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学】刊发王鹏程(宁夏)中篇小说《雪莲》三
(202301067期)
三
存蛋是个读过高中的学生,从口外来给生产队记账当会计,后来大队支书看上了就调到大队当会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按人口划分土地,存蛋划分了他和新疆父母共三口人的土地,还分了一匹马,一头牛,三只羊。一个刚走向社会的娃娃,当个小队和大队的会计还可以。没有喂过牛羊,现在还分了牛羊马确实把他难住了。
存蛋家就两间土房子,土院墙,墙面和墙帽上苔藓小草都长满了。还有一个圈过羊的小土圈。从他们一家子上新疆,家里就没有人管过。房子若没有人住,最容易受潮受碱,存蛋新疆回来把住的房子才收拾好。分来的牛羊马圈在一个土圈里,一匹马来回追的几只羊在圈里乱跑,还把一只羊的腿都踏断了。牛哞哞的乱叫,这下存蛋不知道怎么办,存蛋刚知道往圈里乱扔草。一会马跑,一会牛追,几只羊在圈的墙角里动都不敢动。他不知道怎么处理。存蛋真正的头都大了。
后来体制改了,小队改成组,大队改成村,公社改成乡了。存蛋自然成村会计。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没有队长喊上工,每家每户男女老少都投入了劳动。大家一个比一个,一家赛一家,处处都是热火朝天。村支书一次来到存蛋家,看见存蛋忙的不可开交,一个人要做饭,又喂牲口,几亩地还没有人来耕种,想这娃娃现在真不是一个办法,他就和存蛋商量,帮存蛋把牛羊马带到自己家里喂上,两家子合伙种粮食。存蛋的牛羊马拉到支书家。支书妇人是个热心肠人,见存蛋这娃娃当会计有礼貌,有文化,人聪明非常高兴,也就同意了,支书妇人每天忙的不可开交。跑着干活每次晚上睡觉都到十一二点了。
村支书多时忙村上的工作。家里的农活也没有人干,支书三个娃娃,大的是女儿叫格叶初中毕业,拿到县城高中录取通知书,老二是一个男孩上初一,最小的一个是女孩还上小学三年级。支书妇人比一个男人都能吃苦,耕地,种粮食,各种家务活都能干。一次她把自家的一头骡子和存蛋的一匹马套在一起犁地。突然地边窜出来一只野兔把存蛋的马惊吓了,骡子和马拉上步犁朝着地边乱跑起来,支书妇人死活拉不住这两个大牲口,一个步犁随着马和骡子的奔跑在地面上一起一落也飞跑了起来,支书妇人拼命的拉着骡子和马的缰绳就是拉不住,身后飞起一道土雾,飞起的步犁打到支书妇人的腿上,她一下子躺倒在地,裤腿里鲜血流了出来。人站不起来了。旁边犁地的刘守宽帮忙堵住了惊吓的马和骡子。见支书妇人受伤,赶快在山头上大声喊着通知家里人。存蛋赶来把支书妇人背下山送到医院,检查腿骨头被步犁打断了,在医院做了接骨手术。接骨住院期间,家里就轮到格叶照顾,存蛋喂起了牛羊,为两家犁地。
支书妇人出院一年多不能干活,家里农活多,支书决定不让格叶读高中,给家里帮忙种地。格叶哭了几天,但在家庭的困难下,格叶最后还是同意了她大的决定。这样格叶就和存蛋两个成了两家人的主要劳动力。每次出门犁地格叶拉马和骡子,存蛋犁地,两个人都是刚开始劳动,什么也不懂,老支书就成了农业上的老师,看着这两个娃娃种粮食,锄草,犁地。教各种各样农活怎么做,还有哲理性的总结,“犁三遍,耱三遍,不怕来年五月旱。秋耕深一寸,胜上一茬粪。庄农上没假,粮食种好了什么都有。七十二行,农业人为王等等。”
时间长了,两个娃娃在老支书上学会了好多东西。两家的地里农活,家里的碎事,基本上都是格叶和存蛋操持着。格叶每次走地里,给存蛋煮几个鸡蛋,把油馍馍烙好。支书妇人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她给支书说:“我看格叶对存蛋特别好,要不你问问存蛋,把格叶给存蛋说给你看能成吗?”老支书说:“那怎么能行呢,存蛋和我一起在村上,别人不说话,再说存蛋本人没有说,咱们总不能缠着倒央媒把格叶说给人家,咱们现不要管,娃娃都小着哩,以后再说。”
