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同题诗《西窗烛火》
1.西窗烛火
文/琪林
颤抖的手拨弄灯芯
发黄纸笺上满是斑驳泪痕
轻叹了口气 吹亮东方
马时遇浅评: 此诗,画面感强烈,情感沉郁,结句以一声叹,无奈中又升华了主旨。
2.西窗烛火
文/李席林
夜,一直闪烁
渭城的雨无眠
叨念的心哟望穿黎明……
马时遇浅评:最大的卖点是运用了拟人手法,让诗意生动而形象。提升稍弱了一些。
3.西窗烛火
文/东方虹雨
月 躲进云里
遥望家山的二盏泪光
化不开 缠绕心尖的煎熬
马时遇浅评: 此诗,动词与虚实结合,让诗意倍增。
4.西窗烛火
文/刘宝胜
夜,行走流云
无边的旷野
读不懂一缕心事
马时遇浅评: 此诗,运用了反衬手法,流云、旷野等意象指自由和宽广,而诗中表面是“读不懂一缕心事”,其实暗指天大地大,却没有诗者的容身之处。“一缕心事”质朴,紧扣主题。
5.西窗烛火
文/小乙
煮沸荷尔蒙
与两颗燃烧的欢愉伴舞摇跃
艳羡中结朵心花
马时遇浅评: 煮沸、燃烧,结合起来,是否有点累赘?伴舞摇跃,也是有点水份。艳羡一词指向有点模糊,“结朵心花”,鲜明扣题。
6.西窗烛火
文/惠子
一朵孤梅抚着滴血的痛
四野漂泊
找不到心的归处。
马时遇浅见: 第一句神来之笔。二、三句略显乏力。
7.西窗烛火
文/春天的故事
灯光微弱,伊人无眠
流云捎去问候
——盼心上人早日凯旋
马时遇浅评: “微弱”与“无眠”,”紧扣题目,意旨凸现。而“灯光”与“烛火”还是有点相碰之感,灯与烛,皆光的来源之一。第二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结句稍显平凡。
8.西窗烛火
文/古道白杨
红 渐渐凋零
窗前瘦影
剪 早冷
马时遇浅评:
凄美画面,
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9.西窗烛火
文/可人
沙沙,芭蕉不堪骤雨倾盆
门前溪流湍急
捻亮油灯,捎信去远方
马时遇浅见:
前二句写景,借景抒情,引出下文,
结句虽扣题,但诗句中规中矩。
10.西窗烛火
文/绮霞
寂寥远去
绯红的光亮
将两颗心连成串烧
马时遇浅评: 构思巧妙,言词精炼,提升句生动而温馨。
11.西窗烛火
文/勃崛
瘦影,独吞熔化的夜色
一丝甜味
咽在喉咙,待命
马时遇浅评:
此诗,用词讲究,
“瘦影”暗指单薄、孤单之意。
“熔化的夜色”,这里可指熔化的甜品之类,
移就到“夜色”,点睛之笔。
结句有意犹未尽之感。
12.西窗烛火
文/午后
夜,不用上锁
除了半瓮浊酒和一个晃荡的影子
谁会偷走,满肚落俗的故事
马时遇浅评:
不锁的夜,暗指不设防的心。
你有酒,我有故事,一拍即合。
人生在世,更多的是“落俗的故事”,
人与人只要坦诚相待,彼此不设防,
“浊酒”也好,喝到“晃荡”也罢,
难得一醉方休。
13.西窗烛火
文/苦艾
一框清灯,一卷经
谁在捧光读夜
诱来几只秋虫,嚼亮书声
马时遇浅评: 喜欢二、三句,“捧光”一词相当好,在烛光下捧书之意。“诱”“嚼亮”,动词运用相当生动,饶有趣味。到此,第一句就变得可有可无。
14.西窗烛火
文/李银波
虫鸣,撑开一座村庄
半盏浊酒,就着一支烟
缭绕中年出走的灵魂
马时遇浅评: 起句不俗,“撑开”一词动感十足。第二句实写,第三句虚写,把中年人的压力与困惑表现得淋漓尽致。问题来了,内容与题目还是有点离。
15.西窗火烛
文/亦然
谁在灯芯中看这一世埋首
虚焰掘口深井,衣帽卸疆域
我等待晨光的俯身之吻
马时遇浅评:“虚焰掘口深开”好想象,结句意指美好的祈望。个感在构思与语言上,还可商榷。
16.西窗烛火
文/巴山一松
微光,一闪即熄灭
走不出房间的梦
那夜 ,漆黑
马时遇浅评: “微光”与“一闪即熄天”紧扣题目“烛火”,第二句逆向思维或反写,动感,睡中的“梦”是“走不出房间”的,结句与起句前后呼应,自然而然,升华主旨。
17.西窗烛火
赵正霞/青海
谁的眼眸 脉脉含情
一束思念的光 点燃
那场 遗失的梦
马时遇浅评: 以设问开头,“脉脉含情”这成语是个累赘,慎用。二、三句虚虚实实,委婉而富有诗意。
18.西窗烛火
三葉三/新加坡
青衣沾月,惆怅出笼
影子独坐妆台
反复折叠,一盏比夜更轻薄的自己
20230826
马时遇浅评: 起句富有词的味儿,言简而动感。
“影子”实指烛光下的影,“一盏”与题目中的“烛火”回应,“折叠”与“轻薄”对应,而那个“轻薄”恰恰是“自己”,所以诗者用到“反复”,这个词,可见诗者内心的波澜,不言而喻。
19.西窗烛火
文/咏梅
星空失色,远方更远
