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辽文友共育文苑之花总第(377)期


【作者】赵铁军,网名自由关东行者,辽宁开原人。转业军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发行诗集《等你,在时间坐标上》《一片叶子》《独上高楼》;专著《先哲的智慧——诗解周易》;主编报告文学集《火凤凰之歌》;参与编审《鞍山文化丛书》。
【辽宁总社/赵铁军】
初审/文丹兰
复审/学与问
诵读/学与问
‖当兵那一天‖
我穿上草绿色军装,告别故乡的那一天是1969年11月8日。时令虽然是初冬,但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辽北的山川大地放眼望去,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
尽管天气严寒,可是农村青年当兵的热潮不减。那一年3月,黑龙江中苏边境的珍宝岛发生军事冲突,中苏大战一触即发。年初开春就征了一次兵,入冬的第一个月又开始第二次征兵了。春季征兵时,我还不满18周岁,加上我已经到公社人保组做临时工作了,就没有报名。冬季征兵开始后,公社武装部王部长对我说:“小赵,你报名参军不?”我说:“我还没有报名,这件事需要征求父母的意见。”王部长说:“我建议你到部队锻炼锻炼,你在部队能当军官,会有很好的前途。”我说:“王部长拿我开玩笑吧?我这水平怎么可能当军官?”王部长拍着我的肩膀说:“我不是开玩笑,我是老兵了。不会看错你!”于是,我心动了。
周末回家,我同父母亲谈了报名参军的想法,大意是,于公,国家有难,保家卫国人人有责;于己,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不想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父母亲没有反对,也没有表态支持。我想,当父母的不会明确支持孩子当兵,况且当时珍宝岛的硝烟还没有散去。周一回到公社,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到公社武装部报名参军。
体检后,相隔一周时间等待入伍通知书。一周后,《入伍通知书》由王部长亲自送给我(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说:“小赵,你当兵的部队是解放军的王牌劲旅39军。祝贺你!”王部长还告诉我,县武装部领导让我代表全县新兵在新兵欢送大会上讲话,讲话稿让我自己写。我既非常兴奋,心情又忐忑不安。我怕自己写不好讲话稿,在全县新兵面前丢脸!可是,王部长却对我信心满满,鼓励我说:“你一定能写好讲话稿!代表全县新兵发言,这是很光荣的事。写得好,讲得好,会被接兵首长发现和重视的。”
全县新兵欢送大会于1969年11月8日下午在县委大礼堂召开,有千余名新兵参加欢送大会,我是第一次经历这样声势浩大的场面。会前半小时,我被武装部干部带到大礼堂后台,武装部两位参谋要审阅修改我的发言稿,我紧张得心跳加快,似乎自己都听到了心潮澎湃的声音。我写的发言稿大约3000多字。两位参谋看后基本满意,夸我“写得不错”,不过文字太长,会议安排我发言时间只有五、六分钟。其中一位长得很帅的年轻参谋当即修改我的讲话稿,只见他拧开钢笔帽,在稿纸上“嚓嚓嚓”划动,几分钟内就删改完讲话稿。然后,对我说:“你发言时要镇静,不要紧张!”到我发言时,我比较镇静,顺利地朗读完讲话稿,战友们热烈的掌声表明我的发言还算成功。
欢送大会闭幕后,千余名新兵列队向火车站出发。故乡的县城很小,就一条像样的马路,行进在这条马路上,听到县武装部的宣传车反复播放我的“豪言壮语”,不过换作了县广播电台播音员激昂的朗诵。听广播员的朗诵,的确能让人激情澎湃。我的内心美滋滋的。这一天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此后,我直到退休,写了数不清的讲话稿、演讲稿、发言稿,不过署名都是我的领导,我只是代笔者。也正是这天的发言,我被接兵首长关注,到了部队后接兵首长推荐我当了营部报道员、团部报道员,后来提干,先后担任团、师、军新闻干事,转业前担任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正营职。
每个游子都有浓烈的故乡情结。当年告别故乡县城去当兵,心情是很矛盾的。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愫让我泪目;而穿上草绿色军装,胸前佩戴上大红花,是更多青年人的梦想,我也如此。
几十年后,回忆我告别故乡、告别亲人的那一天、那一刻,让我刻骨铭心。我的出生地距离县城100多公里,距离公社的驻地小镇15公里。所以,我是在11月7 日早晨背上行囊告别父母亲的,步行到公社驻地,然后与其他新兵集体乘坐大客车到县城的。几十年后,我在新浪博客发表了的第一首现代诗《记得那一年》,记录了我当兵那一天的情景和心情。
“记得那一年 /是个多雪的冬天/有一个山娃子 /走出了大山/记得那一天 /他挥挥手向双亲道别/我走了 /我已经成年/记得那一刻/ 两行热泪冻成了冰串/回望那袅袅炊烟 /不知是何年/他的行囊很沉很沉/脚下皑皑的雪路无限延伸……”
【诵读】学与问,退休干部。喜欢文学爱好诵读。愿以声音传递人间美好。
欢 迎 加 入 我 们
投 稿 请 扫 码


管理团队
总编:文丹兰
主编:琴 馨
编辑:成于乐
音频总监:沧 海
该帖无需高额打赏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