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非婉约,才思敏捷,作品深邃,理念新颖,其创作的容量与风格,值得关注与赏析。
海上生明月
文/非婉约
从来没有那样的
深情,观看
假如我有经验
也只为完成一首
虚拟的同题
在海面上
托起一个阴影
笼罩本不属于
自然的
阳光的
事件
诗歌变相和变形的主动处理
今音评论:
变相处理和变形处理诗歌的有些内容,其依据是从人物的需要出发,观其和谈其的主动意识程度,它的必要性是做到心中有数,落笔有神。如果说这也属于是意识流的话,不免有些落入俗套。意识流创作的有点随意性,它和定向关注的诗本体和主题,还是有点区分的,但就这首诗而言,并没有随意的成分,那么就赋予它另外一种新的提法,比如,意识的专注和逆反,具体是诗中的“假如”。
这说明人物有正在思考、推理、否定之否定的不断重置命题的成分在内,这些都属于创新。如果其中有逆反,也属思考中的一个方法,比如像诗歌第二段第二行“托起一个阴影”,这是诗歌的重头戏,所有有关其中的隐喻、人物的眼光和志向,甚至都包括在里面。对这一些,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意蕴。
诗人是赋予人类力量和智慧的称谓。比如,对诗歌中的反向推论,同时去结合这首诗歌对阴影这个意象的摄入,
其所存在的类似逆反思考的具象,好在人物的理性定位已经超出了常人思维。比如,诗歌没有按部就班地采用平面铺开法来进行结构行与段。平面结构没有跳跃,所以,严格讲,不能成为诗歌。而这首诗避开了这个陷阱。
如果,从诗歌的客观上看不到海上生明月这一个实像的话,那么在人物心里照样可以生明月,把这样的说法看作是一个情趣,作为宽慰自己的方法都可以,因为,这些都属于好的精神能量,拥有它,能搞定和强大自己,以适应繁杂的人世纷争。这首诗歌也便是应对的一种措施。
诗歌不能以实写实,而要根据情况,可以以虚写实,或者以实写虚,反正根据人物的需要去发挥掌握的某种手法,这叫主动。再谈变相处理也是诗歌的变形处理,这个依据是从人物内心的需要出发去操作,比如,用多少行或多少段来解决和平衡其中的关系。
而我们所需要从这首诗歌中看到的是人物的定力,比如,不动摇,能有力挽狂澜的架式,再如,从诗歌的框架能感悟到和看出来,当然,这些能力是否具备,就要看读者自身的积累如何,比如,你能用哪些词语去把它圆融并从中受益,这是在选择阅读时,如果能够关注,那是最好不过了。
这时候,如果再纠结于生或升之间徘佪,意义不大。相反,诗歌创作需要脑洞大开,如果对这两者作宽泛义来理解和拓展思路,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的精彩和新意。精彩对好学的人是有了互动互学的参照;新意是指作品没有模仿的痕迹。比如表现在第一段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的断句处理,就是一个例证。
作者:非婉约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