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秭归长岭,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成为故乡老家的客人,来去匆匆,就像点火一样。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回老家总需要找个理由了。
这不,这年初夏,想着又有一个多月没回上头高头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牵挂。所谓上头,高头,便是金缸城上头高头,秭归茅坪的长岭,秭归的后花园。

回吗?不回吗?回去,什么理由呢?回去,好像也没啥事儿呀!可心里还就想回去一下,我若是树,城里即便枝繁叶茂,可根,盘根错节的根,还在村里。村里山清水秀,天然氧吧,安静安逸,每每累了,回去小呆会儿,倒也挺不错的。也曾想回去发展,苦于无门路,只得暂时作罢
如今,我在九里家门口的戈碧迦光学玻璃厂上班了,战高温,每天都要喝大量的水,小水杯明显不够用,而有个北京带回来的大水杯,上次采春茶,落在长岭了,这次回,正好拿下来,物尽其用吧!
有了理由,心头轻松,骑上电驴子,走建东大道,到茅坪市场,过二中,过车管所,上长岭,半小时多,十五点六公里,这就回长岭老家了。

回家不久,老爸从茶园里回来,精神头看起来还行,只是好像又老了一些,白发又多了一些,我们简单聊了几句。他说我老表三十六,他们去旅游了,我说我做了个体检,花了三百多,摘几天茶叶子钱还不够。七七八八,家长里短说了些。末了,老爸问我还下去么,我说下去,又问我啥时再回,我说不晓得呢!
两个沉默的男人,三五七八句话,也解了相见的干渴。很快,我就又要离开长岭老家,回城了。
不回不行啊,为生计奔波,为梦想追逐。老爸懂,他都懂。故乡容得下我肉身,却再也容不下我灵魂。若得发展,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老爸没说啥,默默找些东西给我带上,有小半袋土豆,有一袋今年的新茶,一节腊肥肠,还有刚买的伦晚脐橙也给我带了几个……
不知为何,那一刻心潮了,心润了,心疼了,心烫了……
老父亲早已老去,老成山上的一棵树。我不知,这样回老家,还能有几多回。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没,人生只有归途。
人啊,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呀!以后,无论有没有理由,我都要常回家看看……
天下的游子呀,记得有空没空常回家看看吧!看看我们的根,我们的老屋,我们的老爹老娘,我们用脚板儿走过的路,因为很多很多,都是看一眼少一眼,看一眼少一眼呢!
故乡长岭啊,小时候拼命想逃离的地方,却是长大了拼命想回去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我如此,你如此,千千万万,万万千千的游子不都如此吗?
无论多忙,常回家,回老家看看吧!

作者简介:9条命儿,本名韩裕平,80后。秭归人。蓝领工人。湖北省作协会员。文学创作兼顾小说散文诗歌,作品散见《工人日报》、《中华合作时报》、《伍家文艺》和《屈原文学》等等。出版有童话《看——那个树洞》上下册,散文集《无声的尖叫》,诗歌集《情定花桥,留住乡愁留住你》,童话《屈原故里历险记》,部分图书入藏北大、首都和秭归图书馆,荣获秭归县第八届屈原文艺创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