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15期 总第334期


欧洲游记之四
广场趣遇
( 5月24日游柏林)
作者 徐宽叙
这次欧洲半月旅游,除了赶飞机,赶火车,赶大巴,赶地铁,就是逛街,逛旅游点了,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昨晚我们飞到德国的柏林落地,遇到瓢泼大雨,已经深夜了,幸好赶上了末班地铁。又幸好房东夫妇俩开车到地铁站接我们,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才使我们免受找路和淋雨之苦。虽然两点才睡下,但今天中午一点我们一家三口就出门了。

今天的目标,首站是勃兰登堡大门,位于柏林的巴黎广场。婷娃预先给我们介绍:巴黎广场是个相当出名的广场,它因勃兰登堡大门而闻名。广场周围是使馆区,美国等多家大使馆都在这里。
果然是出名的广场!刚一出地铁口,就見围了满大街的人,地铁口已经出现了拥堵。他们在那里,好象是在等待着什么。我观察了一下,这与旅游点的人来人往的状况似乎有点异样。我们也便一头扎进了人堆里。方婷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在等待什么事情发生。原来这并不是这个广场的正常情況。我往大街上一看,对面酒店门前街道中心停着三四辆叫不出名的豪华骄车,却沒有一个旅游者,骄车前后有几个戴贝雷帽,腰上別着手枪的准军人把守着,再外围即街的两端则各有几辆警车停在那儿。举目一看,街对面有一个叫Adlon kempinski的酒店,是一个五星级大酒店 。门楼下一些服务生在进进出出忙着什么。街这面,也就是地铁口,我的前后左右已经挤满了人,翘首看着街对面。偶尔有一两个行人试图进入警戒圈,都被准军人阻挡劝出,口里时不时的还来一下sorry(对不起),thank you(谢谢)。凭经验,我知道会有大人物从酒店出来,乘车离开。
在国内偶尔看着一些文章,说什么中国人喜欢围观,甚至漫画似的描写:一路人在马路上仰望天空,不多久便围拢了一群人,也抬头看,以致围观的人越聚越多,导致交通堵塞。而最后呢,那个因鼻子出血首先仰望天空的人离去,人群散开。中国人真的是无聊。
不料在异国他乡,围观的风俗还是有。我的周围,人已越来越多,以致我所在离地铁口数米之遥的人行道已堵塞了。其实后边的人未必都知道前边将要发生什么事。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无聊的何止中国人中有。
这时,围观人群略有骚动,有的人举起了手机准备拍照,我也举起平板。一看街对面,一个四十左右的男子缓缓走出大门,往我们这边微笑着頻频挥手,其态势颇象国内首长级人物向群众挥手致意。我周围的人纷纷拍照,我也举起相机。突然,那男子停止了挥手,前仰后合地大笑了起来,我后边也跟着爆发出了一片会意的笑声一一原来刚才那人并非我们期待的要人。他是利用了我们这群围观人的心理,恶搞了我们一下。
不得不说,这让我见识了西方人的幽默。按国内同袍的理解,在如此严肃的场合来这么一下,会否因为这哗众取宠的搞笑影响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身份,不可知;会否招来警察的干预,喝斥,不可知;更可怕的,会否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更未可知。因为在国人看来,这样的搞笑,对即将出场的肯定对民众握有生杀大权的人是一种轻慢,一种亵渎的。
搞笑就是搞笑,快乐就是快乐,哪怕是简单的快乐,其他的,让他见鬼去吧。
这时陆续有行李箱从酒店的小车里推出,装上骄车。我知道,主角要出场了。一会儿,几个穿西装的人从门里走出,阵容并不是我期待的那么豪华,随后一个近乎于老太太的女士步出大门。他们各自上了前后两辆车,且都有随从为他们拉开车门。我不知道他们中,西装是主角还是老太太是主角。随即,车队在前后警车的护卫下绝尘而去,准军人的警戒撤消,围观的人散去,酒店门前恢复了正常。
至今我都沒有搞清楚我们围观的要人是谁,何种职务。当我看见那老太太走出时,以为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细一看又不象,而且几个西装男士走出时,他们中的一个似乎是专业摄影师的人在为他们拍照,而老太太呢,却沒有镜头对着她。当然我们这些围观者的业余镜头例外。从气质上看,那几个男士,尤其第一个,似乎更象政界大人物。
时过境迁,这个谜就让他永远存在吧,除非有人能从我保存的照片里认出主角,揭晓这个谜底。
作者 徐宽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