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旅记(八、海口篇)
李晓信
八、海口篇
昨晚住进预定的海口佳捷精品酒店,一早起来,用过早餐,一行人径直向海口“万绿园”景区而去。

步入“万绿园”景区(李晓信摄影)
“万绿园”是海口市投资并发动市民群众捐款(占一期投资的三分之一)兴建的大型综合性、园林式热带海滨生态风景公园。总面积1234亩,1994年11月开始建设,1996年1月3日正式开放。已开放27年。
“万绿园”有两大特点:
一是风景秀丽。园内16个景区,数百个景点和配套设施,在这块千亩黄金地里,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大海为前景,隔海的摩天楼群为依托,蓝天、绿水、青山、白房融为一体·,小桥流水、音乐瀑布、假山名石、曲径亭榭,形成了一处人间仙境。

从“万绿园”眺望海口市林立的楼群(李晓信摄影)
二是艺术雕塑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让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了解了海南的历史和红色故事,寓游于教,使市民和游人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解放海南》雕塑,取材于解放军渡海作战兵团主力大规模强渡的场景。
1949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的“解放海南岛”的战略决策,鉴于金门战役失利的教训,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鉴往知来,做出在1950年春、夏两季解决海南岛问题的战略部署。
解放海南岛战役自1950年3月5日起至5月1日结束,历时56天。准备和支援解放海南岛的军事行动,涉及两广和琼崖广大地区,海南海北的海岸线相加共有5800余公里之长,其战役就是在这样波澜壮阔的万里海疆展开的。
解放军以木船打军舰,强渡琼州海峡,在琼北敌人前线阵地胜利登陆。期间,至始自终是在琼崖游击纵队紧密配合和人民群众直接支援下进行的,参战军民奋不顾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创造了战争史上渡海作战的旷世奇迹。创造了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摧毁敌军陆海空“立体防御”的战例,是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登岛的成功战例。
该雕塑,人物塑造孔武有力,造型动感十足。通过雕塑人们看到那堆满沙袋扬起风帆的木船,挥臂怒吼、手枪直指敌方的指挥员;向空中吹响进军号角的号兵;严阵以待、一触即发的战士;划船手臂青筋暴起的船夫;瞬间带人走进硝烟弥漫的解放海南岛战役,英雄的人民解放军靠着简陋的木帆船,硬是战胜了精锐的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胜利登陆海南岛。

《牙叉会议纪念雕塑》表现的是1945年,广东省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冯白驹,挥师挺近白沙,创建白沙抗日根据地,迎来了琼崖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年1月,面对琼崖内战一触即发的危急局势,以及与中共中央失去直接联络的局面,中共琼崖特委在白沙县牙叉镇召开党政军群科以上干部会议(史称“牙叉会议”),讨论和分析停战命令公布后琼崖的革命形势,看清到底是“战争为主流,还是和平为主流”的问题。克服了琼崖党内、军内和平幻想的错误倾向,使琼崖地区全党全军对时局有了统一的认识。会议作出了《关于加紧准备自卫战争的决定》。牙叉会议的召开,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为琼崖革命指明了方向,对其革命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雕塑神形兼备的刻画了冯白驹领导下的干部群像,冯白驹背后两边是鼎力支持的地方干部,左边黎族革命领导人和右边的纵队指导员保持警惕身形、仿佛随时备战可战。大家统一望向前方,紧密围绕冯白驹形成泰山压顶之势,又有隐于山中之意;五人构图分布,一方面突出冯白驹的历史重要性,另一方面突出人民群众是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坚强后盾。正如冯白驹所言:“山不藏人,人藏人”。同时喻意五指山区白沙根据地,象征了“牙叉会议”后,琼崖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
看景生情讲故事,一段有意义的旅行。

历史悠久的骑楼街照。
走出“万绿园”我们又步入了“骑楼街”。据史料记载,清道光29年(1849年)海口老城的四牌楼街附近,修建了第一栋骑楼,随后骑楼建筑逐渐遍布东西南北门大街。
清咸丰八年(1858年)海口开埠(bu),域内街道扩建,由原先的两条发展到数十条,城内形成了南门街、北门街、东西门街、四牌楼街等数条石板路。民国13年(1924年)军阀邓本殷决定拆除海口所城,划路扩街,扩大城市规模。
1950年,海南岛解放,海口骑楼老街被收归国有,统一经营管理。
2009年6月,该街在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获“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称号。2016年6月被评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
进入“骑楼街”看到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骑楼,大都是两三层,最高五层的建筑物。建筑分三段,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女儿墙。为了商住两用,多半为“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的建筑布局。

该街区是民俗文化和欧亚文化的融合体。骑楼顶檐口的天际线多为波浪形、涡卷形、几何形雕饰,半圆型、敞肩型、尖型等形状的窗户拱劵弧线优雅大方,体现了欧亚混交的文化特色;外墙体上的浮雕多姿多彩、栩栩如生。这些浮雕反映出来的是吉祥如意之风格,其图案有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梅兰竹菊、莲池鲤鱼、松鹤延年、宝瓶、宝葫芦等雕饰,给人一种美学的享受,看后顿觉心旷神怡、久久不肯离去。
骑楼街的形成一是殖民历史,二是华侨推动。

现在的“骑楼街”已成三A级景区,漫步“骑楼街”,人流如潮、店铺林立,即可观西洋景色,又可购万国百货,街上有西洋特产、南洋水产,更有泰国榴莲、越南水果、台湾凤梨、印度飞饼;中国各地的特产更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各色餐食、举目皆是,玩饿了,随手可购小食品、饮料,即可充饥,又可解渴,也可进入小餐厅就餐。
游览了“骑楼街”,了解了海口的历史,增长了知识,观赏了美景,品赏了美食,实乃一句多得的好事也!
海口愉快的一天结束了。一行人向海花岛疾驰而去。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南方旅记》(九、海花岛)
附:
一、说明:文中照片未署名者,均摘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李晓信、男、陕西省铜川市人,大学文化、EMBA、高级经济师、主管药师、陕西省作协会员,先后任多家省、市医药(集团)公司企业领导、顾问,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文学艺术顾问。出版有文集《感悟-古都情缘》《感悟-沧桑岁月》;编有《药品GMP认证培训教材》等书;近几年又在国家、省市报刊、网络,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管理论文。曾获得省、市级多项荣誉称号。被誉为“是我省医药行业资深的专家和模范”其事迹被收入《路在脚下延伸》《岁月如歌》和《天南地北王益人》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