四
尤素福下了车,四处茫茫一片,东西方向都分辨不清,路上的行人很多,他带的干粮和馍馍也都吃完了,饿的特别厉害,幸好他新疆的车票没有买,存了几块钱。他赶紧来到一个食堂,要了一碗拉条子,交了钱,给了一张45号的拉条子票。他坐在哪里浑身发抖,喝了一碗水,吃饭的人多,好不容易等到饭熟了,厨师在窗口喊,45号,45号端饭。他坐在哪里等着,还以为有人端,见好多吃饭的人都是自己端,他在人群里挤了过去,端了饭,扛扛挤挤的来到原来的座位上,位置已经没有了,他站在哪里,狼吞虎咽,刚感觉有点香,饭就结束了。看到满桌子的碗和筷子,乱七八糟地撇着,没有个人收拾,他把碗也放在桌子上,找一个空位置坐下喝着水,想现在去哪里?
一个老奶奶出来收拾碗筷,行动很不利素,尤素福就帮老人很快给清理结束了。老奶奶坐在一个不高的凳子上开始洗碗,尤素福问:“老奶奶怎么你洗?”老奶奶说:“雇了个娃娃家里有事回家了,现在没有人。”尤素福想,我现在没地方去,这是个好机会。问老奶奶:“你们店里再要人吗?我给你帮忙。”老奶奶让尤素福等着,她进灶房问去了。不一会,出来一个50岁左右的男人收拾的很干练,带袖腕,白色的厨师帽,大概就是老板,他直接说:“你想干活?”尤素福打量了一番不假思素的说:“对。”“我这里有个干活的娃娃家里有事回家去了,暂时雇你,一月不管吃住290元,管吃住230元,你想干不干?你考虑。”现在的尤素福就是一只没有头的苍蝇,到处乱碰。一下火车就有这样的工作,算运气太好了。现在没地方去,还是一个好工作,现干着再做打算。他满口答应,“能行,能行”。
老板就带尤素福安排在食堂后面一排房子住下,房子不大,摆4张床,铺盖好简单,一条褥子,一张薄被子。枕头上面的油垢很多,好长时间没有清洗了。 尤素福坐了一会。感觉不怎么累,就到餐馆里开始上班了,他很勤快能吃苦,让老板好喜欢。餐厅里只有他一个服务员做的头头是道。洗刷碗筷,打扫房子,拖地抹桌子样样精通,样样俱细。
尤素福就这样干了两个多月,那个服务员还没有来。他想工资太少了,这样下去只能维持自己,还有一家子人怎么办?他新疆来也两个多月了 ,给自己的老先人一个坟都没有上,钱也没有挣到,他有了很多想法。
一天,店里来了几个吃饭的人,一个说他这几天药卖了800元,另一个说他的药卖了1200元。尤素福听到这,感觉挖药是个好事,人自由,还能买好多钱。详细的打问挖药的具体情况,他们几个就是附近人。在大青山里挖药,大家都带上铺盖、米、面、油到山上挖药,一月半载不下山,挖多了背下来一卖。尤素福联系让他们走时把他也带上。过了几天,这几个人也准备上山,尤素福就和老板打招呼说他想去其他地方,在这里不想干了。他干了两个月多,老板算了两个月的钱,就这样离开饭店。
他在街道上准备了挖药的工具,买了铺盖,带了一口锅,背着米面油跟上他们上山了。新疆的山太美了,到处绿茵茵,走在软绵绵的草滩上,就想起小时候跟着队上放牛的人在大山里放牛,心情就是不一样,走着走着情不自禁的唱起了山歌:“上了高山看平川,平川里一对儿牡丹,啊哥的肉,红牡丹红的破哩,白牡丹白的饶人哩。”唱到着一起的几位给尤素福鼓掌,喊唱的好,再来一个,尤素福又一次开始唱:
“哎,阿哥的肉,龙离了江海虎离了山,阿哥的肉,人离了长大的地方。
哎,一想了娘老子,二想了家,啊哥的肉呀,三想了长大的地方——”
响亮的歌声飘荡在山谷里,漫过高山,远远地传递出一种悠悠的乡愁。几个身影慢慢地消失在大山深处。
尤素福是第一次上山,不知道哪里有药。到了山里,他们都把东西放下,大家一起吃了些馍馍,各自开始挖药,大家商定太阳落山时到这个地方集合,不要走远,这里山大,小心迷路。
尤素福拿着别人挖的白母,甘草,紫草等药的样品,在山里乱找,他刚知道往前跑,这里找哪里找,就是找不见手里拿的药,太阳快落山了,尤素福赶紧往回跑,跑到大家集合的地方,人家几个已经搭起了帐篷,三石一顶锅,在周边找的干柴,山上的流水非常干净,清澈见底,他们把从山上挖来的野菜洗的干干净净,大家用背水的鳖子取水,用一个小盆子和面,面和好用手搓成细细的圆杆杆,凉在洗净的草叶上,清油炒野菜,然后把面煮熟,每人一碗,在饭上浇上野菜,味道也特别的香。很快一顿可口的饭就做好了,吃不饱的可以继续做。大家齐动手,生活很有乐趣。尤素福是第一次在山外吃几个男人做的这样的饭,他感觉饭太香了,和妈妈在老家做的饭是一个味道。
