅读量达到27万多,得到李花满园、陈晨、杨山坡老师、波波老师、牛双成老师、兰云老师、梦雪等多位点评师的深情精彩评论。他们给了我极大的精神安慰,他们都伸出温暖的手欢迎我到来。
自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开启了我人生中一次诗意远方的行程,我将为我余生的这次旅程付出努力!
时光荏苒,星转斗移,转瞬间,《当代文艺》平台已成立三周年了。当代文艺在社长寒风与主编亲自挂率温馨管理下,及平台编委会成员大力协肋下,平台不断发展壮大,群星荟萃,华章溢彩,出现出一片蓬勃繁荣景象!我进入平台也两年半时间了,在这一千多个曰子里,我每一天或清晨或夜晚都要临屏与《当代文艺》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成员们交流,每一天或多或少总要欣赏下群里文友们的佳作,或多或少地为作者打赏几元钱、点个赞、留几句读后感以表达对文友们辛勤耕耘支持鼓励。在欣赏美女主编精美的编辑,流露着作者满满真情,华美的文采篇章中我如痴如醉……我听着那悠扬的音乐常常被带入作品内美妙的情境中……我与作者达到共鸣,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忧伤着他们的忧伤……
有人说文字是最美妙的东西,它能穿越时空,穿越古今,穿越人与人的内心世界,把遗留在时间缝隙里的点点滴滴、难以忘怀的事捡起来,用文字记录下来;文出于心,文字表情达意,文字沟通心灵,文字描绘美丽的世界……我们这些文字爱好者每一天就是在墨海惬意畅游,在书山勤奋攀登而乐此不疲。
两年多的时光里,我们在当代家园这块乐土耕耘播种,寒来暑往,我们播种希望,收获到笔耕的快乐,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这两年多来,我在当代平台家园中相遇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文友。在真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我们平台如家人一样的亲蜜团结,如兄弟姐妹一样的相互关心关爱牵挂。在这里我将再一次向最尊敬的寒风社长、欧阳戈老师、波波老师、兰云老师、李普祥老师、吴仰生老师、牛双成老师、杨山坡老师、吕忠祥老师、老木老师、王正元老师、王玉权老、鲍厚成老师、薛海老师、谢正时老师、邱光军等老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向平台美丽女神主编墨舞飞道一声深深的感谢!感谢你两年来为我辛苦的费时费力编辑了三十多篇精美的散文和诗歌作品,感谢你为我制作了一本流淌在时间河里永不消逝的情感记录电子书籍——《悠悠岁月》!你是当代园里那一朵最娇艳的牡丹花!你是带领我们高飞的领头雁!借此机会还要感谢名誉社长李清华对当代文艺付出的爱心!感谢为当代文艺平台作出卓越贡献的几位点评师:李花满园、雪燃、杨山坡老师、波波老师、牛双成老师、灵魂独舞、何莲、梦雪等人。你们用生花妙笔,用炽热的情怀,付出时间与精力,付出心血与汗水,为家园甘当绿叶与小草来陪衬着一园万紫千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代文艺的繁荣,有你们的默默付出与贡献。

我也曾经是当代文艺评论组成员之一,忘不了和评论组全体成员携手合作的日子,忘不了我们共同商讨描绘当代蓝图的场景……在此我首先感谢社长与主编对我的信任,在我进入当代文艺平台后不久就推荐我进入编委会,进入评论组。忘不了2021年我们评论组八位成员(波波老师、兰云老师、吴仰生老师、牛双成老师、杨山坡老师、李花满园、雪燃、雨露)曾经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分时间、分工作量进行点评的日日夜夜。那时我们评论组每一个人都热情高涨,把评论工作当做自己的使命与担当。记得那段时间,主编把作者作品在头一天晚上就在编委群公布出来,基本上每一天发表两篇文章。该是哪一组(两人一组)点评,就在头一天做好准备。到第二天等到主编把作品在作者群和交流群一推出,我们评论组成员就立马在作品评论区写上评论了。作者往往在第一时间获得评论员对作品的中肯评价而感到惊喜与鼓舞。而我们评论员也在阅读作者优秀作品过程中感动着他们的感动……这样长期以来,当代评论员与作者们就有一种亲蜜的互动,从而增逬了文友间真诚的交流,增进文友之间的友谊与团结。我想这就是《当代文艺》在都市头条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米温暖的阳光!
