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旅记(七、文昌篇)
李晓信
我们计划的目的地是文昌。自海口行车一个多小时,晚上9点多就到了文昌。
此地甚好,就是小地方,饭店关门太早。我们一行人找来找去,大小饭店都打烊休息了。有一家饭店虽然没有关门,但厨师们正在用膳,我们说明来意,主人一直说已经下班,不肯接待。我说:“老板,别人不说,你看我们这一老一少,老人90多岁,小的才8岁,自西安远道而来,不吃饭怎么行?你们行个好,我们不点菜,你这里有啥吃啥,照顾一下好吗?”一席话说的老板动了心,我们终于吃上了饭。千谢万谢告辞而去。住了一个三星级宾馆。

爷孙四代在文昌海滨(李晓信摄影)
但毕竟瑕不掩瑜,小不周不影响文昌的秀丽风光和魅力所在。
第二天一大早,小孙子和他的老爷爷早早就起了床,他们急于游览海滩和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大家匆匆吃完早餐,来到了海滩上。远望一望无际的海洋、微微的波涛荡漾,海鸥一会儿高高飞翔,一会儿紧贴海面,玩一个“鹞子翻身”,好像和大海在开玩笑,“你大能咋的?你飞一下试试?”一扭头,煽动着骄傲的翅膀,一溜烟的飞入碧蓝的天空。

文昌海滨公园一角(李晓信摄影)
望着这美妙的一幕一幕,顿觉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啊!人们的心情都能像大海一样,胸怀开阔,容得下千山万水,那么,世界将变成个什么样子呢?
海滩南面就是卫星发射中心,北面几公里都是海滩,步行二三里路,可见一排古香古色的各式古建一字排开,向海里延伸而去,游人漫步其上,吹着海风、听着音乐,多么的惬意,自然是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照片中间模糊不清的高塔就是卫星发射塔(李晓信摄影)
小孙子喜欢海水打湿鞋子,大人则担心的是安全问题。于是,他玩起了挖沙坑,海浪一来,沙坑被淹,他就势玩起了泥巴,一会儿修个长城,一会儿建一个宝塔,玩的不愿离开。我说:“大家去参观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他才高兴地拍起小手,一同向卫星发射中心出发。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坐落在文昌海滨。一会功夫,到了大门前。卫兵主动上前打招呼,我们说明来意,得知铜川制药厂孙长智先生的儿子和卫兵小伙子是一个班的战友。但发射场中心区是军事管制区,是不允许参观的。经他介绍,才知道隔壁就是文昌航天科普中心,是专供游人参观游览学习的地方。

作者在航天科普中心留影(王新明摄影)

小孙子在宇宙飞船模型前留影(李晓信摄影)
进入文昌航天科普中心,仿佛到了航空航天的世界,院子里摆放着先进的航天飞机模型,展览馆里各式各样的火箭、卫星、宇宙飞船,以及回收的航天器残骸,诉说着中国航天发展的艰难历程。看到卫星上天,航天站建成,航天员一批又一批的飞翔在太空,那是多少航天人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那是所有航天人的骄傲!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国终于从一个积贫羸弱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艰苦奋斗,成为了一个闻名世界的社会主义强国。
小孙子站在各式火箭和宇宙飞船前久久不肯离去。我说:“你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也能当航天科学家和航天员”。他说:“我还要当航天指挥员呢。”我说:“你厉害,只要学习好,你的理想就有可能实现。”

展览馆里的各式火箭(李晓信摄影)
不觉已到下午,我们急匆匆向“宋庆龄祖居”赶去。大约行车三四十公里,到了宋庆龄祖居已经下午四时,即将下班,大家疾步入园,开始参观。

宋氏祖居大门(李晓信摄影)
在“宋氏祖居”小广场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慈眉善目的宋庆龄半身汉白玉雕像,她身着中山装,外搭风衣,面带笑容,炯炯有神的一双大眼睛极目远望,好像看到了祖国的今天,自己的愿望已经实现,在鲜花的簇拥里高兴的笑出了声。

