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根蒜牵动着乡情》
沈洪明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几十年一直工作在家乡的学校。对家乡的爱恋不断升华,家乡的一草一木凝聚着乡愁,绽放着希望。大自然展现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心花怒放,百感交集。对每年春夏之交长出的小根蒜情有独钟。
春天,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在空中往来穿梭飞行,忙着衔泥筑巢。初夏时节,大地已经化通了。傍晚会听到远处池塘里的蛙鸣。此时的北方,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真是绵雨不知春去,转眼已是夏来。当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

在单位的西南角处,靠近水房的地方,生长着一片小根祘,面积足有几十平方米。不记得是哪年种植的。每年一到春天,此处的小根蒜就会争先恐后的长出来,多如牛毛,即便是大家都来挖,也是挖不完。不过这里生长的小根蒜的过于紧密,所以叶子就长得纤细,蒜头也小,远没有野地里的小根蒜长得大。小根蒜在当地俗称大脑瓜,学名小根蒜。实际上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小根蒜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据说山东管小根蒜就叫做贼蒜。重庆叫山葱。小根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菜,至于它的药用价值就更多了,如理气宽胸,解毒消肿等作用。因此,平时一次不能多食,吃多了可能造成肠胃不适,小根蒜和狗肉也不能同食,同食会使人上火。实际上,在春天小根蒜有很多吃法,并不只限于蘸酱吃,像煲汤,煮粥,都可以,洗净切碎,加上鸡蛋炒着更是好吃。不过人们用凉拌的方式食用在各家比较常见。有时候人们挖的小根蒜多了一时吃不完,也可以用酱油醋,腌制起来慢慢吃。平时老伴儿炒菜时,一时找不到大葱,也把它当做葱花用。总之,每家对于小根蒜的吃法也就花样百出,各有千秋了。

多年以前,小根蒜在北方的地里多的是,不管是在沟壑,草甸,还是田间地头都有生长。每年春天一到,大地刚刚化冻,小根蒜就会长出来,而不惧早春二月的寒冷,家家户户此刻恰好没有什么菜可吃,就让我们小孩子们礼拜天挎着筐,拿着小镐子到地里去挖小根蒜,此时小根蒜远比其他的野菜长出来的要早一些,所以就都去挖,挖小根蒜通常是家里的女孩子,有时候我也是跟着姐姐去凑热闹,刚长出来的小根蒜,叶子很细,多是单独的一棵,也有成撮的,找到它还得有好的眼神儿。我负责四处去寻找,姐姐则是按照我的指点负责挖,大地里的小根蒜长得很深,挖起来也不容易,挖浅了就挖不到蒜头。只剩蒜杆儿了。若是不小心,小镐子也会伤到脚,记得有次和姐姐挖野菜就发生过一回。那个年代,一到春天,地里随处可见挖野菜的人,大人小孩儿都有,附近地里挖没了,还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挖,一挖挖了小半天,虽然收获不多,但也足够一家人吃上几天的,不用天天去挖。挖回家的小根蒜用清水洗一洗,连根带叶蘸酱吃。脆爽无比,再就着刚出锅的苞米面大饼子,美味极了。

说到早些年挖小根蒜,不得不提屯子里的老王太太,老王太太最能挖小根蒜,老王太太是山东人,五十来岁,身材高大,有体力,说话的口音很重,叫人难以听懂,老王家孩子多,家里的日子过得挺紧吧。我们挖小根蒜是为吃,可老王太太挖倒是为了卖钱,贴补家用。老王太太很能干,挖小根蒜时总是独来独往,她会找到小根蒜长得多的地方挖。一天能挖一大筐,足有一二十斤,为了省下车费,第二天走着去离家二十多里地的集上去卖。传说老王太太一春天卖小根蒜能挣百八块钱呢!百八块钱在如今不算什么,可是在那个缺吃少穿,物质缺乏的年代,那可是一笔巨款。不得不佩服老王太太能吃苦耐劳,会过日子。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都好了,春天外出挖野菜,一是为了挖了尝鲜,再是为了踏青游春,图的是开心快乐,和乡村旅游差不多。平时即便不去地里挖,想吃小根蒜能在超市里买到,所以,现在即便到了春天,真正去大地里挖野菜的人也是少了许多。再者说,现在的农村,早先长有众多野菜的田头地垄,或是沟壑塘边,都种了庄稼,加上这些年农民种地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大地里的野菜也不多见了。
正因如此, 校园里的这一小片小根蒜就显得珍贵。好在小根蒜繁殖力极强,不会消失。每到五月末六月初,小根蒜不好吃了,大家都去挖婆婆丁。这个时候,也到了小根蒜的最佳繁殖季,小根蒜的繁殖有多种方式。这个时期是在蒜的根部会分出很多小的根茎,很好看,像一个个小珍珠,光滑细腻。秋后的小根蒜也会结出种子繁殖。今天恰好学校的工友犁地要种高粱,长在地里的小根蒜被犁了出来,在场的我看着有些可惜,索性捡回一些,倒不是为了吃它,因为这个时期的小根蒜已经算不得好吃的野菜了,栽到家里倒是给这些小根蒜找了个归宿,要不遗弃了也挺可惜。下班后,我把小根蒜拿回家里,和老伴儿一起在樟子的边缘处,栽了一行。老伴儿还说,要是栽活了,明年春天吃小根蒜,也省着去大地挖了。

生我养我的家乡,半多个世纪一直伴随在身旁,生活工作的实践焕发着热恋之情!小根蒜牵动的情思,像一朵朵如意的鲜花,盛开在希望的田野上……
审阅/王洪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