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43期 总第362期


蛇进我家
作者 陈怀志
主播 赵文
听说,蛇爬进谁家,谁家就要倒霉,轻则疾病缠身,重则人命归西。童少时代听到此说时,令我常常胆战心惊,生怕说哪一天蛇会钻进家来,给平安幸福的家带来麻烦和灾祸。随着岁月流逝,再听到此话,我心淡定,唯有一笑置之。然而,当蛇真的现身家里,恐惧和伤脑筋却是难免的。

那是二十年前五月的一天中午,天气闷热。我下班刚回到家,女儿就面带惊恐说:“爸爸,老鼠钻进阳台杂品柜了,就等你来消灭它。”提到打老鼠,我不由地精神抖擞起来。说实话,要处死进家的老鼠,我自信怀揣“绝招”。而且,我这“绝活”不但操作简单,而且收效快捷。知道我是怎样逮老鼠吗?回答是,将一个大牛皮纸信封打开,放在较黑暗的墙角,一人纹丝不动站在墙边,将一只脚悬在信封上面,离信封尺许。待一切准备就绪,其他人就用棍子或扫帚到处捅。老鼠一惊,必然乱窜,最后在惊慌失措中脑瓜失灵,见洞就钻,待它钻进设的“圈套”,“守株待兔”者立即将悬在半空的脚猛然落下,封死信封口,老鼠不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吗?可以骄傲地说,我用此法逮过的耗子至少有一巴掌了!哼!老鼠不知好歹,又钻进家来,不是来找死吗?但柜子里的老鼠用信封去逮,肯定不行,那怎么办?凝思片刻,计上心来,我立即找到一个编织袋,打开对准杂物柜门,轻轻将门推开一点,准备赶老鼠进入“埋伏圈”。然而,当我往柜里窥视时,却愕然了。柜中,没有老鼠,而是一条锄头把般粗细的褐色的蛇蜷曲着、蠕动着。“是条蛇!”我一惊,赶忙将柜门关上。妻子一听,恐惧着说:“到处关得严严实实,它从哪里进来?而且,它怎么上的二楼?”又说:“听说蛇进家,背时呀!你不怕蛇,但进家的蛇不能打,怎么办?”
是的,我不怕蛇。许多年前,我曾遵照古人“见蛇不打三分罪,打而不死七分罪”的古训,在石屏乡下先后亲手打死过10余条蛇,并曾在半山腰与两条交尾蛇不期而遇,情急之下,不得不打,一棍下去,两蛇“噼啪”一声分开,一条原地不动,另一条扭头疾跑。我想,原地不动那位可能已被打死或受伤,但另一条决不能让它跑了!于是,我披荆斩棘、向已经逃出二三米的蛇追去,经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打断数根杂树枝条后,那欲逃跑的蛇最终被置于死地。听大人说过,打交蛇必须两条都打死,不然,打蛇的人会“生大病”,甚至“家破人亡”。然而,当我回到原地时,蛇不见了,却在蛇交尾旁看到一个碗口般大小的洞,蛇肯定钻进洞里了。
我瞬间自觉毛骨悚然,冷汗直流,立即大声喊来一位同事,用十字镐和锄头挖那个洞,可是,我失望了,挖了半天,蛇没找到,却发现那洞分成三岔,照这样挖下去,要挖到哪年哪月呢?我和同事早已累得筋疲力尽,只得灰心丧气,扛着锄头下山来。
那晚上,虽开着电灯,却彻夜难眠,眼睛一闭,满脑子里都是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蛇在乱窜。那次与蛇交锋,震撼了我的心灵。回忆一对生灵被我“棒打鸳鸯散”的惨景,我忏悔之余,决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我不再与蛇作对,而与它们“和平共处”了。
然而,如今蛇公然找进家来,怎么办?女儿说:“我去叫保卫科的李师傅来逮蛇,李师傅是蛇的克星,眼镜蛇他都可以用手去抓。”我说:“不!如果他来,此蛇就只有死路一条,进汤锅了。我不但不打它,还要想办法将它送到安全的地方。”于是,我用胶布将打开的编织袋贴稳在柜门上,将门推开5寸左右,又将另一扇推开少许,用铁棍去赶蛇,企图将它赶入袋中。可是,当我将铁棍伸向蛇时,那蛇却高昂起头,张开大口一口一口地猛“射”铁棍,脖子还一次次鼓起,“嘶嘶”地怒吼着,仿佛要顺着铁棍爬上来攻击我。我急中生智,赶忙将柜门关紧,又将铁棍插入编织袋上方,准备将蛇引入袋中。蛇见我改变方向,便转过头来,一口一口鸡啄米般向铁棍进攻。我静下心来,将铁棍慢慢移向编织袋,待蛇窜过来的一瞬间,迅速将铁棍插入蛇身后,猛力一扒,蛇落袋中。说时迟,那时快,我立即用手捏紧口袋口……
蛇终于被生擒,我松了口气。当我将编织袋提到山上,解开袋口,看着一米多长的蛇慢悠悠地爬出来,钻进乱石杂草中时,我舒心地笑了。
诗曰:
平衡生态内涵丰,
兔死狐悲湿眼瞳。
善恶是非明辨别,
红尘无祸自标功。

主播 赵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