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足迹,第一章
第三节,迷茫青年
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几乎每天都不上课,就是上课也不学习文化,每堂课都是学习《毛主席语录》,背诵“老三篇”,一般都是上午学习,下午去参加“批斗会”,不是打倒这个,就是打倒那个,弄得人心惶惶。每周还请老贫农讲家史,进行忆苦思甜,老师告诉学生听忆苦思甜,都得哭,否则就是不忠于毛主席,就是不懂得阶级苦。谁如果不哭,就是反革命,就要打倒他(她)。
放学回家里,碰到熟人还要互相用毛主席语录问候对方,生产队有“毛主席的忠字站”,各家各户都有“毛主席忠字台”。生产队的社员,各家各户的人们,每天早午晚,都必须“三敬三祝”,就是: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祝福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有专人检查,谁都不敢违背,否则就会被带上“反革命分子”的大帽子。
从社会到学校,还组建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练节目,到处演出。人人都得学唱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八个戏剧,风靡一时。大人小孩,都必须知道:大海航信靠舵手,毛主席热爱我热爱,毛主席挥手我前进。还要牢记:三忠于四无限。每天下午,学校的学生打着红旗、彩旗,唱着革命歌曲,到大街上去游行,喊着:毛主席万岁!大革命万岁!等口号,进行宣传。
有一年,我们的国家又出现了个高考交白卷的大学生——张铁生,毛主席又有最新指示,指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一些知识分子统治我们教育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场教育革命的洪流,锐不可当。学校每天都在宣讲毛主席的指示,宣扬张铁生的精神,都开始了停课闹革命。我当时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已烟飞云散,整天上学,不上课,我迷茫、彷徨了。
由于家庭出身富农,在校受到冷漠和白眼,在社会受到歧视和打击,无奈、苦恼、冷漠、孤独、迷茫和彷徨日夜在困扰着我,当时真想死去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