记得那时我与波波老师一组,每当我们这组要点评了,我与波波老师就在头天晚上进行交流,我们分工又合作。波波老师擅长古诗词研究,遇上作者古韵作品,我就把作品推给他去点评,而我选择一些散文、小说之类的点评。波波老师古韵知识深厚,为人却很谦逊低调,待人和谐可亲,胸怀宽广……自我们一个评论组后至今,我们一直保留着微信交流,保留着曾经合作的那份温馨快乐的回忆,保留着真挚的文友情!
在此我还得提起,在当代平台我还遇见了对我产生重要影响的欧阳戈老师。欧阳戈老师是国家一级国画师,集诗词书画于一身,德艺双馨。感恩《当代文艺》平台,让我在平台上欣赏到了他恢宏大气的诗画作品,我崇敬他的家国情怀与人格魅力,也让我在老师作品中由衷地写过几次感言。这样我与欧阳戈老师有了认识与了解。我拜欧阳戈老师为我文学路上相遇的最好的良师益友。随着日子的增长,我们有着深厚的师生情。有一天,一幅“锦绣湘西入壮怀(138Ⅹ69)”的山水国画和一本精美画册,带着欧阳戈的老师深情厚谊,从四川成都飞越了千山万水,飞到了湘江边我的手中。接到老师亲笔描绘的这幅湖南张家界山水国画,我激动不已。我想自己何德何能,竟然得到欧阳戈老师如此厚礼?每当看到老师的国画,我常常沉浸在感动中……
还有位感动我的老师是上海籍的李普祥老师。李老师是正牌本科中文系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他知识渊博,诲人不倦。在平台上我也欣赏过李老师的优美诗歌及散文作品,让我受益良多。一年前他因身体不适离开了当代,今年李老师身体恢复了健康又回到了当代。作为一位老教师心心念念着当代家园,还一心想着为平台出力,这情有多深!当我微信向老师请教有关知识,他非常热心及时地给予耐心指导,让我感动万分!
《当代文艺》家园里还有几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哥,王正元、王玉权等老师。有在病中坚持创作的吕忠祥、石会文等老师,他们以对文学的挚着追求与热爱,笔耕不辍,书写着与时俱进的时代佳音,抒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书写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的优秀作品优美的文笔极大的感染着我们,他们的精神意志品质极大的鼓舞着我们……
在这个美丽多情的四月天, 在迎来《当代文艺》三周年庆典的日子里,我作为当代家园里的一员心潮澎湃,这么啰嗦地把心中要说的话向家园倾吐……
最后,还是以我改编的那首《遇上你是我的缘》诗歌,作为我的心曲献给《当代文艺》三周年庆典!
当代文艺的情歌是这四月细细的雨
每一滴都落进作者的心海
当代文艺的温馨是这四月柔柔的风
每一缕都拂动作者的情思
诗与远方的向往是一条充满芳菲的路
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
一切的等待不再是等待
我的余生就选择了你
遇上你是我的缘
爱上你是我的梦
牵挂你是我的情
守望你是我的歌
亲爱的、亲爱的《当代文艺》
我深深地爱着你
你就像我们大山里的杜鹃花
红艳艳的杜鹃花
雨露晓蓉于2023年4月15日于城步
【作者简介】
吕晓蓉,笔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中学语文教师,县作协会员。平时喜欢用细腻的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近几年来有近百篇散文及现代诗歌发表在全国各大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上,多篇散文获奖,并著有电子文集《悠悠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