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朝芹《新发现新感悟新书写》图文作品连载(四)
前 言
非常佩服临沂大学文学院的邢斌教授,为了了解外卖业的实情,为了体会外卖员的辛苦,他竟然兼职做了一个多月的外卖“骑手”,当他在著名作家王兆军老师主持的东夷书院“与你分享”沙龙上发表题为《2020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的演讲时,所有的听讲者都感动了,消息和文章传出之后,凡能分享到的文学爱好者以及社会各界的人士也都被感动了。邢教授的做法就叫做深入生活,这是能够写出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大文章的前提,这也是从事文学创作要贴近生活的真功夫。当年柳青先生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到陕西长安县皇甫村安家落户十几年,和村里的农民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才写出了真真实实的农民生活。深入生活就像钻一眼井,钻的深了才会找到喷薄而出的泉水。

最近在《文学报》上读到宋晓杰的书评文章《万物有灵》,其中有一段话令人感动。宋先生写道:“当人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是那些充满灵性的动物用它们默默的陪伴,把人类情感的缺口完美地填充。”当我看到这一段文字时仿佛被电击了一下,立即想到了我母亲在世时给我说过的话,在她独自生活在老家那个院子里时,白天时鸡和鸭都是她的朋友,而到了晚上邻居家的那只猫常常在她的床前蹲一会儿,她会拿一根火腿肠给它吃,它就帮助她赶走老鼠,让她能够有一个安静的晚上,后来这只猫就借居在她的西里间屋里,并生了小猫。近日我在一面墙上的水泥缝里看到了一棵坚强活着的苦菜,便仿照着宋先生的话写了下面的文字:“在人类认为是绝境的地方,往往会有些植物颠覆着你的想象,他们用令人难以置信的存活状态告诉你什么是可以发生的奇迹。”这就是读书的作用,既能够引发你的内心感动,又能够让你学到语言表达的智慧。

最近我在练习隶书的时候,颇用心地体会了一番书法线条的直与曲的问题。伊秉绶的隶书的线条应该算是直的,直得有力量,把颜体的端严气象融在里面,给人一种端庄大气之感。之前有人认为笔画太直会缺少内涵,仿佛也少了用笔的技术含量,但当你认真体会时却发现把笔画能写直并不容易,需要你心无杂念,甚至要屏住呼吸,手和臂膀不能有任何一点的颤动,才能把得住行笔的节奏和力量,才能出现比较满意的笔画。何绍基隶书的线条应该算是曲的,但曲得美妙,筋骨分明,顿挫有致,曾被人誉为:“神龙变化,不可测已。”之前有人认为何绍基写隶书是故意用的颤笔之法,其实不然,他曾把汉代诸碑都临写过数百通,最后体现在他笔下的是一种交汇融合的状态,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是传承中的创新,是一种更有意味的表现形式。两位书法大家都是我膜拜的对象,我也算得上他们的私淑弟子,他们给我的启示和教诲我以为是非常深刻的。















