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
文/沈洪明
我工作的学校,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距今有近五十年了。起初,学校只有四趟砖瓦房,后来校舍改造,拆了瓦房,建起了三层楼房,如今学校办公、教学都在这座楼里。
建校之初,校园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树木,也就是栽种一些当地比较常见的树种,杨树,柳树居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工作之后,正好赶上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学校大搞校园绿化美化建设,栽了不少松树,像云杉、樟子松,也有为数不多的几棵黑松。如今,当年栽下的小松树早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冬夏长青,成了老师课余时间休闲散步,学生晨读的好去处,更是引来不少鸟类常年在校园里的松树上栖息,像猫头鹰、野鸽子、斑鸠、喜鹊等等。每年春天一到,也会有迁徙的鸟类在校园驻足逗留。此时的校园真是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校园里的松树长到今天有近四十年了,每年五六月份,松树开始发出一簇簇针状的新叶,青翠欲滴。煞是好看。

此时樟子松和黑松的松塔会和新叶同时生长出来,云杉的松塔要结的晚一点。云杉挺拔秀气,高耸入云,枝叶茂密,像一个个高塔,樟子松则长得遒劲、枝叶稀疏且向四周伸展,弯曲如蟒蛇般的树根裸露出地面,更显松树的古朴苍劲。

黑松则是略显低矮,不过树形比较好看,每年到了学生毕业季,总有师生在树下拍照留念。每年春天树上都会结出无数个松塔,点缀着翠绿的松枝,非常好看。刚长出来的松塔,嫩绿的,布满树间,到秋天,成熟的松塔则变成了黑褐色,云杉的松塔很容易会被风吹落,樟子松和黑松的松塔则会在树上很长时间不会坠落。所以,你会看到树上新老松塔同时在树上的情景。

新结出来的松塔长得光鲜亮丽,生机勃勃,老的松塔斑驳枯干,满目沧桑,似乎是在树上有些恋恋不舍,尽管有大风刮来,依然没有掉落的意思。

一直以为,松树结出来的松塔都会长有松子,就是市场上有卖的可以食用的那种松子,但是若干年来,校园里面松树,只见松塔,不见松子。后来还是查了一下资料,才明白并非是所有松树塔里都有松子,而是只有森林里的红松树,长到几十年,才会结出松塔。人们平时吃到的松子,正是红松结出来的种子。至于其他松树,虽然结了松塔,种子却很小,成熟的时候便随风飘走了,难得一见它的踪影。

长在校园的这些松树,生长了几十年,从当初的一人高,长成如今的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在校园里读书的学子们却是有了一茬又一茬,就像这每年秋后落下的松塔。而春天新生的松塔,又似刚刚入校的孩童。年复一年,寒来暑往,生生不息。

每次走到松树下,,看到满地掉落的松塔,我都会不自觉地捡拾几个,拿到家里,做成摆件。成熟的松塔带有天然的艺术韵味,因为松树的品种的不同,结出的松塔个性也不尽相同。云杉的松塔长得长且较柔软,樟松、黑松的松塔也更加坚硬如石。云杉的松塔更有意思,阴雨天,云杉的松塔遇到水汽会卷缩成像茧蛹一般大小,等到了晴天,阳光一晒,就会张开类似鱼鳞状的外皮,膨胀了起来。其他,像樟松、黑松的松塔则不然,不管任何天气,任何时候,形状从来没有变化。每到这个时候,总会有三五成群的学生来到松树下,捡拾松塔玩儿。小小的松塔不知道他们带来了多少乐趣。

栽植在平原地区的松树,多是为了美化环境,不像山区的人工林或是原始森林,也不会有类似松鼠一类的动物。不过在十几年前,校园里真的来过一次松鼠,大家见了称奇,我也是亲眼目睹,不几日便消失了,此后再也没有见过。有人说,或许是因为那一年夏季发大水,被洪水冲过来的。

生长在校园的那几十棵松树,历经近四十多年的风霜雨雪,依然长得枝繁叶茂, 特别是一到盛夏,太阳如火般炎热,学生们课间通常会在树下乘凉、嬉戏,冬天的时候,校园的杨树,柳树,榆树都是早已落了叶子,显得十分萧条孤寂。只有松树依然苍翠,特别是雪后,松树在阳光的映衬下,松树更显得妩媚动人,美不胜收。校园里的松树是一道风景,又像花甲之年的老人,高高的伫立,俯瞰着美丽的校园,和生活在那里的师生们。高大参天的松树,春长秋落的松塔,伴着孩子们在校园的学习时光,他们开心快乐的笑脸,和那些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松树,会永久保存在他们童年记忆的相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