宋庆龄塑像(李晓信摄影)
塑像的身后是“宋庆龄陈列馆”。进入陈列馆小院子,看到院子中间的孙中山雕像,他一身中山装,抬头挺胸、眼望远方,好像正在饱览着革命胜利的丰硕成果。

陈列馆门房(李晓信摄影)
陈列馆里有一通花岗崖石碑镌刻着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敬题的“纪念文”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指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把中国从封建带向民主。从黑暗带向光明,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回眸二十世纪,中国在世界革命的潮流中前进,发生了轰轰烈烈、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1899年,中国内政腐败,国家贫弱,戊戌变法失败,列强瓜分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之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探索救国之路,推翻满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中国、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立下了丰功伟绩。
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开创世纪的伟人,中华民族尊严的象征;其思想是中国优秀文化的宝贵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他提倡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亲和力、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是推动中国实现和平统一不可阻挡的力量;他倡导的三民主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是救国救民救人类的真理,是中华民国立国的基础。孙中山先生临终前呼吁:“和平、奋斗、救中国”,其目的就是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全中国人民、全世界华侨华人团结起来,为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
2021年10月
参观了“宋氏祖居”我们大体了解了宋氏家族的历史和更多宋庆龄先生革命的一生及其丰功伟绩。
宋氏家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先祖韩琦声名显赫,官至三朝宰相,后被封为魏公。韩姓第六代韩显卿曾在广东做官,任廉州太守,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为逃避战乱,携谱渡琼,是韩氏家族渡琼始祖。到了韩姓第二十二代韩鸿翼,膝下育有三子一女,次子韩教准后来过继给婶母的弟弟,改姓为宋,取名嘉树,号耀如。
宋氏家族跌宕起伏,极具传奇的精彩人生就是从宋耀如开始的。

宋耀如全家福照。宋耀如、倪桂珍的六个子女,依次为宋蔼龄(二排左)宋庆龄(二排右)宋子文(二排中)宋美龄(后排右)宋子良(后排左)宋子安(前排)(李晓信翻拍)
宋耀如(1864--1918):字耀如,曾留学美国,教名查理*琼斯,汉族,海南文昌人,原名韩乔孙,,是著名传教士,是孙中山革命支持者。宋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中山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1918年,因患肾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仅54岁。

宋耀如和妻子倪桂珍育有三子三女共六个儿女,全部留学美国,学成后回国。
宋庆龄是宋耀如的二女儿,于1893年1月出生在上海。1907年8月留美求学。她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成长为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是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与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并于1915年在日本东京与孙中山喜结良缘,成为夫妻。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她坚强不屈、矢志不渝,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逝世后,她积极支持并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领导职务,1981年5月15日,被中共中央接收为中共正式党员;16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职务,29日在北京逝世。她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侨华人的敬仰和爱戴,也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1949年10月1日,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李晓信翻拍)
宋氏祖居所在地的文昌市,是海南省直辖的县级市,位于海南岛的东北部,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暖和,终年无霜,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人口57万。
文昌之名源于“偃武修文”,从西汉元丰元年(前110年)设紫贝县,为海南三大古邑之一,1995年11月撤县设市。文昌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是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有120多万文昌籍同胞侨居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昌海陆交通方便,景点众多,获“革命文物保护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境内景点还有海南铜鼓岭景区、椰子大观园、文昌孔庙等。
参观完“宋氏祖居”已是夜幕降临时刻,我们急急驱车向海口出发,准备迎接三位小字辈。
2023年5月27日 西安 一稿
未完待续(八、海口篇),敬请期待。
附:作者简介

李晓信、男、陕西省铜川市人,大学文化、EMBA、高级经济师、主管药师、陕西省作协会员,先后任多家省、市医药(集团)公司企业领导、顾问,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文学艺术顾问。出版有文集《感悟-古都情缘》《感悟-沧桑岁月》;编有《药品GMP认证培训教材》等书;近几年又在国家、省市报刊、网络,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管理论文。曾获得省、市级多项荣誉称号。被誉为“是我省医药行业资深的专家和模范”其事迹被收入《路在脚下延伸》《岁月如歌》和《天南地北王益人》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