晚上他们6个人睡两个帐篷,地面上铺着野草,上面铺上褥子,盖一条薄被子。尤素福睡在帐篷靠门的一面,手里捏着一根镢头把预防豺狼虎豹。外面的什么都能看见,静静的夜空,他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妈妈的胃病不知道好着吗,引弟可能会站了,引弟妈的脾气不好肯定又和刘守宽妇人骂仗。这些情景不断的浮现在他眼前,眼泪不由自主的夺眶而出。又一次记起“投机倒把”这个词和在大队里挨得批斗,背绑上往胳膊里加砖头他钻心的疼,他下定了决心,擦干了眼泪。在新疆赚不到钱誓不回家。他翻来覆去的想这想那。看见月亮在树林里慢慢走过,大山照的特别清晰,树影子黑乎乎的好可怕,星星眨着眼睛,多像妈妈坐在老家院子的大树下用手指着天空那个是北斗七星、那个是牛郎星、那个织女星、那个是亮明星-----
大山里的太阳升起的特别早,大家都没有脱衣服,合身而睡,尤素福起来的很早,在外面用草擦镢头上的土,大家也相继走出帐篷。在不远的山沟水里洗脸,收拾帐篷,带上干粮又向大山深处挖药去了。尤素福依然拿着几根药的样品到处寻找,他刚认识甘草,其他的就是找不见,甘草又是最便宜的药。其他药不认识,也不知道哪里多,快到中午了他挖了没有多少,这样不是一个办法,挖药不是他能赚钱的,挖了几天他的小儿麻痹的胳膊又疼,挖药还不如饭店做服务员。他给一起的打了个招呼,说他不想挖药了。于是,他把挖的药拿上,要下山去了。一起的那个人说:“挖药是一个慢工,你要走了,山那边蒙古包里有个维族老人收药。你把药卖了回去。”
尤素福背起了铺盖卷,带上工具,拿着不多的药翻过一座山,看见对面半山腰有白色的蒙古包,他走了好长时间才到蒙古包前。一只狗大叫起来,狗没有栓,非常害怕,尤素福把挖药的镢头拿在手里,预防狗来袭击。蒙古包里走出来一位老人,喊了几句话尤素福什么也没有听懂。尤素福就喊:“大叔,你收药吗?”老人会汉语,让尤素福把药带过来。尤素福对蒙古包来说还是第一次见,蒙古包有门有窗子,里面有一张床,桌子上有水壶,收拾的干干净净,老人是维吾尔族,他儿子收药,贩粮食。今天下山去伊宁清水河收粮去了。“你的这些药不多,就放下。”
尤素福有意靠近老人聊天,不知道哪个山上药多,也不知道挖药有什么技巧,他不认识药,加之自己胳膊得过小儿麻痹,挖不了药,想下山找个其他的活干。老人长期在山里坐,见一个人特别亲切,于是,他们两个就聊了起来。尤素福问老人:“小儿麻痹能治疗吗?”。老人见尤素福实在,讲小儿麻痹症,属于疑难杂症,没有特效方法,可采取针灸,按摩,穴位敷贴,都不是特效方法,只能最大限度缓解预防残疾,残障。我这里熬了一种药,你可以敷贴。尤素福一听老人说的和医院说的一模一样。对老人突然敬佩起来。老人对山上的药特别懂,说新疆山里药材主要有甘草、天山雪莲、牛蒡、紫草、新疆阿魏等。同时他问尤素福你知道最贵的药吗?尤素福听口里人都说他大去新疆挖雪莲去了,肯定是雪莲。“是雪莲。”老人点头接着介绍:天山雪莲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3至5年时间。它是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贵中草药,生长于天山山脉海拔4000米左右的悬崖陡壁之上、冰渍岩缝之中;那里气候奇寒、终年积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无法生存,而雪莲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顽强生长。