倘若重启长夜
指尖上的月光,必将拨亮自己
马时遇浅评: 此诗,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立意鲜明,主旨突出。
20.西窗烛火
往事如烟/河北
秋风瑟瑟,归期提上日程
搁浅的天涯
怎及,老母几声念叨
马时遇浅评: 秋风起,又到思念故乡,思念老母亲的日子。“归期提上日程”稍显平淡,二、三句简洁深刻,动词精准,意味十足。
21.西窗烛火
文/苇强
灯光,温暖着话题
目光对碰
足以抵挡帘外的风雨
马时遇浅评: 温馨的画面,触动彼此的心灵,结句提升给力。
22.西窗烛火
文/榕雪
说起归期
说起有光亮的隘口
秋汛,便逼近梧桐的心头
马时遇浅评: 起句自然切入,目的明确。结句拟人手法,化抽象为具象,意旨可见。
23.西窗烛火
文/乘风破浪
晃动的夜色
于一首诗里寻觅
被岁月拐走的自己
马时遇浅评: 动词连贯,画面感强烈,移就与拟人手法,让诗意耐人寻味。
24.西窗烛火
文/一力
合十,于焦虑中打发一宵
影子
想借秋月,拾回遗落的丝巾
马时遇浅评: “打发一宵”有点口语化,二、三句灵动而耐品。
25.西窗烛火
文/周翠明
徒有一双 流茧的翅膀
始终 飞不出
夜 色 苍 茫
马时遇浅评:烛火比喻流茧,好想象。夜色苍茫,弱小的光,如沧海一粟,被无尽的黑所掩没。
26.西窗烛火
文/宋瑞粉
点亮一束光
纸上写满你的名字
马时遇浅评: 语言质朴,简洁。起句点题,结句升华主旨。浓浓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27.西窗烛火
文/泉水绿洲
夜已深,有蛐蛐在歌唱
拉上帷幔
让光亮,燃出更多念想
马时遇浅评: 前二句,写景作铺垫,结句虚实结合,“燃”字是诗眼,点亮全诗。
28.西窗烛火
文/苦艾
老屋,邀𣎴来月
就用一豆光
开朵亮色,洞穿夜的黑
马时遇浅评:诗句质朴,灵动。“豆光”与“洞穿”,夸张手法,引人遐想,提升给力。
29.西窗烛火
文/安如
今夜,半扇愁肠
沉入一杯清酒,忽闪中
谁,再次濡湿了衣襟
马时遇浅评: 俗话云: 酒入愁肠,愁更愁。烛火荧荧,忽闪的泪光与往事,再次濡湿了衣襟。此诗,情感浓郁,感人至深。
30.西窗烛火
文/吴琳玲
夜已沉默
纸棂里那盏灯孱弱
对坐 邂逅旧时光里的暖
马时遇浅评: “夜已沉默”,人性化,拟人手法,突显夜的寂静。“灯”可有可无,“盏”已代表了。
结句不错,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美好的回记如春,温暖寂寞的夜。
31.西窗烛火
文/轻舟
是否可以借光,看清
雨,怎样熄灭蝉鸣
怎样淋湿丢弃那把伞的背影
马时遇浅评: 以设问开头,接着连用两个“怎样”,加强语气与效果。“熄灭蝉鸣”与“淋湿背影”相当漂亮的诗句,赞!
32.西窗烛火
文/西情
躲不过纤凝之梦
红颜与碎碧
捻一抹心香,月下轻绽
马时遇浅评: 动词与意象,相当讲究。意境优美,结句让人遐想连翩。
33.西窗烛火
文/锦瑟
风起,适宜披件外衣
还需配个纱罩
免得烫伤,一只飞蛾的翅膀
马时遇浅评: 语言质朴,温馨。看似轻轻细语,实则内含大爱。非常巧妙地融入“飞蛾扑火”的典故。
34.西窗烛火
文/南枪北钓
1.
在烛光面前,霓虹缺了点灵魂
它不能给玫瑰染色
不能把雨声谱成曲让芭蕉弹唱
马时遇浅评:富有哲思,对比中,阐述一些不可逆转的现象。
2.
不要过于贪婪
从微光里抽出一根金线
就足以给爱情编一朵蝴蝶结
马时遇浅评: 读后,我想起一句话:知足常乐。
爱情更是如此,无穷的贪婪,只会让爱情变味。
3.
窗棱方正,上面贴了一块黄光
有皮影晃动
戏文藏在雨里,像秦淮河的鱼
马时遇浅评: 隐喻性较强的一首。动词连用巧妙,构思转合,让人浮想联翩。
35.西窗烛火
文/雲心
有多少心事 告白夜空
摘颗星星
拎过往 入梦
马时遇浅评: 告白的夜,心事如潮,满天星光,唯一颗可入怀,记念过去。
西窗烛火
文/阿布
强撑着夜,东风
捻断一盏凌乱
檐月,打了个哈欠
马时遇浅评: “撑”“捻”“打”,三个动词连贯自烈,拟人手法让诗句生动,且画面感十足。
西窗烛火
文/马时遇
搂着月色浅斟晚荷
一缕清风微醺
种下,缠绵的夜
马时遇自评: 荷花凋谢的季节,月色之下,偶尔瞥见一朵迟开的,此刻心情,不禁浅饮几杯,朦胧之间,勾起那曾经的云雨之夜,无奈已到中年。
(收稿时间9月1日晚上24点正)
编辑:马时遇
(注: 喜欢写微诗同题可加微信A51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