这种独有的生存习性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稀有而珍贵,一般人都见不到的,长期在山里待的人都挖不到,人们奉雪莲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老人继续讲新疆雪莲是个好东西:能活血通经,散寒除湿,强筋助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肺寒咳嗽,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阳痿等都是有最好的疗效。老人对药了解的确实很到位,药理知识掌握的更专业。老人就是一个专业的中医,他介绍的头头是道。尤素福这才明白口里人对雪莲还是还是不知道的,这么珍贵的药我大肯定还是挖不到的。
尤素福自己还没处着落,自己还不知道走哪里呢。就没有心思听这些,他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自己下山能干个什么,小儿麻痹已经多年了,不要干重活也没有什么。
老人又取出来一种药给尤素福介绍这个是新疆一支蒿:“一支蒿,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晒干。可以清热解毒。用于胃痛,胃胀,痛经;外用治痔疮出血,无名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太好了。你挖新疆雪莲是挖不到的,以后见这个可以挖,这个药多。”
尤素福才明白了老人家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挖药的人。好心的介绍了这么多。老人把尤素福带到其他几个蒙古包里,各种各样的药都有,原来老人是周边最有名的中医大夫,是当地医科大学毕业的。后因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他就到这牧区插队坐下了。他对药的知识了解的特别多。给尤素福热心的讲这讲那。老人的老伴端来了羊肉,馕,奶茶让尤素福吃,尤素福这些几天虽说都能吃饱但没有吃好,丰盛的大餐太香了,新疆的羊是吃天山水长大的,羊肉一点点膻味都没有,馕甘甜清脆,馕上面还有芝麻,吃起来脆脆的,奶茶平时喝过但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茶。尤素福没有客气,一顿美餐。
饭足茶饱后。尤素福问老人的儿子什么时候回来,他胳膊有小儿麻痹不能挖药,想跟上老人的儿子贩粮,不知道人家同意吗?老人也知道儿子这一段时间在找一个帮手共同贩粮。这是一个好机会,就让尤素福暂时住下,给自己帮着晒药,捣个药,等儿子回来。尤素福住了几天帮老人干活,尤素福又聪明伶俐,把蒙古包里的药都翻着晒了一次,在地面上用木棒支撑起来,药放在上面也不受潮,里里外外打扫的特别干净。老两口非常喜欢,老人想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干什么都势单力薄,有这样的一个兄弟多好。想把尤素福给儿子结拜成兄弟,老人把自己的想法给尤素福说了,尤素福在新疆无依无靠,有这样的一双老人都高兴死了。尤素福满口答应。就拜老中医为干大,拜老中医妇人为干妈。他们一起等老人儿子回来。
作者简介
王鹏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宁夏作协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银川作协会员,文学作品在《中国教育报》《宁夏日报》《固原日报》《澳门晚报》《星星诗刊》《文学百花园》《当代精英文学》《西部文学》《西部作家》《广东诗人》《中国诗歌》等报刊杂志和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